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在美术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矫枉过正、教学低效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有效教学理论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主要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学科基础、内在需要等方面展开。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应该具备三个“力”:即亲和力、学力和驾驭力。“亲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理解与包容等;“学力”主要指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一个美术教师的“学力”应反映在美术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及实践习得知识等方面。“驾驭力”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因此,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充实自己、了解学生、熟悉教材是顺利实施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学习活动等。
  二、把握教学目标要体现准确性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及具体规格,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激励功能和测度功能。有效的教学目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就谈不上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和达成度,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变得没有意义。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呢?
  一是吃准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
  二是吃準教材:我觉得认真钻研教材是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准而且要全面,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我们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作“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
  三、设计学习方法要注意探究性
  美术欣赏教学设计中,导入设计是设计学习方法的第一个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快速引入主题,好的导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现代建筑欣赏》一课中,我带来一棵仙人掌,学生很好奇我怎么拿了一株植物,然后我告诉同学们正是这一株仙人掌,它的外形吸引了设计师的灵感,设计出加拿大蒙哥马利体育馆。同时把图片投射到大屏幕上,又投出一幅帆船的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外形联想世界知名建筑,有的同学一下子想到了悉尼歌剧院。于是就很自然的切入主题现代建筑欣赏。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问题设计。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不宜过大,要让学生明白问的问题是什么。
  四、开展教学活动要发挥主体性
  高中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美术欣赏课,尽管教师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仍旧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提问。针对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呢?
  1.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改变课堂管理方式,也就是说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时机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活动空间,改变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教师主要起着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教学的重点在学法的指导上,关键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活动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形成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创设各种情境(自然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②精心设计主体活动,激发兴趣。
  著名的心里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美术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有教师与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交流与反馈,更要多维互动,开展个体与个体、小组与小组、大组与大组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在发挥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活动这一层面,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时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范例应具典型性
  举一反三性是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要做到“反三”,“举一”就很关键,关键在于范例应具有典型性。尤其是美术课,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点,所以范例的典型意义尤为重要。所谓范例的典型性,通俗地说就是范例与学习目标能够最好地最直接地挂钩,最能说明问题,即“用它”最能“说话”,并不是越经典就越好。美术课中的范例主要指美术名作、学生习作、教师范画等。不同类型的范例选择应考虑不同的典型意义,有的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步骤;有的范例旨在学生了解形式语言和艺术原理;还有的范例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审美特征和人文价值。
  综上所述是我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的的一些策略,希望自己不断学习,多努力,多研究,真正把有效理论、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构建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19-02  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1-01  幼儿语言,是他们与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既然语言学习之于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对老师和父母来而言,如何帮助和推动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大事。研究表明,2-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5-01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学生素质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导、学”机制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
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对手打败,就会与上下游供应商和零售商形成供应链,增大自身抵抗竞争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商品的市场占有率,盲目追求扩张的市场政策,增加收入,不惜大量赊销给下游企业从而产生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的比例过高便会相应提高企业各项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供应链自身风险传导的特性,应收账款风险在传递过程中也会逐级向上游企业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7-02  摘要:苏霍姆林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保有一份天然的爱的瞩望。新时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关心、榜样式的尊重以及真诚的鼓励与欣赏,这是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爱 关心 尊重 鼓励 欣赏  爱在左,情在右,徜徉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6-01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2-0023-01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