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队”里打“老虎”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4月26日,银行“打虎队”在“三反运动”结束时合影留念。流星岁月,60年一晃而逝,每当我翻看这张发了黄的照片,就想起当时惊心动魄、震憾心灵的一幕。
  那年元旦刚过,便接到县委办公室的通知:全体人员务必在下午二时,到中学礼堂听三反运动动员报告。进了会场,武警戒备,气氛森严,大家心里顿时一震。会上没有人做动员,我也没有听报告,只是从头到尾看了县直机关经营商店的会计因贪污公款被逮捕法办的全过程。看完回到单位,我被选为“三反”委员和“打虎队”队长。
  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和“打虎队”的内查外调,我们惊奇地发现:行里的私营商业贷款集中在一个名叫和兴昌绸布庄的户头上,从而暴露了行长吉锃夫收受贿赂一案。《山西日报》以《国家银行变成私人钱庄》为题,报道了这一重大案情。
  吉锃夫被关进监牢,他舅舅得知后,连忙赶着毛驴,给他家里送来了小米、莜麦面和山药蛋。
  吉锃夫被逮捕,他的行长职务也随之被撤销。榆次中心支行任命原副行长麻承斯接任行长职务。
  老麻接到任命,翻来覆去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他骑着自行车跑了90里路,到了榆次,找到中心支行的领导,提出自己已年近50,文化水平又低,担心不胜任新职务,影响了工作。他建议由业务股长姚金劳接任行长职务。中心支行的领导经过反复研究,采纳了麻承斯同志的意见。
  这件事在银行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在榆次银行系统,最知道吉锃夫底细的人,就数老麻同志了。老吉和老麻的家,都在吕梁山区的抗日根据地;他俩又都是上世纪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同志的老部下;俩人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过一段辉煌的经历。老麻曾经是边区的劳动模范,出席过陕甘宁晋绥边区的劳模代表大会;老吉曾在李立功的直接领导下,单线联系,潜伏到日军占领的县城,搞地下情报工作,以日伪维持会办事员的公开身份为掩护,完成搜集敌情的任务。
  一次,他把情报交给了地下交通员,由交通员带到吕梁根据地,把情报交给李立功同志。从县城到吕梁山根据地,必须经过文水县开栅镇这道关卡。交通员过关卡时,身上藏带的情报被日本军警搜查出来,交通员经受不住严刑拷打,把吉锃夫招了出来。日本兵马上用汽车把老吉带到汾阳日军司令部。老吉刚被带下车,趁还没被关押的空隙,看到司令部大院停着一辆自行车,他骑上自行车就跑,逃出虎口,回到了根据地。
  一失足成千古恨。老麻看见老吉吃了糖衣炮弹的亏,痛心地说:“老吉这个人,进了城,没了主心骨,被不法商人拉下了水,犯了法。可是老婆孩子是无辜的。”当时老麻的工资额,每月只有290斤小米。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钱,交给了吉锃夫的妻子。行里的同志们都尽了心,尽了力,使老吉一家老小度过了难关。
  吉锃夫在监狱里得知了家里的情况,感动得痛哭流涕。他彻底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揭发了不法商人的罪行,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吉锃夫被提前释放后,榆次中心支行还临时把他安排到了中心支行研究室。
  1956年8月,我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到了北京,和老吉人分两地,相距千里;但我俩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前人之事,后人之师。“三反运动”改变了吉锃夫的人生命运,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使我终生受益,永世难忘。
其他文献
我今年75周岁,中共党员,是一名中学退休教师。说到收藏,我家没有古铜佛像,也没有古景德镇瓷碗,但是我家有比这些更珍贵的“传家宝”——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新华书店分别出版、印行、印刷的6本红书。6本书分别是:《党员课本》《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土地法大纲》《社会发展简史》《没有土地的人们》《毛泽东印象记》,其中除《社会发展简史》外,均由太岳与晋南新华书店印行,故这篇文章
期刊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进行政治参与时,存在着不少的制约性因素。  一、目前我国存在着一亿人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  据2011年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存在着2.3亿的农民工总量,1.5亿为外出农民工,其中,61.6%的年龄在16岁-30岁左右。  由此计算可知,2011年有8900万的新生代农民工。 
期刊
六、老鸦嘴阵地防守的经验,为兄弟部队提供了借鉴  例1.一号碉阵地  就在我们争夺老鸦嘴阵地的同时,4月21日,我四十四团攻占了一号碉阵地。虽也做了打退敌人反扑的防守准备,却没有像我们一样做地下防守的准备。然而,准备和准备不一样,有没有有效的防守办法也大不一样。由于阵地处在敌人城上的炮火之下,一日之内,阵地三失三得,仗打得很艰苦,战士们前仆后继,一个连队守碉,全员仅剩3人,付出了很大牺牲才将敌人击
期刊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有一个历经三百余年而兴盛不衰,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御封为“江南第一家”的家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义门郑氏。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也有这么一个家族。明正德年间,“河东三凤”之一——王云凤把这个家族与义门郑氏相媲美,并亲自撰写了“三晋第一家”的匾额赠予他们。这个家族,就是鲜为人知的义门仇氏。  “上党仇氏,以孝义礼让闻于三晋。大司成虎谷王先生应韶笃论君子也。尝以比浦江郑氏,手书‘三
期刊
谷雨的前一天,乌云四合,冷风飕飕,全然不像“时值春末,初夏将至,杜鹃夜啼,谷得雨而生。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度的气候”。晋城市阳城县岩山村,是此行目的地。一  灰砖城垛,阔道蜿蜒。進村的乡间公路,像连接岩山村与外面世界的纽带,将古村落的人文历史和珍视它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北齐年间,征南辅国大将军上官显愿的后裔上官现,携家族由异地迁徙此地。他们稼穑农事,勤力耕作,李、燕、王等姓氏的人口亦先后在这里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儒家倡导的和谐思想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方法论上看,儒家试图通过调和的方式,最终达到一种和谐。  从价值取向上看,儒家的全部道德理论,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的和谐。  儒家“和”文化讲究“和心”,“和心”在处理人自身、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表现出了我们至今仍需学习并加以倡导的各种素质;讲究“和而不同”,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容纳力;讲究“天人合一”,集中说明了人
期刊
现年54岁的美国知名的环保工程师侯承舜,1964年生于台湾台北。他的祖籍在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崇宁堡,是地地道道的三晋儿女。    从崇宁堡走出去的侯氏家族人才辈出,涵盖科技、教育、商业、军事等诸多领域,均声名显赫,嘉评如潮。据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的《静升侯氏春秋》披露,侯承舜的祖父侯秀麟,生前曾任北京元顺木材厂经理,1929年返乡探亲不幸病逝,享年53岁。大伯父侯桢祥,1925年由于
期刊
汾阳为古汾州所在地,明初为省直隶州,辖汾(阳)平(遥)介(休)孝(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州为府,辖晋中二府九县。汾阳历为三晋望县。由于明初设庆成王府与永和王府于此,所以民俗受其影响较深,加之汾商自古为晋商一支劲旅。商家走南闯北,驼道贯通东西,与各地交流颇盛。饮食业因此领先州府各县,俗言吃在汾阳,而今更成为山西省注册的美食之乡。其中,糕点业一行即在历史上留下馨香的一页。  据文献记载,
期刊
“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是我童年时代里最幸福的时光。在家里,我是父母最疼爱的小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最喜欢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三年自然灾害以后,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食物丰富,一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景象。  那一年的国庆,我被百里挑一地选中参加少先队的游行。参加游行的少先队员一般都是初中学生,而我那时还是个小学生,是专门被选出来站在少先队游行队伍中的三辆火炬彩车上的。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期刊
1968年秋,我从省商业干部学校分配到介休食品公司,公司领导又安排我到公司下属的义棠镇食品购销站当会计。上任那天,天气阴沉沉的。我从公司借了一辆破旧的公用自行车,捆绑上自己的行李和日用品,就独自一人到那个陌生的地方去上班。公司在常乐村,从村口往北走五六里地就是县城南门口。从南门口前的一条土道一直朝西走,大约十多里地后,道路变窄了。路南是起伏不平的土丘陵,路北是宽阔的汾河。从高大的铁路大桥下穿过去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