隐喻认知观与英汉隐喻释译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高度理解和阐释隐喻,将隐喻提升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隐喻本质上是将一事物的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中去,是基于相似性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由于汉英民族文化和思维的异同,作为思维表达工具的隐喻也折射出两个民族的认知共性和差异。隐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认知活动,本质上是源语篇章到目的语篇章的映射。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以语用等效为原则,根据源语的隐喻化过程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以使源语中的隐喻形象得到准确完整的再现与传达。
其他文献
德国功能目的论对话语语篇翻译有着特别的解释力。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指导下,功能目的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不必采用对等原则,甚至必要时允许对原文进行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
随着移动通讯业的飞速发展,黑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手机病毒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文章从手机病毒的发展历史入手,着重介绍了手机病毒不同于一般PC病毒的特点,并
<正>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河间的《宣明方论》,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三焦俱实者。王旭高谓:“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神耳。”方中荆芥、防风、麻黄、
中国扬琴的音位排列是遵循我国民族调式音乐旋律表达习惯而制定的,因此在演奏中国音乐思维的作品时显得相对顺手得多,然而在演奏移植作品时有些乐句在演奏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别
<正> 在中国医学史上,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两部《千金方》,承先启后,影响深远。本文拟对《千金方》的学术思想作粗略探讨如下: 一、主张医药普及祖罔医学来自劳动人民的生产、
LDPC码,即低密度奇偶校验码,本质上是一种线性分组码,其译码性能比Turbo码更接近香农限。文中首先介绍了LDPC码的定义及描述;其次对LDPC码快速编码方法进行分析,对可线性编码
少弱精子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属于中医"精少""精薄"等范畴,病位在肾,累及肝脾等脏腑。在治疗时应注重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补肾时兼顾肝脾等脏
京剧旦行艺术最重要的两个分支——青衣、花旦,除共同的徽班艺术渊源外,还有不同的师法对象:青衣行受雅部昆腔影响更大,花旦行则受兄弟剧种梆子滋养更多。今天流传的京剧花旦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海南地区IGT人群主要中医证型与IGT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海南地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IGT提供理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