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认识上强化共同性,在实践上增进共同性,而塑造与增进共同性要基于对中华民族共同性和各民族差异性关系的正确把握.具言之,既要在认识层面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加以引导和优化,还要用这种正确的认识指导民族工作实践,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在尊重差异中赢得人心,在包容多样中汇聚力量,在增进共同性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继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其他文献
解放初期,在滇西大马帮运粮进藏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引人人胜的传奇故事,涌现出许多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我们所采访的从赶马锅头(赶马人)成长为县委书记的杨嘉宾就是其中之一.rn在一个初冬寒冷的早晨,我们来到云南省施甸县城寂静的县委住宅区,见到了杨嘉宾这位1926年出生的老干部.他家的小院子和施甸农村普通的小院子相差不多,不同的是院子的四周种满了各色各样的花草,让人觉得房子的主人是那么地热爱生活.客厅里摆放着的两排磨得发亮的老式藤蔑椅,四方小桌子上摆放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就在这里,伴着一杯清茶,和蔼慈祥的杨嘉宾老书
第三版《辞源》是在何九盈先生的主持下修订的.新版《辞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新版《辞源》在释义、溯源、文献的年代、取材、参考文献、描述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修订过程中应取材更广泛,更多参考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体例上应注意吸收国际学术界的新方法.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陈澧批点本《日知录》共有批语百余条,涉及《日知录》相关内容的评述、辨析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此批语进行辑录,可为研究《日知录》和陈澧学术思想提供新的资料.
通过构建智慧课堂“SMART”模型框架,对模型进行编码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内容呈现、组织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检测评价的权重值分别为0.233、0.108、0.249、0.218、0.192.根据权重值大小判断,资源获取在智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最为关键,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内容呈现也发挥重要作用,教师要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学习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互动是课堂的关键指标,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检测评价和组织管理权重值较小,但是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要素错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采用简化的HK模型测算2007—2019年广东省区域间双重要素(生产要素和研发要素)错配程度和要素扭曲度,结果表明:第一,从错配的主体看,要素错配和扭曲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是造成总错配的主要原因,资本错配相对较低.第二,从双重要素比较看,研发要素的错配比普通生产要素的错配更为严重.亟需改善研发激励机制,促进研发要素尤其是研发人员的流动.第三,从区域的角度看,珠三角的要素投入相对不足,需要加速吸引增量资源,进一步发挥城市群规模效应;其他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应在优化存量
我的父亲宋志毅,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慈爱、辛劳、能干的长者.父亲生前很少提及他从事革命出生人死、可歌可泣的往事.在父亲去世多年后,通过与父亲的战友交谈、查阅相关党史文献,我才陆续知晓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在那个血雨腥风、战火硝烟的年代,父亲经历了九死一生,却始终意志坚强,对党忠诚,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期刊
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面临从一般用途英语到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转型.文章通过对5名商务英语教师的深入访谈,发现该教学转型对他们的专业身份认同产生多层次影响.为了促进转型教师可持续性专业发展,文章从教师个体和学校管理机制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末日想象”的概念来源于基督教传统.梁启超的《世界末日记》是一篇以科学和宗教为载体的翻译小说,文本在世纪末的颓废情绪和末日想象下剥离了原著的基督教思想和天文学的科学精神,融入了梁启超个人的佛学观念和流亡域外的时代境遇,影响了晚清末日想象文学的书写.通过追溯《世界末日记》在不同刊物上的转载及传播情况、分析《世界末日记》在晚清社会的传播所形成的末日想象思潮,来阐释近代中日文化交流视域下末日书写与晚清佛学思潮之间的关系.
近代华侨向北美迁移过程中将家乡的建筑文化带到侨居地,并与海外建筑相结合,产生了不同于原乡的、丰富而独特的建筑类型——唐人街的会馆公所建筑.这些建筑理念又被华侨带回家乡去,影响了家乡的建筑发展.以温哥华唐人街“全加陈颍川总堂”为例,对其建筑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历史沿革、建筑设计、内外装饰、空间文化等,探究海外唐人街建筑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与华侨家乡的建筑文化之间的关联.
调查了广东省江门市某地农村的14位农村女青年,其中85后5位,95后9位.结合前人研究和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将择偶观用择偶方式、择偶范围、择偶主权、择偶标准四个维度进行测量,其中择偶标准又以年龄、收入、文化程度和是否要求婚房四个细化指标衡量.从家庭本位和个体本位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两类群体择偶观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