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变形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看就知道他是“刺头”,绝对的,虽然才刚刚遇见他。
  高高的个子,硬挺挺的身板,总是微微地弓着背,黧黑的肤色彰显着不温顺,犀利倔强的眼光毫无怯意甚至有些挑战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个孩子,让我从心底发怵。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个“刺头”:走在路上遇到老师从不打招呼,梗着脖子目不斜视地与老师擦肩而过;老师课堂提问,直截了当地说“不会”;还跟班主任顶撞,头上青筋都暴出来了。
  “以后还是少理他为妙,省得自取其辱,我一个小小的语文老师能做什么呢”,我当时真是这样想的。
  可是他的入学成绩是班里第八名!可是他开学以后几次考试都排在班里的中下游!可是他还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不免为他感到惋惜,惋惜又无奈。
  一天,因为违反纪律又要叫家长来学校,他到办公室找班主任“理论”,不停地叫嚷,一声高过一声。我想劝几句,结果看到他额上青筋暴露,两眼喷射出愤怒的火花,脖子梗着,“真是个暴躁的孩子,要不,还是离远一点吧”。过了一会,听到他的班主任话中透着无奈:“我不跟你说了,你先冷静冷静。”然后走出了办公室,剩他倔强地站在那里。
  思来想去,我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的“母性”,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地说:“你跟我出来一下。”他有点疑惑又有点敌意,不情愿地跟着我走了出来。走到二楼的楼梯平台,我站住,回头问他:“你是想转学还是想退学?”他不解地看着我:“都不想呀,怎么了?”“怎么会都不想呢,你这样不懂礼貌、不懂礼节地折腾,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反问他。他略略平静了些,估计是被这个可怕的后果“镇”住了,但还是满脸倔强:“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继续说:“那你是什么意思?班主任整天辛辛苦苦地为你们做这做那,总想着怎样让你们踏踏实实地学习,你跟老师置什么气?老师管你难道不是为了你好?”他不吭声,低下了头。
  我步步紧逼:“你这样不管前不管后的,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多少麻烦?你父母那么大年纪了,还被叫到学校来,被班主任、年级主任找着轮番谈话,内心是什么感受?这些你想过吗?为什么这么大的孩子还不知道为父母着想?你是你自己吗?你的行为不会影响别人吗?”
  一说到父母,我自己先激动了,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他怎么都没想到我会在他面前哭,一下子慌了:“老师,你别哭啊,你别哭了。”我含着泪盯着他,没吭声,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手足无措地站在那儿。我们两个就这么四目相对,谁也没出声。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开口:“老师,你别哭了,我知道错了,我就是不想让父母来,才和班主任吵的。我们家离得挺远的,还要换几次车,我父母岁数都大了,我不想让他们这么折腾,而且我爸脾气不好、爱上火,我不想让他们替我着急。”“可是,你也知道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知道是自己太着急了,我不跟班主任吵了。”见他已经彻底平复了焦躁的心情,认识到了错误,我说:“那去给班主任道歉,好好写反思,你们班主任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不会故意为难你的。”“好。”
  后来,他真的变“温顺”了不少,学校里遇见会冲我腼腆地笑笑,我“得寸进尺”,在课堂上慢慢地增多对他的提问,他上课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态度也越来越认真。他的作文其实写得不错,但非常容易跑题,这可能是这类孩子的共同特征:思想深刻,但难免偏激。讲评作文时,我就会拿他的文章作例文,若是佳作,就带学生一起细细欣赏,学生们也会对文章大加赞赏;若是病文,就和大家一起思考如何改进。他得到了鼓励和有效指导,在学习中重拾信心,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很认真,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
  我还通过他的朋友做工作。宋同学是他的好朋友,课下,我装作漫不经心地和宋同学聊天,“他现在越来越不错了”“老师们都说你们俩越来越知道学了,要奋起了”“你们班主任也觉得特别欣慰”,等等。背后赞扬的力量,往往比当面说还有效。得到了肯定,谁能无动于衷、继续自我放逐?他真的越来越努力了,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发言简洁准确,同学们看他的眼神也不再是原来的质疑,而是尊重。
  “成人成才”,成“人”在先。除了学习上的鼓励和引导,我也有意识地在“做人”方面给予他指导。班里有一批练字的同学,他也在其中。他的字写得尖利紧凑,一如他的性格。我指导他尽量把笔画写开,线条舒展自然,字力求方正,但棱角不可过于分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字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次,我挑出他的一张习字让学生们认一认,许多人都大吃一惊:端正舒展,这怎么可能是他写的呢?许多人认为笔迹是判断一个人性格的重要依据,字在变,人也在变。他变得开朗热情、大方包容,黑黝黝的脸上满是笑容;与班里的同学都相处得很好,课间打水时会拎起周围六七个同学的水杯;见到老师会主动问好,成绩稳步提升……老师同学都对他的变化和成长感到高兴。如今的他,已经完全是一个阳光少年,不复昔日阴霾。
  “点燃时光,熠熠生辉,当欲望的阴霾遮住人眺望灵魂的双眸,温暖的烛光则驱散浓雾,唤醒浪子回头。”他在作文中如是写道,我们就是那“烛光”吧,烛光中,“刺头”不“刺”。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rn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与知识产权保护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学者、专家重点分析了著作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关系.
期刊
“新教育星火教师公益培训项目”是由新教育基金会资助的一项公益性教师培训项目,此项目以“走进乡村、贴近一线、互动踊跃、后续跟进”为原则,汇聚一线优秀教师的智慧,带动乡村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刊讯 9月27日,教育部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召开全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rn杜占元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期间边远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刊讯 9月23日,“下一代互联网与高校应用服务架构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