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之美:在图形教学中让学生喜欢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教师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事实上,在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如平面图形的对称、杨辉三角的对称等等反映了数学的对称美,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认识数学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好数学,对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数学之美无处不在,以图形的对称美为例,谈谈美育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称之美;图形教学;美育
  一、 在小学入学第一课用图形启迪美育
  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正如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认为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从形式上看,阿拉伯数字“1、2、3、4、5……”书写形式变化有序,就像一串美的音符,各种几何图形,富于对称之美,变化之美。对于一个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就是从喜闻乐见的情境图中获取一定的信息,再通过老师的启迪、引导,在头脑中产生美好的画面,理解、存贮在自己的记忆中便是知识。所以,开学第一课我是这样启发的。首先,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再通过观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用相对完整的语言表述图中的画面:喜欢哪些美丽的场景,为什么?如:几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学校上空?校门口两边摆放对称的花盆专门迎接我们可爱的小朋友,谁帮老师数一数?两排排列整齐的松树以教学楼为分界线,对称地分布在两边特别耀眼,学生争相数数……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不美?学生个个精神饱满、情绪高涨,积极参与感受校园之美并数一数自己喜欢的物体数量。这样,帮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
  二、 在低年级图形教学中挖掘美育
  众所周知,社会需要有能力、有爱心的好老师,家长更迫切期盼负责任、有师德的优秀教师培养下一代。我认为,老师肩负重担、责任重大,培养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首要任务。在小学低年级图形教学中,教师应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学内容之美。如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运动教学中,首先展示师生课外收集的各种图案,让学生先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谈谈喜欢哪些图形及原因,学生肯定会说图形很美,教师因势利导:这些植物、动物、建筑物等,上下或左右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现象是对称现象。紧接着,以动态操作的方式呈现出轴对称图形,如脸谱、蝴蝶等,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剪出对称图形:折纸、画图、剪纸片,使学生真正切切的体验对称之美。最后,让学生明确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中间那条折痕就是对称轴,而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折的办法就可以判断;对称图形设计完全凭自己想象,这种设计民间杰作流传至今,如剪纸(将学生带入“生活中的数学”),多媒体课件演示剪纸艺术,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剪纸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美、数学美,巩固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审美力。创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情景,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美无处不在,数学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 探索对称之美,对几何图形保持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对称图形与不规则图形的感官区别在于平衡美、视觉美,而学生对美的追求与享受永无止境,这就对今后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一内容时,我直接以学生熟知而又感兴趣的鸭子图为例,多媒体白板课件出示一排排鸭子在运动,鸭子大小一样、方向一致、直线移动,这种整齐划一的运动,相当于将第一只平移到第二只或第三只的位置……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再如我们剪纸作品中的可爱的小人儿(四人头对头、手拉手)为例,揭示旋转现象:物体或图形运动过程中大小、形状不变,而方向发生变化(如四个方向的小人相当于一个小人旋转九十度就是另一个小人),这种运动现象叫旋转。再如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人手一面镜子,为了让学生明白镜子里外的物体或图形是对称的,通过直观展示及让学生操作,感受对称之美,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这部分内容操作起来有难度,课堂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即可。而想追求完美的镜面对称画面,深刻体会镜面对称美的学生,留在课外去探索、发现、记录对称之美的神奇之处,同时多留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进而对对称之美产生兴趣。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情景,将数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審美活动,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理解数学知识,变难为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而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进行渗透美育教学,进行数据分析、合理的布局、图形的美化、形式的简洁等等,这些数学中美的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有条件创设美的教学情景,使数学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变得“有声”“有色”,让学习活动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从内涵来看,数学表达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是任何语言所不及的,教师要悉心体会和挖掘,要有自觉的美育意识。
  作者简介:
  祁春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九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力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感受。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体制,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和考试成绩,很少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并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极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的体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育被视为培养专业人才、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所在。美中不足的是,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并沒有与学生的生活接轨,达到创新教学的教学目的的情况一直被各地小学所忽略,国家尤其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地级市等地小学抓好小学数学教育,创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弥补,为此,本文以中学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分层研究为题,从小学数学分层教
一篇文章,不在大小长短,关键要写成`血肉’文章,有气息回转,成为一个活的生命.就是说要把文章写活. 1997年,我到大连采访天津街大连百货大楼,他们推出`十五条龙’的系列服务,
四川省南充日报社派出吴奉天、李彬林两名年轻党员记者,从2月3日开始,先后深入到南充市的嘉陵、西充、南部、阎中、仪陇、营山、蓬安、高坪等8个县(市)。区的62个边远乡镇采访,历时42天,行
七月的风是火热的,七月的信仰也是火热的.rn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迎来了建党99周年的光辉时刻.一如既往的纪念和祝福声中,我们的耳际更多萦回起一些历久弥坚、攻坚克难的时
期刊
AIM: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corporeal esophagojejunostom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LTG) for gastric cancer.METHO
摘 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面臨的重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了其他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相较于老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起引导作用,让学生独立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实践创新占据更大的比重。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数学学习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
抗虫棉若干性状研究吴征彬王平祥郭介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STUDIESONECONOMICCHARACTERSTOINSECTSRESISTANCEINCOTTONWuZhengbinWangPinxiangGuoJiehua(... Studies on some traits of insect-resistant cotton WU Zheng-bin, WANG Ping-xiang, GUO Hua-hua (D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这些年小学数学教育,也开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育,主要就是简单的传授数学知识,缺乏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从而让数学课堂显得很枯燥。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主要是开发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主要就是针对小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地解析小学数学教育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知识;思考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