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名著不只是让学生看一遍,更重要的是有所收获。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分享,在分享、赏析中爱上阅读。
关键词:名著阅读;分享阅读;阅读赏析
名著阅读在学生性格养成和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名著,从名著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养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因此,名著阅读必须进入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诵读经典,品味书香,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一、分享阅读感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整地阅读一遍名著之后,对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作品内涵等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收获和见解,而这些收获和见解是需要分享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安排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趣味竞答、故事会、情节表演、辩论赛、心得交流等,让学生找到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比如《水浒传》的阅读,笔者在布置阅读《水浒传》任务后,学生大部分完成了阅读任务,但只是片面、浅层阅读,所以紧接着笔者又上了一节导读课。目标是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解答阅读疑惑,补充阅读遗漏的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欣赏名著,激发二次阅读的兴趣。
笔者展示了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以及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并提出4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2)联系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3)《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4)在《水浒传》里,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想一想:为什么晁盖死时不直接把寨主之位传予宋江?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回答,小组内交流,可选择其中一两个来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重点,提出其他问题。最后进行小结。
导读课主要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打开阅读的思路。通过导读课,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问题,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对人物形象、主题与环境的理解时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打破思维定式,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看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生在笔者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发现读一遍名著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二次阅读乃至多次阅读。学生通过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赏析经典,爱上阅读
教师将名著中精彩的章回、片段结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进行赏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對名著进行分析,主要从字词句的理解到语言的赏析、开头结尾的作用、情节的设置、环境描写的作用再到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的分析。
在许多学生开始第二次阅读时,笔者又设计了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赏析课。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大概情节,训练学生的复述概括能力。
本堂课的重点一是赏析“三拳”的语言,如“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每一拳下去,郑屠有什么反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与“三拳”的视频片段做对比,评价两者的优劣。
二是品评人物,分析鲁达的人物形象,还与武松、李逵等人物性格对比。
三是联系实际,谈看法。比如鲁达为什么不去官府状告郑屠而去亲手惩治他?他是不是一个“法盲”?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感受。又比如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行为呢?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这些问题都让学生选一题谈谈自己的感想看法。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其实《水浒传》还是很值得仔细看的,从中可以学习他的写作手法、篇章布局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后笔者还布置了一个作业,即写一篇《水浒传》的读后感,可以品评人物、事件、写作手法,还可以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从学生两周后交上来的作业看,学生对《水浒传》不仅认真看了,还参考了名人评《水浒传》的一些资料,看懂了,甚至还有他们自己的见解。
阅读经典,品味书香,通过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分享感受,赏析情节,进而爱上阅读,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名著阅读;分享阅读;阅读赏析
名著阅读在学生性格养成和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名著,从名著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养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因此,名著阅读必须进入课堂,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诵读经典,品味书香,真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一、分享阅读感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整地阅读一遍名著之后,对于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作品内涵等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收获和见解,而这些收获和见解是需要分享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安排一些相应的活动,例如趣味竞答、故事会、情节表演、辩论赛、心得交流等,让学生找到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比如《水浒传》的阅读,笔者在布置阅读《水浒传》任务后,学生大部分完成了阅读任务,但只是片面、浅层阅读,所以紧接着笔者又上了一节导读课。目标是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解答阅读疑惑,补充阅读遗漏的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欣赏名著,激发二次阅读的兴趣。
笔者展示了在当前的《水浒传》研究中,对于作品主题思想的判断以及对于主要人物的评价,并提出4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你认为宋江是英雄还是奸雄?请结合其主要事迹进行说明。
(2)联系你所学习的历史知识,结合梁山泊聚义的过程和结局,你认为梁山泊聚义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吗?
(3)《水浒传》里有一些英雄滥杀无辜的描写,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滥杀张督监家人,李逵劫法场之后滥杀围观的百姓,对此该如何评价?
(4)在《水浒传》里,晁盖与宋江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想一想:为什么晁盖死时不直接把寨主之位传予宋江?
对于上述问题,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回答,小组内交流,可选择其中一两个来回答。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重点,提出其他问题。最后进行小结。
导读课主要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打开阅读的思路。通过导读课,让学生明白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问题,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在对人物形象、主题与环境的理解时不仅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打破思维定式,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看问题,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学生在笔者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材料,发现读一遍名著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二次阅读乃至多次阅读。学生通过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能提出某些新见解或论述某种新观点,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赏析经典,爱上阅读
教师将名著中精彩的章回、片段结合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进行赏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對名著进行分析,主要从字词句的理解到语言的赏析、开头结尾的作用、情节的设置、环境描写的作用再到人物形象、主题、艺术特色的分析。
在许多学生开始第二次阅读时,笔者又设计了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赏析课。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大概情节,训练学生的复述概括能力。
本堂课的重点一是赏析“三拳”的语言,如“三拳”分别打在什么部位?“三拳”各自从什么角度写?每一拳下去,郑屠有什么反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与“三拳”的视频片段做对比,评价两者的优劣。
二是品评人物,分析鲁达的人物形象,还与武松、李逵等人物性格对比。
三是联系实际,谈看法。比如鲁达为什么不去官府状告郑屠而去亲手惩治他?他是不是一个“法盲”?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感受。又比如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行为呢?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这些问题都让学生选一题谈谈自己的感想看法。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其实《水浒传》还是很值得仔细看的,从中可以学习他的写作手法、篇章布局等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后笔者还布置了一个作业,即写一篇《水浒传》的读后感,可以品评人物、事件、写作手法,还可以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从学生两周后交上来的作业看,学生对《水浒传》不仅认真看了,还参考了名人评《水浒传》的一些资料,看懂了,甚至还有他们自己的见解。
阅读经典,品味书香,通过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分享感受,赏析情节,进而爱上阅读,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