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系统性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ngb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对于农村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来说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许多老师对写作教学都感到力不从心,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而大多数学生则是“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知识面窄,写作脱离生活
  实际
  农村学生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语文基础打得不扎实,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同时由于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殊不知,农村生活随处都是写作素材,只是学生不懂得去观察、发现罢了,于是,他们的文章就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写作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
  应试教育是影响写作教学走向的重要因素。许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为了作文而教作文,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是为了作文而学作文,使得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被忽视,学校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地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试题上,一味为考试而教写作,学生则是将“体验”、“感悟”、“真情实感”等抛在脑后,为了作文高分而投机取巧。
  三、教师的写作指导及作文评改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写作时,随便将一些所谓的写作“套路”灌输给学生,应付了事。虽然有的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指导,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改,但是这些指导以及评改都是以空洞的说教和套话为主,缺乏个性化指导和评价,甚至有些教师自己对于如何写好作文还是云里雾里,无法了解个中滋味,更别说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性和有效性的指导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注意从生活中选材,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写”。
  鉴于农村中学生的知识面窄、观察能力差、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状,要想搞好农村作文教学工作,就要注意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遵循循序渐进和精耕细作的原则,提高教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扩写训练
  扩写训练是从一个词开始的,由词扩展到句子,再组成一段话。比如用“感动”一词进行扩写训练,先让学生将主语、谓语和宾语这三个主要句子成分补充完整,接着再将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表述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将记叙文六要素补充完整。扩写训练必须要每天坚持練,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身边的材料来写。
  二、想象、联想能力训练
  农村孩子对于写作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乏想象和联想能力,对此,笔者设计了“胡编乱造”环节,即随便找几个词(一开始词语不要太多,随着训练的深入再逐步增加),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词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编一段话。这样的训练无疑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方法专题训练
  农村中学生对于文学创作过程中常用的手法和技巧,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去运用这些手法和技巧。因此就需要进行专题的训练,每次只训练一种技巧或方法,如运用人物的外貌描写方法去刻画一个人的外在形象。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潜意识,才能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它们。
  四、进行“二次作文”
  有了前面的训练活动作铺垫,接下来就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文章的写作了。要想较好地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就需要进行“二次作文”。所谓“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批改和讲评后,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加工,然后再进行批改和评点的写作过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首先,由教师对要写的作文进行思路点拨,鼓励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完成初稿。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细致的评改,对本次写作情况做好记录,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然后,在经过教师的专门讲评后,学生进行修改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以鼓励和建议为主。最后,对学生修改好的作文进行再次的评点,此时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形式开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能积极参与到写作训练活动中来;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评点以及自己的再修改,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了一次历练,可以更好地把握这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兴趣、有信心去写作,农村中学生其实在写作能力上并不比城里的学生差,只是他们缺少一点指引和系统有效的训练方法而已。只要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能实事求是,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适时进行点拨,他们也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写作天地。
其他文献
该文用ELT快速算法实现了DWMT系统中的综合/分析滤波器组,在滤波器优化过程中,用最大误差最小化准则替代了原ELT算法中的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从而使得设计出的滤波器组能够更好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上生存”的网络世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INTERNET的触角在每一角落的延伸,网上资源的不断膨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计算机网络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是网络时代对每个教师当然也包括政治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  “多一点生活方法,生存的天地就会比别人更宽。”新型的网络教学为我们政治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像新鲜
该文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分析,论述了海洋采矿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由于海洋的工程地质环境的特殊性,海洋采矿的难度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
跨文化交际已经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成为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产生故障、冲突和误解。文章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发生错误的原因,并根据
作者考虑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来达到在射频中频和基带信号处理中所要求的灵活性基带信号处理技术如码分多址直接扩谱技术能够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高性能要求但其存在多用户之
本文总结了各种多用户检测器,并就其性能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文中还提出了一种结合MMSE的改进型SIC方案,计算机模拟表明其性优于单一的SIC和MMSE检测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已得到广泛运用。计算机辅助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深化了教学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過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在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变苦学为
目前,对于CDMA系统已有好几种多用户检测方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器,它采用多级干扰抵消技术,既能克服远近效应,又能抑制多址干扰。其系统性能超过判决反馈检测器,接近最佳接收机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应注意六个问题,其中第五点就是“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思品课的教育大不相同,不能简单采用正面说理的形式,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学科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施。教师们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