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趣味朗读,激活创新思维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歌教学重在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能让学生享受读儿歌的乐趣,体会儿歌的画面美、音韵美。采用教师示范、拍手、轮诵等趣味反复朗读方法,可以把儿歌读新颖。儿歌内涵丰富,充满画面感,借助插图、调动感官、还原生活,可以在脑海中再现儿歌里的人、事、物、景,学生自然就进入情境,把自己情感熔铸到感知的事物中去。读儿歌时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尝试编儿歌,让学生做善创造、有智慧的学习者。
  关键词:儿歌教学;趣读朗读;创新思维
  分类号:G633.3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句式、节奏、音韵塑造出物体形象,把儿童带到一个特有的意境中,使儿童与作品产生共鸣。因此儿歌对低年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儿歌选文主要集中在低年级。这些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富有童趣,把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表现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机,读起来优美动听,韵味十足。朗读无疑是教学儿歌的最佳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儿歌之美,享受读儿歌之乐。
  1.反复读,读新颖
  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支悠扬动听的歌,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及音韵之美。反复朗读不是简单的重复朗读,而是形式多样地读,学生越读越有趣,越读越带劲,越读越过瘾。
  1.1教师示范读,定音定调
  儿歌具有合辙押韵、音调和谐、朗朗上口、疏密相间、缓急交替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能初步感受到该儿歌的节奏、韵律、情感,便于学生模仿。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识字4《田家四季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四季的忙碌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勤劳的品质,抒发了他们丰收的喜悦。教师朗读时语调轻快,节奏明快,笑容满面,“喜洋洋”的情感充分表达,在学生感受正确断句的同时,给他们的朗读定下轻松愉悦的基调。悦耳顺畅的音韵激发学生想读、愿读的情感。
  1.2拍手趣味读,读准节奏
  儿歌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孩子们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语言简单、明快、易懂,押韵相对比较严格,节奏感强,并能与游戏过程相结合。如《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这首儿歌长短句交错,一节一韵,用拍手的游戏方式很容易读出节奏,同时增强了趣味性。
  2.想象读,读出味
  儿歌内涵丰富,充满画面感,不论是对生活场景的描摹,还是对习俗的描绘,抑或是对自然世界、四季更迭的理解。学生读读这些儿歌,不但可以了解我们祖先经历过的生活,还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瑰丽。在教学时不需要过多讲解,只要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脑海中再现儿歌里的人、事、物、景,学生自然就进入情境,把自己情感熔铸到感知的事物中去,化“彼时彼景”“彼人彼事”为“此时此景”“我事我情”,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审美感受。
  2.1借助插图,无中生有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首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田家四季歌》中的四幅插图色彩淡雅,意境优美:春季“流连戏蝶时时舞”,夏季“带月荷锄归”,秋季“鹅湖山下稻粱肥”,冬季“瑞雪兆丰年”。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想象:春季走进田家,你看到了什么?田野——花叢——草堆——树林……引导学生想开去,想到插图以外的很多很多场景,直到春天田园美景历历在目。学生陶醉其中,才能把田家春季的美读得有滋有味。
  2.2调动感官,身临其境
  要把儿歌所描绘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眼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到想象中来。如看一看沉甸甸的稻穗——粒粒金黄;伸出小手摸一摸成熟的稻谷——颗粒饱满;凑近闻一闻稻米——香气扑鼻;尝一尝白花花的米饭——甜香软糯……儿歌中描绘的一切仿佛摸得着,看得见,尝得到,嗅得出。“谷像黄金粒粒香”读起来更令人陶醉。
  2.3还原生活,加深认识
  儿歌来源于生活,蕴含着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田家四季歌》中描绘了丰富的农事,二年级的学生和农事之间距离遥远,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农事图片及教师的讲解还原生活场景,学生在看、想、猜的过程中了解农事,从而更好地体会农民的辛劳,进一步读出情感。
  3.创编读,读智慧
  学生美读儿歌、趣读儿歌,伴随着审美的愉悦,他们的思维在美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教师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尝试编儿歌,做善创造、有智慧的学习者。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编儿歌也是这样。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少,进行仿写训练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感知儿歌、诗歌的形式,降低难度,形成兴趣, 积极投入到创作中来。
  3.1换元法,仿写段
  一年级四季有许多农事,《田家四季歌》中只出现了部分。在学生了解各个季节的农事后,可以进行小节“换元”仿写。如:夏季里,农事忙,(锄完草儿又施肥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3.2仿结构,创新篇
  还可以进行整首儿歌的仿写,比如写一写《校园四季歌》。教师带领学生整理出儿歌的结构,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来完成儿歌仿写。这样,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儿歌的构成方法、语言特色、描写顺序、押韵……长期训练,定有收获。
  写完后鼓励学生大声并有创意地朗读自己的作品,作品可能还显得比较稚嫩,但一定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低年级儿歌教学,以读为主,读要生趣,趣中怡情,趣中生智。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大力推广整本书阅读,其中人物传记阅读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选书入手,教给学生标、选、联、记、悟的阅读人物传记的方法、以康奈尔笔记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启传记阅读之旅。  关键词:小学生;人物传记;阅读  为什么中小学生要多读传记?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曾在《中外传记选读》的前言中说过理由,这里再转述一下:同学们都渴望能拥有健全、快乐和成功的人生,现在的学习阶
期刊
摘 要:上公开课或听公开课,在我们美术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它是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一节公开课好比一出“戏”,学生学的如何,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发挥其“演技”。该文从课题选择、开展教学过程及在公开课中展现个性魅力等方面思考实施路径,并提出一些思路。  关键词:公开课;美术课;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美术公开课来说,最重要的元素就在于它是指具有“美术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应用,促使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增多,学习时空得到了拓宽,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引言: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大学英语教师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就应当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时
期刊
摘要:近几年,一系列“主题”不断出现在我们的眼球中,“主题”式配套设施有效突显它的优势及趣味性。因此,紧追时代步伐,有效挖掘“主题”这一社会资源,以幼儿较为熟悉且喜爱的娃娃家为载体,将“主题”与娃娃家进行整合,进行主题游戏。在娃娃家中尝试以“能干的妈妈”、“我是小主人”为主题进行游戏,并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学”、“选”、“宽”、“动”、“集”等指导策略,增加游戏趣味,丰富游戏内容,提升游戏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重要版块内容,教师应该关注音乐教育带给幼儿的发展潜能,把握关键期,提升幼儿音乐素养,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幼儿的童年增添乐音的色彩。  【关键字】:音乐教育 大班 幼儿园  孩子对音乐具有与生俱来的灵敏度。这或多或少的音乐天赋对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大班幼儿来说是成长中一抹靓丽的色彩。在幼儿园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不断朝着体验、实践的方向发展,孩子只有在不断的体验中才能不断的感知、了解、熟悉,这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所在。在这样的新的教育环境中,如果只是学校单方面的组织活动是很难做好的,只有积极适应现代的发展,展开家校合作的模式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在家园合作方面,现在的家长有部分有这样的观念,但是更多的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没有时间,大多还是很少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每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肇庆市和喀什市两地的小学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肇庆市小学新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总体以及职业情意和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喀什市小学新教师,但在其余三个维度上两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另外在性别、教龄、工资变量上,两地职业认同感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针对调查结果分析成因,并从教师自身素养、学校管理水平、社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城市小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现在的语文教学当中,大多数比较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通过诗歌的教学来对小学生的审美进行熏陶和培养,让学生在传统文化当中学习到丰富的美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和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将针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浅谈;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方法  前言:在语文的教学当中,往往能够体现对学生的审美的一种培养,而古诗词作为我国的一
期刊
计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学好分数乘法对后续学习意义重大。 分数乘整数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这一内容对沟通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认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  片段一:熟悉情景引入主题  出示例题: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了2/7个,3个人一共吃了几个?  师:谁来读一遍,怎么理解2/7个。生:就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分,其中的2份就是2/7个。
期刊
摘要:有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不需要很花哨的辅助工具,只要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就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双手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将为数学学习创造出很多惊喜。双手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在计算方法、记忆方法和探索结果这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的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我们的数学知识靠学生们的双手创造美丽的花朵。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