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讲评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广东省2013届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梁晓声目前在谈到中国现状时,说:“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中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直面当下社会的材料作文,引用了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言论,目的很明确,就是引导现在的年轻人,客观理性全面地来审视我们身处的中国,而且立意可以进一步推广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苦辣酸甜、休戚荣辱……
  从第一个立意来说,材料的末尾提到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很明显带有总结的性质,那么材料的核心也就是不能片面地看待目前的中国,既不能一味地歌功颂德,对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地诋毁谩骂,完全无视任何进步,也不能只知道跟以前比,而是应当把数字中国、网络中国和身边的中国联系起来,全面看待与评价,这是审题时要清楚看到的。从第二个立意来说,如果展开写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社会和生活的其他内容,也合题意。而且这种立意由于范围更加宽广,可取的素材也更广,容易着手。
  【作文示例】
  兼视方显真实 马晓贤
  数字中国、网络中国与身边的中国,这三个“中国”大相径庭,但它们却又是真实中国的一部分。倘若我们只局限于其中一个,便如管中窥豹一样,看不清真实的世界。可见,兼视方显真实。
  兼视则明,偏视则暗。世界的色彩如此丰富,世界的物种如此繁多。我们要看得见阳光下的树,也要看得见树影,树才完满而真实;我们要看得见花绽放的美丽,也要看得见绽放前力量的积蓄,花才完全而真实。这才是看清这个立体世界真实面目的妙计。
  兼视优点与缺点,方显人的真实。
  优点与缺点,正如光与影,若只看到单一的方面,便会过于夺目或过于黯淡,光影并存,才能看清真实的个体。于是在历史这个客观的评书人面前,我们看到了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开创盛世,也看到了他的错信佞臣,危害国家;我们看到了徐志摩的才情与豪情,也看到了他对发妻的冷酷无情……兼视人的优点与缺点,才能看清立体而真实的我们。
  兼视成就与付出,方显生命的真实。
  成功的花,人们惊艳于它初现的美丽,然而却鲜有人留意到当初的芽是如何经历一番磨砺,方成如今的美丽。一帆风顺的人生过于虚假,唯有成就与付出并存,才是真实的人生。正如王羲之潜心书法十余载,方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兰亭序》;正如居里夫人辛劳研究多年,方得镭的璀璨光彩;正如乔布斯苦思冥想,方得引领世界的创意……如果不接受巨浪的翻滚,大海就失去真实的雄浑;如果不接受风沙的凌虐,沙漠就失去真实的壮观;如果不付出,生命就失去真实的成就。兼视两者,然后才能看清生命。
  然而,我们兼视并看清世界,并不只为看,而是为了看清这个世界,然后去爱它,去改变它。愤青之所以为愤青,是因为他们在看清这个世界后,发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并非他们所想象的那般模样,种种不公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但他们年轻的灵魂不甘心偏安,旺盛的血气不能忍受理想被玷污。于是他们叫嚣着,但也只是叫嚣着,却没有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这个真实的世界,使它变得更美好。这就浪费了看清这个世界的机会。
  总之,我们要兼视光与影,兼视欢笑与汗水,看清真实而立体的世界,而后改变这个世界,让它更美好!
  [点评]
  本文从材料人手,首段提出了“兼视方显真实”的观点,之后从多个层面(自然界——人的真实——生命的真实)展开论证,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不拘泥于“兼视”这种静态的审视,而是进一步提出了“兼视”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使它变得更美好,如此便升华了主题。全文旁征博引,尽显语言之美。
  豁然朗见立体之中国 许伊彤
  数字中国繁华尽显,网络中国民生多艰,身边的中国迈着不疾不徐的小步。拂开障眼繁花,豁然朗见三位一体下立体之中国。而民族复兴之路,尚待你我同仁仰望星空,披荆斩棘,脚踏实地,共筑繁荣。
  如天际明星荧荧,民族的骄傲可鼓起自信之帆。
  神舟飞船在浩瀚的宇宙留下国人的足迹,苍茫的星宇等待许久之后终于迎来华夏子孙的叩问。高铁以风的速度与时间竞逐,辽阔的原野是天涯的相距,也是咫尺的守望。再如那傲视群雄的GDP增速、驰骋碧波的航空母舰……一样一样数来,好似富丽的牡丹花开满复兴之路,眼见着,心中再无缓归的闲情,只恨不能三步并作两步向前跨越。“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温总理一句朴实而恳切的话让我们明白,支撑着一个民族挺立的,是不屈的脊梁,而推动民族飞奔向前的,是火热奔腾的民族自信。
  斩断一路荆棘丛生,民族的自省可铸就勇气之剑。
  戴名表的“表哥”杨达才,炒作无下限的裸女车模干露露,沉迷奢侈的“干女儿”郭关美……太多的恶毒、虚伪、黑暗的社会角落借助网络无限放大,引起一阵口诛笔伐,亦让我们在一派喧嚣中学会反思、学会自省。无怪乎,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殊荣颁予电脑前的你我,只因你我都带着放大镜去审视我们那不完美的生活。幸而我们不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我们是既懂得愤慨亦善于自救的公民。于是方舟子举起打假的大棒,“监红会”自觉参与监督红十字会的款项流动,以韩寒为代表的公知针砭时事的毒弊。目视未来,我们能窥见:一个不快乐的中国之下有一颗正义的心灵,有一种自我批判的勇气。
  低头看看生活路,小家的酸甜塑造脚踏实地的定力。
  你我身边的中国,像《舌尖上的中国》中那些采藕的农民,酿豆腐的手工匠……过着平淡的生活,所有宏大的数字与沸腾的言语动摇不了一粥一饭的日常生活。我们穿行于中国的土地上,亲手建起高楼,鋪就铁轨,于此一汗一泪的流年中铸造一个羽翼渐丰的中国。偌大的华夏园,是脚踏实地的炎黄子孙所精心耕耘的。
  保有自信,兼有自省,学会生活,朗见立体之中国今日,亦寄望一大鹏展翅的明日民族。
  [点评]
  本文观点把握准确,没有一味地赞颂,没有一味地批评,也没有一味地只跟从前比,而是把数字中国、网络中国和身边的中国联系起来,全面看待与评价,这一点难能可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论述了数字中国的繁华尽显、网络中国的民生多艰、身边中国的苦辣酸甜。每个部分既有充足的时鲜素材作为支撑,又对事例进行了理性的剖析。全文整体文风舒缓、文字典雅、给人大气之感。
其他文献
钢结构产品主要包括轻型纲结构、高层纲结构(也称重钢结构)、空间纲结构(也称桁架结构)、住宅钢结构和桥梁纲结构五大类。其中轻型钢结构主要用于工业厂房、仓库、超市、活动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作为中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角色之一,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经历学习、实践、反思,再
【作文题】(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
绿洲白杨有绿洲必有白杨,白杨似乎是绿洲的指示牌。“高高的白杨哎排成行,美丽的白云在飞翔。”这是王洛宾唱过的白杨。还有茅盾写过的《白杨礼赞》,那是一篇妙文,写出了新疆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曾对儿童的左右概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5岁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和左、右脚,7—8岁儿童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脚。皮亚杰的实验结果是正
“糟了,又睡过头了。”我急急地起床洗脸刷牙,连衣服扣子都扣错了。洗漱完毕,我拿起个馒头就往外冲。“哎,等等,头不梳就想出去啊!”妈妈说。噢,对了,头发还没梳呢。想当初是
中国作家网消息,在新少年作文大赛颁奖典礼上,一位现场观众递上来的纸条上,写着这么一个问题:写作,同样的主题,翻来覆去地被拿来写,怎么样才能写出新意?这个让很多语文老师都
与突破性思维相对应的是常规性思维,也就是只承认常规、止“思”不前的思维。以下的5个例子堪称常规性思维的“代表作”。*1876年,美国波士顿一家报纸的社论谈到电话时说:“
新年灯笼
【作文题】(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轮复习验收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微”的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感动……微而不微,草根明星登上星光舞台,微薄之力铸就爱的奇迹,微现象折射时代风云,微言影响社会人生……  请以“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