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676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重要的奠基阶段,是学生初步认识生活的桥梁,语文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底蕴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获得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而这一能力应该从小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探究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技巧。基于这一点,笔者研究了进行小学低段说话训练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说话训练;开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表达能力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可塑性强,是培养其表达和交流能力的良好时期,并且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当前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词汇运用能力差、语言表达不清、思路混乱等现象众多,为了能够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值得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说话训练策略。
  一、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语文课堂是有效地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的平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学生的说话训练,可以字词、阅读、插图等方面进行,结合教材开展有效的说话训练。
  (一)从词型出发,进行训练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结构独特的词语,这些词语应用在说话和写作中,可以有效地增加情感、强化节奏、丰富语言等,所以这些词语可以成为说话训练的典型范例。比如在一年级《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的教学中,文章出现了众多的AAB式的词语,比如“青青的、白白的、宽宽的”等词语。再比如学习《夏夜多美》一文,课后有“读读说说”这一环节,又一次出现了“青青的”这一詞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词语,让学生思考更多的AAB式词语,练习用这些词语进行事物的描述,比如“白白的雪、大大的苹果、大大的汽车”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词语的说话训练。在后续的学习中还会出现AABB这一类型的词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语类型,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进行这类词语的思考和总结,并且通过应用训练,让学生说好和用好这类词语。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教学是众多语文知识学习的阵地,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阵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童话和语言故事,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文章,借助学生热爱表演展示的心理,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低年级的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思路并不清晰,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和鼓励,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小壁虎分别和鲤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等动物借尾巴,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丰富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进行表演中训练了“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的应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表达和表演能力的锻炼。此外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经典的句式的仿造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包含众多的句式,可以供小学生进行仿照和学习。比如在《小小的船》课后“读读说说”要求仿写比喻句“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像进行造句,锻炼简短比喻句的说法。再比如《语文园地二》“读读说说”中“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等经典句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调动自己的认知和储备,进行这一类句子的仿说,比如“我家门前有一个书店” “公园门口有一个雕塑”等等。
  (三)借助文章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语言表达重要的训练形式就是看图说话,课文中的插图是十分有效的题材,既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又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图文并茂是小学低年级教材的重要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文章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一开始进行看图说话的时候,可能缺乏调理,思维不够完善,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点,比如看图的顺序、观察的重点等。我们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文章有丰富的故事插图,故事相对之前学生接触的文章较长,并且没有拼音,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此时精美的六幅插图就是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说出这个有趣的故事。看图说话既能够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二、发挥想象,训练说话
  想象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想象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说话训练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要立足于教材的内容,通过教材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形象,进行说话练习。比如,在《坐井观天》这一故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当小鸟告诉青蛙“天无边无际,大的很”“不信你跳出来看一看”故事就结束了,那么你想一想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怎么想呢?他又会怎么做呢?这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方式,也是学生锻炼说话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在这样的训练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让学生有信心发表自己的想法,展开积极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教师要对学生不同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
  三、说话训练注重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这门学科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尤其小学语文的选材,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在学生说话训练中,充分地调动生活元素。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处于识字阶段,语文知识薄弱,处于懵懂认知的状态,这一阶段加强说话训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说话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提,说话训练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如果说话训练只是停留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保持说话训练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提高兴趣,提升说话技巧。比如练习“像”字构成的比喻句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比如雨后的彩虹、飞舞的雪花、流动的溪水等,学生根据教师的生活元素提示,可以用像说出一些优美的比喻句。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自行选择事物进行比喻句的说话练习。此外,还可以创建生活的情境,构建生活中实际的场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生活中语言的交流能力,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练习,为学生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生活中与人交往的礼貌和礼仪,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结语
  说话是一门艺术,是通过有声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人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具备将内部思想进行正确转化的能力,这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能力。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担负的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使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为小学生今后的语言能力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以琴.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C].北京: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2016.
  [2]杨天荣.摭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甘肃教育,2016(19).
  [3]孙素侠.浅谈低年级说话训练[J].赤子(上中旬),2015(7).
  [4]郭艳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学周刊,2013(9).
  [5]汪萍.浅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读中学写”尝试[J].成才,1998(6).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的高速发展也裹挟着传统文化的没落,电子产品盛行,汉字的美学越来越不被现代人所重视,所以在教育的初始阶段就要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汉字是美的,它如一幅画,如一首诗,如一个哲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美,并且努力把这种美倾注到笔端,写一手好字,把汉字的美学这样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低年段;识字教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G623 【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朗读文章,进入文本;梳理结构,把握整体;比较揣摩,体会言语;前后勾连,读清意图.遵循语言学习的客
【摘要】长期以来,老师们基本把指导、批改、讲评作为习作课的三要素。有的老师在作前指导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却大同小异;批改习作时圈圈画画,眉批总批,认真阅读领会的学生却为数甚少;而作文讲评在他们看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讲评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如何讲评才能促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讲评;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要】深度思维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深度思维的策略运用,会使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关键词】深度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學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深度在思考力体系中是基础性的,它不但决定着思想高度的提升,也决定着思维
朗读教学向来是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它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整篇文章.经常朗读文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但“读”在现阶段语文课堂中还存在一些发展误区,课堂上无须太过花哨
价值体验,将行动学习导向“心悟行成”;价值澄清,让行动学习接轨“学生需求”;价值内化,让行动学习得以“循序渐进”;价值引领,让行动学习趋向“良性循环”.
随着统编版教材使用,古代经典诗文的篇目明显增多了,这次教材编写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古诗文教学为切入点,以课
【摘要】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主动探究解疑,梳理知识点,并能积极反思学习行为,能促进课堂深度学习有效开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度沉浸、不断持续深化、不断扩展延伸的学习方式。”(陈静静,《课堂的困境与变革:从浅表学习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课堂中学生学习开展的一种状态,也是课堂
目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通常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临床症状较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