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对二本高校师资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uo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有专业门类的划分,也有能级的差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基于二本高校的生源特点、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定位于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本高校的师资建设也应当适应其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
  关键词:二本高校;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师资建设
  作者简介:贠晓兰(1960-),女,山西太谷人,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天津 30038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5-0174-01
  
  一、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通过连续几年的扩招,迅速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高等教育规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这一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一方面是广大民众享受高等教育的欲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是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探究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级结构及二本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有专业门类的划分,也有能级的差异。基于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科学的人才结构应当是金字塔式能级结构,塔底是以接受应用型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塔顶是以追求理论创新和知识创造为主的研究型人才。
  不同能级的人才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研究型人才为相关研究机构形成人才供给,应用型人才为其他公共组织以及众多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人才保障。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近一半的财税收入,提供了近八成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体,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①因此,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广泛性。而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性,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则为少数。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化对不同能级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就应当科学地分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结合自身的传统和优势,正确地评估自身的办学实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个方面有所侧重,在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定位。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各高校错位竞争,也符合不同实力的高校承担不同能级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
  二本高校与其他重点名牌高校相比,在各种办学条件上都具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二本高校要清醒地认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级差异,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级结构中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对于重点名牌高校来说,在教育层次的分工上,应当承担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任务;而对于二本高校来说,在教育层次的分工上,则应当以教学为主,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这样,既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二本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定位于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基于大学生就业视角的二本高校师资建设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而教学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如果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其教学活动就应当围绕着这一教育目的展开,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探究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既体现于知识层面上,也体现于德性修养方面,这也就从客观上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基于二本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二本高校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提升学术理论水平的同时重视实践技能的提高
  在高等教育的层次分工上,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要求二本高校的大学教育既要重视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还要重视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本高校要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必须改变目前在师资建设上重视学术理论水平而轻视实践技能的状态。师资建设中强调学术理论水平,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理论深度,维持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学术标准。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二本高校的入学标准相对降低,其预设的学术标准客观上难以实现。而且,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广泛性,社会对高能级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毕竟为少数,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上强调学术理论水平而轻视实践技能的状况,也不符合社会对二本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中,应当提倡和鼓励教师服务于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生产实践,并积极地为教师创造这样的机会,以增加其实践经验,提高其实践技能,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用理论,使二本高校的大学教育具有应用导向型的特征。同时,还可以从社会引进或聘请一些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一定学术理论水平者加入或参与到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来,加强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这样,有助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高校自身在以教学为本位的基础上,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活动服务于社会,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二本高校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
  2.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重视学科知识的拓展
  高等学校是通过课程与课程教学培养人才的,课程与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要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二本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既具有系统与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同时,二本高校还应当进一步以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口径作为其人才培养的追求目标,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中,要主动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强调师资队伍自身的持续学习和不断提高,做到既精通各自的学科专业知识,又熟悉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既具有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又具有广博的跨学科专业知识。而且,使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相互交叉和融合并体现于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这样,有助于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突出各自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与专业人才培养关系密切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中,还应当注重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构,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使高校师资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真本领。
  3.提升师德素养的同时重视教育专业化建设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既应当强调知识层面,还应当重视德性修养,高校的大学教育应当成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型教育。
  高等学校以教学活动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也就应当通过教学活动融入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学与育人能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要取决于高校的师资建设。
  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中,应当突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师资队伍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将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教学活动为己任,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从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与智慧,还可以获得理想、志趣和信念等,学会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学习、做事和做人。
  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专业,二本高校在师资建设中,应当重视教师教育专业化建设,根据生源特点、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专业进行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能力,以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彰显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否协调,其关乎着国家和民众大量的教育投资是否能够发挥效益,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样,二本高校能否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级结构中找到自身的准确定位以及二本高校的师资建设能否适应其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http://www.cas.org.cn/xwdt/zhxx/25849.ht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根据高职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对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归纳;对九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作了简析,旨在为高职工科专业教师在转变教学思想、
文章以广西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从人格教育的视角对大学生入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结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途径提出了“七个一工程”:选配一名导师、组建一个学会或讲习中心、参加
课程教学,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是朴素简单还是精致华丽?行走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路上,我们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笔者就一节思想品德的公开课说起,谈谈对课程教学的感想。一、初选
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当前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及其发挥的作用.
随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招生人数陡增,导致新生入校素质参差不齐,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新情况.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
本文从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为什么能够逃过这次SARS浩劫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美国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作者据此结合国情提出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公共
协同创新是当下很热的一个词汇.然而,对于协同创新的理念与机制,中国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仍处于摸索之中.rn在日前举行的2013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公司与清华大学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受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1990年提出的“软实力”一词影响,我国学者虽从2006年才开始提出“大学生就业软实力”一词并展开相应研究,但在实质上,黄炎培先生早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就给予了学生软实力培养以重要地位。黄炎培不仅从公民素养及职业道德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软实力内容作了详细论述,还对其重要性及养成途径作了多方探索并实践。其中很多思想
细胞疗法和体细胞基因治疗,是采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性细胞植入病体内,以补充病损细胞的功能,达到治疗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作用,它被认为将在本世纪取得突破性进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