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思维插上翅膀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凭借写作地图的直观可视优势,谈论关于教师怎样帮助“写作困难户”小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如何更好地利用写作地图引导他们去写作,让学生学会自己画写作地图,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写作新天地。
  【关键词】写作地图;直观构思;思路清晰;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托尼·巴赞,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作文地图将思维可视化,从而清晰再现学习者的思维过程。这一特点符合“写作困难户”小学生的作文学习从起步到升级的渐进过程。作文地图的发散思维,深度思维的理念为“写作困难户”学生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坐标。那么,在具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写作地图引导“写作困难户”小学生去写作呢?
  一、直观构思,为写作导航
  (一)结构扎实,思路清晰
  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写作文都是有结构和思路的,把握了结构、思路,才能使作文主题彰显。我们把一篇作文的结构比作“头”“身”“脚”,文章的段落比作“戴帽”“穿衣”。我们把作文的结构利用写作地图画成主干,分别是头、身、脚。文章的段落进行戴帽、穿衣,画出二级分支、三级分支,甚至是四级分支。以写《小乌龟》一文为例, 全文分为三部分,主干分别是头、身、脚。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小乌龟的聪明、可爱,这是文章的“头”。文章的主要部分是“身”,小作者给这部分内容画出二级分支、三级分支(戴帽、穿衣)。第一顶帽子:小乌龟的吃相。(衣服:具体描写小乌龟吃食时的特点。)第二顶帽子:小乌龟的步态。(衣服:具体描写小乌龟爬行时的特点。)第三顶帽子:小乌龟的活动。(衣服:具体描写小乌龟活动时的特点。)文章的结尾是“脚”:照应开头,抒发情感,点题结尾。小作者语言生动活泼,充分流露出他对小乌龟的喜爱之情。
  (二)调动感官,生动丰富
  在教学《一件难忘的事》一文的写作时,我不断提醒孩子们要调动感官去写作,但是,他们在写作时也总是会忘记,又或者是不知道该在哪里加入细节描写,使文章更生动。因此,我引导孩子利用写作地图画出分支,让他们把自己想要在哪里写出细节描写,填写关键词在分支上。
  一位学生利用写作地图构思,清晰地呈现了她的写作思维过程。第一部分“头”:以动作描写引入,引出下文。第二部分“身”: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角度展开来写,还对自己和同学打扫广场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以及周围的环境都进行了构思。第三部分“脚”:抒发情感,点题结尾。小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参加“学雷锋”活动给她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三)注意选材,变换角度
  为什么孩子们写的作文字数少,而且内容单调呢?那是因为不会转换不同的角度,不会选择合适的材料。从小就养成多角度审视一个事物的习惯,一件事、一个物体至少从两个角度来写,选择新颖的材料来写,这样的作文就丰满了。下面以一篇写人的习作为案例,一遇上写人的文章,很多同学在选材时就会千人一面。于是,我引导孩子在写作前先画一个写作地图,把作文的主题写在写作地图中央,然后尽可能多地写下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事件,把所有想到的相关的事件全都写下来后,再从中选出三个你认为最有东西可以写、感触最深的事件。确定好要写的事件之后,就利用写作地图安排好写作顺序和写作角度。学生在写《我敬佩的一个人》一文时,以设问句开头引出自己要敬佩的人是谁。接着,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这个卖艺人有什么地方值得我敬佩。一是描写他拉二胡的声音悦耳动听;二是他对二胡的热爱;三是他有自己的尊严。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中心。变换角度,按序进行,使卖艺人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利用写作地图进行直观构思,文章的“头”“身”“脚”相呼应,段的“戴帽”“穿衣”相互协调,并注意选材和变换角度,使文章结构更扎实,思路更清晰,内容更丰富。
  二、循序渐进,共同成长
  (一)以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一些写作地图模式让学生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地图的绘制,并针对在绘制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进行提醒。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过于干涉学生,影响学生联想和想象的发挥,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学习绘制写作地图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應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思维广度和写作的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作,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式的操作模式,集体完成写作地图;第二阶段,由教师提供一些写作地图模板让学生选择,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绘制写作地图;第三阶段,学生自主构思,绘制写作地图,提高写作的能力。
  我们应该尊重“写作困难户”学生的成长过程。请您等待,请您用写作地图这门艺术,引导他们画出他们所理解到的事情,鼓励他们插上写作思维的翅膀。请您等待,用爱发掘他们的潜力,因为他们在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运遂.“三环节”作文教学的做法和体会[J].江西教育,1986(1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节奏韵律、真挚质朴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瑰宝。诗歌教学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承担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品赏语言、感知情感、体会情怀这三个方面例谈如何进行高效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品赏文字;以文传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华五千
【摘要】学生质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初中生可以根据文体、文题、学习目标、重点词句、比较、积累归纳进行质疑。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质疑的必要性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新课标》也提出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
【摘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怕写作文,首先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缺少閱读积累和生活积累。其次是因为缺少自由和自主的写作,学生面对指令性的作文无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写作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丰富情感;二是注意四个开放,即开放内容、开放空间、开放题材和开放时间。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效指导,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也可以成为一件轻松事。
【摘要】抓住课文特点,在训练学生多向想象、变向想象、新向想象三个方面狠下功夫,把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尾巴;思维;想象;激发;培养;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它奇特、新颖、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语句多变,应当说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课文。通观教材,更是少见的奇文。把它编入初一语文教材中,体现了国家课改的精神,体现了
【摘要】厚积厚发,是告诉孩子们只有把握好机遇,才能走向成功;厚积厚发,是告诉孩子们只有站的高才能“一览众山小”;厚  积厚发,是告诉孩子们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能减少沿途的麻烦。厚积厚发,学以致用,方能一发即中,方能走出一段美丽而优雅的人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东坡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没有问题,“厚积而薄发”则是一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作文教学混乱低效、师生同怕的现状,通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分析,力求能找到学生作文不敢写“真正”的自己,不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症结所在。并通过树立正确“写作观”及教师下水文引导等方式,来消除“怕写自己”的心理,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敢写自己;真挚书写 ;自然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因为敢写,所以真挚  都知道高中
【摘要】“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人物与目标。本文以阿城《洗澡》为例,来谈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  【关键词】品味语言;实践;审美鉴赏与创造;《洗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人物与目标。那么在高
【摘要】文学作品的阅读很重要,其中小说是重点之一。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几个要素,本文拟就环境描写的方法作简单探索。  【关键词】小说;环境描写;方法;鲁迅作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文体。通常我们把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和主题揭示作为小说的四大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摘要】三年级的语文书有很多童话类故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故事性非常强的童话,本文对以此文为例浅谈故事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故事类文本;教学方向;《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翻开三年级的语文书,可以看到里面有不少童话故事。这个体裁的文章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他们更喜欢读一些故事性强、趣味性丰富的课文。而在语文书上,这一类文本的
【摘要】由于我国文化自身的特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实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当代教学的要求之一。一些小学教学中,实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故,本文将深入探索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的现状以及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的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对小学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