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 Rhythm 2007论坛将在香港举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香港心脏专科学院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主办的“Cardio Rhythm 20O7”论坛,将于2007年2月2日至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其他文献
记得在2000年年初,那时我在常州日报社做记者。有一天我长途跋涉去溧阳市上兴镇采访前几年泥草房改造成果情况。陪同我采访的镇干部顺口给我说了一件事,说是在上兴镇上城村住着一位老功臣,却隐功埋名45年,镇里为他改造泥草房时竟意外翻出了已经泛黄却有邓小平等有关首长亲笔签名的一等战功嘉奖令。听到这个消息,我急忙在第一时间赶到上城村老人家里进行采访。职业的敏感之后是灵魂的震撼!眼前这位名叫杜玉金的老人已79
期刊
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些资料表明其与压力反射敏感性高度相关,且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组资料观察健康人HRT的昼夜变化并通过与HRV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HRT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我拿怎样一支沉重的笔,揣怎样一顆沉重的心,来写这些沉重的字。想起陆志坤牺牲整整五十年了。  1971年10月7日,部队进行实弹演习。大炮轰鸣。“敌”阵地遭到我方炮火覆盖,正在延伸射击。陆志坤带领战友跃出战壕,向“敌”阵地冲去。突然,一发大炮射出的炮弹落在他们前方不远的地方。这炮弹因故障是近弹且没有立即爆炸。陆志坤任排长,他见状高举双手大喊:“快卧倒!”反应快的立即卧倒,幸免于难,慢一点的身负重伤,
期刊
房室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是最常见的缓慢心律失常之一,可因并发严重室性心律紊乱、阿斯综合征等导致猝死,对人的危害性较大。AVB可以是获得性的,如继发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他形式心肌损伤。还有许多AVB病例无明显原因,被认为是特发性的。业已发现AVB可有家庭聚集性,在临床实践中可见一些典型的系谱,一般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rate adaptive pacemaker)具有运动时起搏频率相应加快,以适应机体代谢需求的特点,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理论上讲,由于频率适应性心率的增加可导致心肌耗氧增加,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对合并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植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处理是不适合的。为进一步了解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2%~5%患者有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这些患者室速常反复发作,40%以上病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预防复发,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终止心动过速,挽救生命,但不能预防复发,且存在价格昂贵、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不足。在高度选择的患者中,外科手术可根治此种心律失常,但手术相关的
患者男性,45岁,在外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严重的窦性停搏,拟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转我院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白天易困,偶有心悸,无黑朦、晕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家人诉患者睡眠时打鼾较重,无其他特殊病史。体格检查:体形较胖,血压142/88mmHg(1mmHg=1.33kPa),无发绀,心界不大,心率73次/min,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两肺呼
“矮子理发店”生意兴隆,吸引顾客的不是矮子师傅的手艺,也不是矮子自黑的店名,而是悬挂店堂的一只竹篮。  竹篮褪去岁月的青翠,变得黄中带黑。竹篮四围和底部有几根竹篾干枯折断,看上去像缺了牙的垂暮老人。若不是有一个密封的钢化玻璃壳罩住,估计竹篮早就散了架。竹篮像一件古老的文物,安然高踞在发廊的中央。  一天,一个身高一米九几的男子来理发,一抬头撞上了,惊问何物,矮子师傅说竹篮。男人颇为好奇,追问篮内何
期刊
心脏性猝死是上世纪和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心律失常性猝死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者占83%,心室颤动(室颤)是这些人最终的致死原因,及时有效的电除颤是挽回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抢救措施。资料表明,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30S内迅速除颤,几乎100%能获成功而使病人得以幸存。除颤在1~2min内实施时,生存率80%~90%,而大于10min的电除颤治疗使患者最终的生存率
“人生七十古来稀”。  老寄娘邹兰英活了102岁。102岁的老寄娘,64岁那年才有了自己的名字,还是她女儿给她起的名,堪称“绝无仅有”。  1950年初,她被评为“烈军属模范”’进京参加全国政协召开的会议,可她当时连个名字也没有。她女儿邹爱英对县里的领导说,我娘一生普通实在,她爱兰花,就起名“兰英”吧。县里的领导笑着说,这个名字好,兰花香远益清,正符合老寄娘革命一生,不求一己私利的高尚品格。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