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rley09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方法对3例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2岁,肿瘤直径为1.5~3 cm,均因乳腺肿块入院。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巢团或小梁状,被纤细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开来。免疫组化检测显示:3例肿瘤均表达ER、PR、HER-2、CK7、GCDFP-15和Syn,2例表达CgA、NSE3,例CD56均为阴性。结论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其他文献
显色原位杂交法(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作为一种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方法,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原位检测基因的扩增、染色体易位和异倍体分析。本实验室用显色
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双态分化的恶性肿瘤:由原始间叶细胞和夹杂在其间的分化良好的软骨岛构成。MC多发生于骨组织,约36%为骨外间叶性软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形式。全球跨境电商产业日渐风行,许多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已全方位多角度地实行了
目的探讨Cx43、Kai1、survivin、PTEN与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极少发生转移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
患者男性,61岁。发现右侧耳垂下肿物3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右侧腮腺区见一肿物,大小4.cm×4.0cm×5.0cm,边界清楚,不活动,质中等,表面无结节。
【正】近年来,石家庄市桥西区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奏响了文化促和谐、文化促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彩色周末文化活动"、"业余歌手大奖赛"、"戏曲票友大奖赛"、"新农村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标本内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浸润癌的关系。方法 筛选出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标本内有较多癌旁组织的病例36例和同期乳腺良性病变28例
目的分析CT/MRI图像融合及其衍生技术在骨盆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与功能重建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6例骨盆恶性肿瘤患者的
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协同育人机制在构建人才培养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环境艺术专业中的《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中零售空间设计为例,探讨了该课
新的时期,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有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管理方法,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我结合自身感悟和一些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提出新时期做好初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