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形动与形名互转对比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理论,考察转喻机制对英汉语形动、形名互转认知产生的作用,揭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并分析异同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英汉语相似的认知环境和认知思维决定了英汉语形动、形名互转认知之间同大于异。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两方面:1)动词转换为形容词时,英语中一般不作定语,而汉语中常以“很”修饰;2)汉语中,形容词转喻在古汉语中数量较多,而现代汉语中较少(大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英语中这一现象不明显。经过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英汉分属不同语系,语法、语序、构词等差异较大;2)两种语言的起源、历史演变与发展不同使英汉语使用者的认知也产生差异。
   关键词:概念转喻 形动互转 形名互转 英汉对比
  1.引言
  本文所言的形容词,是指英汉语中描述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属性或特征的一类词,英语中常修饰名词、代词,在句中作定语、表语、补语或状语,而在汉语中常定语和谓语(作谓语时,其后不跟宾语)。这类词在转喻的作用下会发生词性转换(conversion),即不改变词的形态,把一个词的词性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如例(1)中“black”本义表“黑色的”,因发生转喻而在此转指“黑人”:
  (1)One policeman expressed his dislike for blacks but still found the film’ brilliant.
  词性转换在传统词法上属于零词缀法的功能转换。Dirven(1999)指出,功能转换是一种转喻。所以本文认为,英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形容词的词性转换也体现了人们的转喻思维过程。
  本文拟基于概念转喻,考察英汉形动、形名互转现象,力图指出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并分析异同背后的原因。
  2.现有研究及不足
  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喻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Radden
其他文献
目前在新法律、新法规条件下,应急预案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预案编制前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预案主体责任落实、功能定位、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满足三个有效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通讯手段,越来越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并且充当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安全阀.互联网既有利于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又有利于公众有效的参与到
在煤矿中开采煤炭是一个十分艰辛复杂的工作,在机械化采煤之前一直是靠人工开采,随着科技的进步产生了机械化采煤,而煤矿的机电系统则是其中的主要承担者,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
农户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最初源头,对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生产行为规范与否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直接影响.面对
面对陈歆耕,他给我的精神密码常常产生错乱.他曾长期从军,转业到地方后担任一家有影响的报纸的掌舵人.在纪律约束下,说话著文,应该是无懈可击的教科书、四平八稳的标准答案.
期刊
摘 要:在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能源短缺的现象,燃煤电力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获取经济利益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能够控制发电成本,减少企业的成本,就需要对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从而降低企业检修物资采购成本。但是在其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其管理制度还尚未完善,这就容易造成对成本控制不够理想。这就需要分析当前企业应用的采购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其管理模式等进行改进与完善,从而有效的促进燃
目的:丙酮酸氧化酶速率法应用于献血员ALT筛查.方法:利用氧化酶丙酮酸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2,4,6三溴-3-羟基笨甲酸和4-氨基比林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的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作的永恒主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多次重要讲话, 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期刊
在和谐社会的倡导下,经济迅猛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油田要不断变革立异,完成安稳发展需要提高综合治理作业水平.笔者剖析了现在油田综合治理的作业情况,提出了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