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特色的多元型“数学物理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传统“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指出旧的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强调专业特色的多元型考核方式.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法;专业特色;多元型;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现行考试方式的现状
  “数学物理方法” 这门课程不仅是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也是工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高、计算量大.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难教、难学”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课程考试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是检查学生是否具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另一方面可以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近年来,针对该课程虽然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工作,但考核方式多为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平时作业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该考核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1.考核内容具有局限性.考核内容主要是对教材、课堂笔记的重复与再现,试卷覆盖的知识面窄,与实际应用和学科前沿联系不紧密,更缺少专业特色的相关内容.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2.考核形式单一.现行的考核方式基本上一直沿用传统的闭卷、半开卷的方式,其形式单一,注重理论考核,对体现学生表达能力、操作能力的考核少.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忽视学习过程的考核.因为课时短,现行考核集中在每学期期末,采取总结性考核方式,出现“一纸定成败”的现象,对于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维、能力等考查太少,导致了学生只重视期末突击复习、不重视平时学习.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和应用.
  二、“数学物理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该课程除了优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我们结合多年对于 “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的教学经历对考试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具体方案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平时成绩.该成绩主要由几方面构成:考勤因素、平时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其中课堂表现是指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在此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且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有创意者可加分.
  2.实践论文.从第10周到16周,学生在此期间至少完成一篇具有其专业特色且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论文,题目由教师之前布置或者学生自选,以小组形式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任何资料,借助任何计算机和软件工具,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完全开放的开卷考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由于所解决的问题与其专业相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完成后进行答辩,任课教师、专业课程老师和各组组长分别根据论文的完成情况给分,由于评定是由任课教师、专业老师和学生三方给出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3.实验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分两次进行,分别安排在第6周和第16周,第一次考核复变函数的相关内容,第二次考核数学物理方程的内容.考核分组进行,每名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交实验报告(以电子文档形式),实验报告主要由程序代码、求解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判断等构成.考核的内容主要涉及Matlab软件包中复变函数积分、求导、PDE工具箱、特殊函数的应用和综合编程实验等.
  4.理论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核安排在第6周和期末进行,第一次考核复变函数的相关内容,第二次考核数学物理方程的内容.主要以考查学生对复变函数理论和基本数学物理方法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分析能力、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综合检验.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内容基本不重叠.
  各专业学生的总成绩均由以上四部分构成,但四部分所占比重根据专业的需求不同而不同.对于理论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数学类和物理类的专业),四部分所占比重分别为:1.平时成绩占10%;2.实践论文占20%; 3.实验考核占10%;4.理论考试占60%;而对于应用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如:石油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四部分所占比重分别为:1.平时成绩占15%;2.实践论文占25%;3.实验考核占10%;4.理论考试占50%.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考核方式实现了过程化、多元化,强调了 “数学物理方法”与专业特色的结合.
  三、 结束语
  通过师生交流发现: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们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了他们对自己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注重过程评价、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为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曾庆均.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评价制度[J].中国教育报,2010(05).
  [2]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曾名勇,李巍然,于志刚,侯家龙,段善利.构建多样化的考试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8-40.
  [4]曹冬岩.美国大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5):177-195.
其他文献
制备了异硫氰酸罗丹明B(TRITC)荧光纳米颗粒,于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此荧光纳米颗粒在558nm光的激发下,于586nm波长处发射荧光。铜(Ⅱ)的存在可使此荧光纳米颗粒溶液的荧光发生猝
【摘要】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 培养兴趣、明确目标、变换方法、实施情感教育是追求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还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对染镉小鼠和N-对羟甲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HBGD)、N-苯甲基-D-葡糖二硫代氨基甲酸钠(BGD)、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二巯基丙醇(BAL)、
【摘 要】 小先生教学法是指在高中数学学科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讲台讲课与教师点评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小先生教学法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学法;自主学习  一、名称的来历  “先生”一词有宽泛的含义,对学校而言,先生者,从事教学的老师也.学生上讲台授课,可谓“小先生”了.于是就有了“小先生教学法”的名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使用过“小先生”一词.  二、理论依据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高校数学教育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很多与其相关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在不断涌现.随着高校数学教育丰富的理论成果的出现,数学文化成为一个研究高等数学教育的全新视角.统一性、民族性和可塑性是数学文化的特有性质.数学文化的观点认为高校数学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和人性教育的结合.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文化在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通过数学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
元素周期表中ⅣA,ⅤA及ⅥA族元素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硒、碲两元素的氢化物生成反应机理的改变。文中对两元素生成氢化物的反应机理作了解释,认为是硒(Ⅳ)[或碲
采用压制泡沫镍、石墨棒模具、粉末微电极三种电极制作方法研究电解二氧化锰在硫酸镁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并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电解二氧化锰放电/充电后结构形态的变化。结
作者报告收治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38例,其中行左下胸第8-10肋床切口手术22例,经上腹切口手术16例,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从手术切口,手术并发症,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存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发
电子公章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密钥应用.文章首次在国内公开论述了以USB闪存固件为加密载体的不可破解的CPK电子公章系统的设计思想;对电子公章及相关标准进行了讨论,为电子
应用PCR技术及Southernblot分子杂交检测87例胃癌患者胃液脱落脱细胞c-erbB-2扩增。结果显示,87例中有11例(12.64%)胃液c-erbB-2扩增阳性,其中进展期胃癌,乳头状腺癌及分化良好型胃癌阳性率分别为显著高于早期胃癌,其它组织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