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提问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课堂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也不是判断式发问;更不是用提问的方法去“灌喂”。
  1、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展灵活变化;要么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要么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或者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实验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二、提问要突出重点
  一堂课45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重详简略,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问:“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它还将保持抛出时钥匙随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三、提问要有层次
  提问的层次性就是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教师再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一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
  四、提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整随时应变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明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变语言角度或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五、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至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
  六、提问要亲和真切富于感染力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只有当一个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时,他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对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目扫全体学生,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唤起全班学生的思维,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多看几眼,使其预感到老师马上要叫他回答问题;用鼓励和试探的目光和学生交换意见:“你能否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思索而没有结果者皱眉,害怕老师指名者低头,对问题已弄清者常微微点头,根据学生各种表现,教师已找到了指名的对象。教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面带微笑:“××同学,请你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脸上又露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做出结论:“很好!完全正确,请坐。”学生回答不确切,教师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进行启发,从教师那鼓励的目光和表情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即使学生一字未答,教师仍然温和地说:“没关系,请坐。”虽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看到老师那种安慰的表情和目光,却会感到非常惭愧。教师如果不认真观察,翻开名册,随便指定一名学生,也没有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吗?
  七、提问要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利用课堂提问创设一个能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思维除了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般规律进行,还要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经常组织学生针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争论、辩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并强调讨论不准重复自己,不准重复他人,不准重复书本,还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的新异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总之,要实施素质教育,就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学习、探索、研究课堂提问的规律,使之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法宝,使之成为一种艺术追求,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式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探究式教学在高中被广泛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转变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等对策。  [关键词]高中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对策  在教育改革上要求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知识以及主动解决问题这样一种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 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听障学生由于受到听觉器官不同程度地损伤,造成听力障碍,无法像健听儿童那样通过听来获取和发展语言,聋校语文教学则肩负着教会聋童说话,掌握语言文字,让他们能与社会无障碍地交往,发展智力、抽
期刊
河流径流量是陆地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精确地获取径流量信息对于区域内的水资源评价和管理以及在抗汛防洪等方面均具有重大作用,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等工作提供了重大支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等问题日渐突出,突发性洪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对河流径流量的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遥感技术具有受地面限制少、获取数据速度快等优势,为河流径
与天气的平均态相比,极端气候事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更大。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机制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能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1980~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气象站点数据、NDVI(Normalize
羊东矿位于峰峰矿区东部,近几年峰峰矿区向深部煤层延伸开采,煤矿的开采区域范围和开采深度不断增大,使本就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且存在未知性和不确定性,奥灰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水压大。这造成奥灰含水层对深部煤层安全生产的威胁越来越大,且煤矿突水危险性和煤矿防治水难度增大。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危险性评价能分析发生突水的情况,能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保障。建立羊东矿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研究
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世界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FAPAR)是衡量作物生长状况的重要生物物理参数,与玉米产量、品质密切相关。通过在冠层尺度上对雄穗光谱反射率研究,有利于提高玉米LAI和FAPAR的反演精度,并对农业生产者制定更合理的计划提供指导。本文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动和图像处理两种方法去除雄穗,并结合RGB和多光谱两种数据分
稀土元素被称为“工业味精”,是宝贵的战略金属资源。煤层是稀土元素的载体之一,甚至在一些煤或煤灰中的稀土含量高于传统类型矿石(如碳酸岩、碱性花岗岩和风化壳)中发现的稀土含量。研究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对获取煤中稀土元素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武煤田轩岗矿区刘家梁煤矿太原组2#和5#煤层为研究对象,以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为主线,分别对煤的煤质、煤岩学、矿物学以及煤中常量元素、微量
石墨是一种优质的碳材料,其优良的导电、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已有诸多国家将石墨列为国家战略资源。煤系石墨是隐晶质石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主要类型。一般认为煤系石墨是由煤及碳质页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形成的,但由于其成矿机理不明,赋存规律不清晰等原因,使得煤系石墨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很大限制。探究煤系石墨成矿机制与赋存规律,对煤系石墨开发利用以及煤炭资源工业
随着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对球形石墨负极材料电学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目前球形石墨的球化成品率低且球形化研究文献少。本文运用CFD技术分析球化机气流情况与颗粒分布特性,并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试验开展石墨球化研究,探讨各参数因素在球化过程中的对球化成品的影响及作用。结论如下:(1)由数值模拟结果知,球化轮转速越高,其周边的流速越高,且上升气流运动区域越靠近分级轮;球化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