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林:为学生写诗,道是无情却有情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益林常说,要么不当教师,要当教师就要当一个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人民教师。他将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一段话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别人是怎样地把儿女托付到我手中的啊!他们用着多谦卑多热切的态度,希望我能够,请求我能够,使他们的子女进入一种境界,达到一种要求,实现了一个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盼望着的幻梦与理想。我肩头负着的是怎样的一副重担!而我,我尽了力吗?我真的可以问心无愧吗?”
  写诗壮行色
  陈益林说,语文是最富有人文精神的一门学科,也是最富有审美价值的一门学科。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位美的崇拜者、美的宣传者和美的创造者。陈益林喜欢养花种草,这可以陶冶性情,也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有了对花草的感情,你才会领略到《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秋先老人的一往情深,才会鉴赏李渔《闲情偶寄》中《芙蕖》一文所流露的高雅情趣。陈益林用诗情画意营造着生活的大厦,更用诗情画意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
  陈益林更喜欢写诗。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诗歌,把这些诗篇当作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润滑剂,更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鼓舞学生士气的号角。陈益林用这样的清词丽句描绘班主任带领学生晨跑的情景:“黎明时刻的环形道/是一张被轻轻启动的唱片/踏进晨风/以唱针的饱满情绪/引领一队年轻的音符/清晨奏鸣曲/沉稳而昂扬”。当高考来临,陈益林送给学生这样的诗句以壮行色:“走进七月/走进阳光的空前绝后/引爆大街小巷一串热门话题/置身金黄与青翠的交接地带/陈老师们的选择/如同炉膛中通红的铁锄/以不容置疑的决绝/一头扎进水中淬火/拎出一颗心/铿然作响/叩击命运”。当学生毕业了,陈益林又送上这样的祝福:“我是歲月崖边/永远的迎客松/挥手送你们上路/从此开始年年岁岁的守候/只为期待/你们的天空/不断焕发彩虹”。诗如春雨,涓涓滴滴注入学生的心田,收到了别的教学手段所难以收到的美丽且愉快的效果。
  歌诗破情关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写道:“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中国古语也说:“至韶龄而慕少艾。”但情感问题,卷入太深,尤其是涉世不深、阅历很浅的中学生,常常会“在此中会有惨痛飞迸”。有鉴于此,许多家长、老师都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特别敏感,戒备常常多于理解疏导,甚至视中学生正常的异性交往如同洪水猛兽,对中学生早恋问题如临大敌,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方法也常常简单粗暴。常言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对中学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陈益林本着理解、尊重、疏导的原则,成功地帮助一批又一批学生渡过了感情的难关。陈益林利用自己爱好唱歌、擅长写诗的特长,将歌曲与诗歌当作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形式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陈益林在《青春的规箴》一诗中写道:
  花样年华/时令却正青涩/可远观不可亵玩/如果贸然放冲动的脚步入内/青春萌动的土地上/难免会留下/彼此年轻的伤害/美和爱,请相互留一段距离/学会隔牖观竹/你会发现,原先靠得太近/被遮挡的好风景/常常呈现在遐观之境
  像这样的诗歌,诗中寓理,带着真诚的提醒和劝诫,含着贴心的关怀,学生很乐意接受。
  陈益林又利用年轻人喜欢听歌唱歌的特点,将一些格调健康的爱情歌曲或播放或亲自唱给学生听,然后加以点评阐发,告诉学生,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爱情观。比如,他把这样的三首歌曲组合在一起:
  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了。跟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究竟为了什么,我一见你就笑。因为我已爱上了你呀,出乎你的预料。——《我一见你就笑》
  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我想要告诉你,那不是一般的情和意,那是我内心衷曲。我心里埋藏着小秘密,从没有再提起,这秘密写在我心里,永远变成回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匆匆地与你相遇,对你有无限依恋,那正是我的秘密。——《小秘密》
  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了她,噢,她比你先到。她,温柔又可爱;她,美丽又大方。直到有一天,心中有个他,你会了解我的感觉。爱要真诚,不能分享。噢,对你说声抱歉。——《迟到》
  他对学生说:第一首歌中的小姑娘天真浪漫,固然可爱,但心地单纯、毫无设防,爱得清纯,但也爱得幼稚。只重外表,贸然露爱,不宜效法。第二首歌中的主人公,有着成熟理智的爱,值得学习。爱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轻易流露的,因为人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我们、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投入的事。该克制的时候懂得克制,这才是强者。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的爱情观值得大力提倡,当同学们到了真正可以拥有爱情、组建家庭的时候,应该像第三首歌中的主人公一样,乱花不能迷人眼,坚守爱情的专一,并提高其纯度。
  这样的爱情观教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入耳动心,心服口服。陈益林老师带了五届高中毕业班,每一届学生都能以兄弟姐妹情相处,而没有在情感问题上出现过大的迷失,这与陈益林老师巧妙的“歌诗破情关”技法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百花错拳管理法
  陈益林爱读金庸。有些人读武侠只见到侠客奇女,有些人读武侠只看到江湖风波,快意恩仇,有些人读武侠只注意刀光剑影,惊险刺激。陈益林常说,他从武侠小说中读出了班级管理的招术。比如他从江南七怪调教郭靖见效甚慢,洪七公指点郭靖技艺勇猛精进的一系列情节读出了因材施教的真谛。他从天池怪侠袁士霄所创的“百花错拳”,感悟到班主任应有一套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百花错拳”。
  “融通百家,另辟蹊径”,这就是班主任管理的核心艺术,这是陈益林从武侠中读出的感悟,也是他一直坚持的为师之道。
其他文献
结合前不久去我去美国学习参访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  美国斯坦福大学门口处有一个十字路口,这个路口的特别之处在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当地相关部门认为,这里车辆不多,设置红绿灯反而会使得通行效率变低。不过这个路口的车辆通行都井然有序,自行礼让。  为了看个究竟,我在那里观察了十几分钟,发现来往的车没有一辆违规,都是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通行。当然,这样有序的状态建立在大家自觉遵守的基础上——把
那个静谧的晚上,我和你一起站在半掩的门后,穿过门缝看着台灯下伏案书写的少年。你望着他坚实但仍有点稚嫩的背影,目光闪烁,满含欣慰。  洗漱之后,我同平常一样,靠在床上看书。你走过衣橱,本以为你要搭配明天的衣服,但你摸出抽屉中的钥匙,俯身探向衣橱深处的格间。从男孩上了高中住了校,这些已经成为你最习惯的动作。  当你再转过身来,手中捧着的果然是那个熟悉的,略显破旧的相册,你下意识地把嘴凑过去吹了吹本不存
高血压是目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达49.1%。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越来越多,高血压也逐渐“年轻化”,青少年、中青年高血压已不再少见。  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治疗,一旦开始用药就不可随意自行换药、停药。如今市面上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越来越多,其中沙坦类降压药凭借降压平稳、较为安全等优点成为不少高血
白杨,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但同时,它又不那么普通。  白杨的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白杨的存在。它栽到哪儿,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刘杨,就是那棵主动要把自己栽种到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的小白杨。入职报到那天,看着恶劣的环境,同去的母亲哭了:学校里全是平房,取暖得自己生火炉,居住的宿舍又小又冷,只能挤在上下床的通铺上。  父母不愿刘杨吃苦,想将她调回县城,但刘杨坚决地留
我是一名具有33年教龄的小学教师。33年啊,“路漫漫其修远兮”,从新手上路时的“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到成长期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再到现如今的“如痴如醉、乐此不疲”……直至今天,我依然是一个捧着教材、握着教鞭的一线教师!有谁知道,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子是:一份执着、一份抗争、一份无奈、一份屈从!又有谁懂得,这其中,蕴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亦可戏称“事故”)呢!  即使,班上有顽劣不羁、令人防不
2000年,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应运而生,先后在广西、贵州推广实施,成为引领区域性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幼儿园课程模式。2020年,陈时见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以课程资源重构为契机,对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进行调整。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是基于什么样的课程理念?具有哪些重要的特征?此次调整有哪些新的变化?我们特邀陈时见教授进行深度解读。  课程理念:坚持儿童发展本位  所有的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李光韬介绍,其实80%的尿酸都是自身产生的,饮食的直接影响只占20%,但饮食还是有一些间接影响,比如长期吃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体重就会上升,由此便会转化成自身因素,体重越高越容易产生尿酸。  李光韬表示,对于一些比较瘦的痛风患者,自身的排泄能力不足以代谢掉过多的尿酸,这时就难以从改变自身体质来避免痛风发作,只能控制饮食直接影响的20%的因素。而对于肥胖的
从学校第一届巴蜀班到今天的巴蜀部,谢函吟都是班主任。她对自己要求很高。除了教材教参与巴蜀同步接轨,每周,她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到巴蜀中学参与教研,保持完全一致的教学进度,并共享教学资料。对她来说,加入巴蜀中学的教研,让她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加精细、更加有条理。她表示:“他们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指导都是非常扎实的,是用一种精耕细作的精神在教学。”其实,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教学,这样的“精耕细作”也一直在谢函吟的教
邓斌: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师兼高中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楷模”以及“重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国历史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最受欢迎的班主任”,2015年“邓斌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  他形容自己是“潜伏者”: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不是抢先将答案公之于众,而是克制自己、积极诱导。他也形容自己是“火种”:当学生犯下错
从教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倍感头疼,难以突破的阻碍。虽然有时也走进身边的同仁、前辈的课堂,专家们的讲座,还有很多有关的作文教学研究文章,可是,都是“那时那刻”似乎还“昭昭然”,可一回到自己的课堂,还是“昏昏然”一头雾水,摸不着门道了。  阅读经典,汲取写作的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习惯尤为重要,无论在什么时候,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