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新进展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指南为临床肿瘤医生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治疗策略推荐。目前,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欧洲肝病研究学会及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ASL-EORTC)、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亚太地区原发性肝癌专家(APPLE)、韩国肝癌研究组及国立癌症中心(KLCSG-NCC)和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CSTRO)等国内外多个组织均发布了原发性肝
在强调"精准医学"的今天,对于患者和病理特异性的了解,是实施精准诊疗的关键。影像组学将提取自医学影像感兴趣区域的定量影像特征和肿瘤生物学和异质性等特征联系起来,是一种高通量定量分析方法。它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动态和定量的方法了解患者的病理、基因等特异性信息。影像组学在脑肿瘤精准诊疗的应用前景巨大,可用于分子病理学诊断、定义肿瘤边界、预后和并发症的预测等,方便了对每个患者独特的疾病特征采取精确对应
目的构建并研究瓦里安NovalisTx直线加速器MLC系统故障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取加速器临床使用18个月MLC系统故障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加速器使用总时间、月治疗患者数量、日均开机工作时间、RapidArc计划数量及加速器保养后时间间隔为输入故障因素,以故障频次预测为输出结果,采用R语言AMORE包构建MLC系统故障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模型采用3层网络实现输入输出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同步WBRT治疗肺腺癌多发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肺腺癌脑转移患者89例,根据患者采用不同的脑转移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给予厄洛替尼同步WBRT,对照组首先给予单纯口服厄洛替尼28 d后同时WBRT。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余用χ2检验。结果研究
目的了解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深吸气屏气(DIBH)技术行全乳放疗(WBI)的治疗时间与放疗计划的相关性,明确放疗分次间重复性,观察治疗时心脏位置及剂量学变化,计算DIBH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术后WBI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组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WBI的患者,符合DIBH控制要求。比较治疗时间与计划射野数和跳数的关系,采用CBCT计算放疗分次间的摆位误差及PTV外放边界。将CBCT与计划C
目的分析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骨髓受量与血液学毒性的关系,并初步探索HT及VMAT在全脑全脊髓放疗中骨髓的剂量学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螺旋断层全脑全脊髓放疗2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HT计划,将计划回传至MIM系统。在CT上依次勾画患者的颅骨、下颌骨、锁骨、胸骨、肩胛骨、肋骨、椎体骨、盆骨,在DVH图上读出上述骨结构及总骨的V2、V5、V10、V15、V20、V25、V30、V35、Dmean、Dmax值,分析
目的研究125I放射性粒子在CT引导下植入治疗乏氧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通过多普勒彩色超声仪检测实体瘤内血流信号,将2014—2016年于我科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22例肿瘤患者分为少血供组(乏氧组)12例和多血供组(非乏氧组)10例。经增强CT定位扫描后将影像学数据传输至三维粒子植入TPS上设计术前计划,然后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剂量学验证靶区剂量D90为106~128 cGy;术后
目的探讨临床Ⅲ期中低位直肠癌经术前同步放化疗后降期以及新辅助治疗评分(NA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2014年间本中心收治的经盆腔核磁或腹盆CT确诊的cⅢ期中低位直肠癌195例患者,术前放疗42.0~50.4 Gy (中位数50 Gy,93.8%患者放疗剂量≥50 Gy),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同步化疗于同步放化疗后4—15周(中位数7周) TME手术(R0切除)。分析患者降期(yp0—Ⅱ期
目的通过比较自由呼吸固定(A)与腹部球囊加压配合4DCT固定(B)技术在NSCLC中患者的靶区大小,各方向移动幅度及移动向量、患侧肺受量及全肺体积、摆位误差的差异,说明腹部球囊加压配合4DCT固定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NSCLC。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A、B方法的NSCLC患者各40例。将两种方法分别得出10个呼吸时相图像生成MIP序列上勾画GTVfree与GTVpress,外放得到PTVfree与PTV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