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拓展计算之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估算内容被纳入到了小学数学教材之中,且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数学估算的重要性。估算除了具有数学意义之外,其还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数学内容。那么,我们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进行估算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对策
  估算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计算技能,其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具备了估算技能,不仅可以快速地判断、解决问题,还可以在“数感”的形成中获得数学推理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进行估算教学应当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估算。我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开展估算教学活动。
  一、 以生活为核心,感受估算价值
  在生活中人们对估算的应用要远远高于精算。然而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是难以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的。由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利用估算的实用价值,为学生创设极具生活性的估算现象,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体验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同时体会到估算的使用价值。比如,我在估算教学活动开展中,立足大部分学生吃自助餐的经验为其呈现了这样的生活现象:周末小红一家三口去吃自助餐。现在有三家餐厅可供选择。第一家的人均消费在48元左右,第二家的人均消费在78元左右,而第三家的人均消费则在99元左右。现在爸爸一共带了220块,请问到哪家吃比较合算呢?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会借助所学的知识计算来探索答案。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借助精算的方式,将每一家所需要花的钱都计算出来,然后与220相比较,小于220的则为被选择的对象。这样的计算过程极为繁琐。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由于计算能力有限,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计算錯误这一情况,尤其在计算78×3,99×3的时候,其结果是五花八门的。此时,学生则不必将精确的结果计算出来,主要估算就可以了。可以将48看作50,78看作80,99看作100,如此整数计算更加便捷。在这样的生活问题解决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估算的便捷,还可以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估算的认知,为其在生活中运用估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以数感为基础,培养估算意识
  估算教学与数感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其中,估算可以为学生的数感养成提供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在运用中对数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数感的形成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字越来越敏感,借此使其估算更加地接近准确的数值。对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就会引导学生在认识10大于9,11大于10的基础上,还认识到11和9都与10相差1,它们与10一样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数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使用到估算。除了在数字上引导学生养成数感之外,我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还会引导养成测量感觉。比如,在学习了面积单位之后,大部分学生对面积单位所代表的大小还是不甚理解的。对此,为了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在面积比较过程中对面积单位产生感性的认知,明白2cm2,2m2是多少。
  三、 以情境为导向,培养估算习惯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的估算变得有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估算方法之外,还要对其估算思维加以培养,如此才能使学生在思维的作用下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多样的思考与探究。对此,我往往会立足教学所需为学生创设一些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水平的提升。以“购物付钱”该经典的数学问题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立足该问题内容加入了这样的问题:请学生自主讨论一下:在哪些情况下使用估算比较方便?这样的问题远远比提出“带50元钱够吗”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探索价值。在判断情况下,学生会自主地结合其已有的生活经验说道:在购物的时候想知道自己带的钱够不够,收银员告诉物品价格等时候都可以用到估算,如此便于学生体会到估算的生活价值。
  (二)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样化估算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用到多种方法来对其进行计算。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能将估算的模板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引导学生在数感的形成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估算。以“估算”该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为学生创设了曹冲称像该情境。在判断大象的重量过程中,我没有要求学生实现所谓的“最优化”,而是在“有理”的驱使下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判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估算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借助多样化的方式,诸如列举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等,使学生在体验中树立估算意识,养成数感,为其计算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代杭.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亚太教育,2015(33):28,4.
  [2]罗玉华.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意义及教学建议[J].教育导刊,2010(11):81-84.
  作者简介:
  陈文雄,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双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刚进初中的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数学素养和思维逻辑,对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吸收不大,因此学生在刚开始时会出现大量的错题。笔者通过强调错题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养成积极学习从容应考的习惯。  关键词:错题本;错题管理;学习效率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难题。中学生的思维逻辑式正处于建立的状态,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消化不牢固甚至是出现偏差。而在数学学科上,这种问题出现
摘 要:小学是为后期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小学生的能力训练。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我国素质教育。本文对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希望有助于我国语文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兴趣
摘 要:在我国传统学校教育中,小学生习惯按照固定思维与标准答案分析数学问题。虽然这种教学行为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教学意外,但是却会大大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削弱了小学数学课程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要留白、鼓励学生质疑、加强探究引导三个角度分析小学数学教师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要做出的努力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策略分析  创新,
摘 要:语文课堂是一门情感解读的艺术,口语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交往能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交际  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为了认识汉字,进行阅读,更要在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规范进行合理的训练,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弊端,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课后学生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题海战术,成绩也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需要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变革方法  前些年我国出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同时要求高中
摘 要: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基本过程与方法。使数学课堂“活”起来,组织引导学生真正地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抓住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突破。致力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学习动力。坚持自主学习方向,凸显课堂主体。引领学习实践活动,促进学思结合。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突破;核心;有效  就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也
摘 要:互动教学模式因其自身的教学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就小学数学来讲,这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恰当地将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为枯燥的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些许色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注重互动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准确应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关爱学生;创设情境;小组
摘 要:初中数学承上启下,衔接了小学阶段对数和形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计算,又为高中较为高深的代数和立体几何阶段打下基础,可谓阶段特殊,地位关键。对初中生来说,这阶段的数学学习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且存在一定难度,跨度较大。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原本就对略显枯燥乏味的数学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会更加畏惧数学。加上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
摘 要: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为依据,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会及国家已经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数学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