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题命题的一种典型模式及高三历史复习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题呈现的命题特征与命题模式
  至今江苏新高考历史试题命制已经推行了五年,在借鉴先行课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也呈现了独立探索的姿态,经过五年的探索、调整,正日益走向成熟。细细回味,2010年高考江苏卷21题呈现了高考历史材料题命题的一种典型模式,即以小见大、多样材料、立体构思、能力立意、折射现实。如果把2008年高考江苏卷21题、2009年高考江苏卷21题和本题放在一起,就会更加鲜明地看到这种典型模式。具体地看,本题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在材料选取上,呈现了典型性、新颖性、多样性和生活性的显著特色。本题以宋代“茶”为核心组织材料,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发散性的联系,把茶与当时的军事战争、经济贸易、思想文化联系起来,呈现了整个宋代的社会面貌,显出选材的精致和典型。如果再把本题与2008年高考江苏卷21题的选材以“戏剧”为核心,2009年高考江苏卷21题的选材以明朝的“士”为核心相联系,则会看到江苏高考命题选材模式的一致性。选材的新颖性来自于命题专家掌握丰富的材料。材料以“茶”为核心分散地来自各种杂书记录,冲破研究历史过分看中正史的束缚,可以看到材料的多样性。选材的生活性体现在本题选材的主题是宋代普遍盛行的日常生活用品“茶”,这是从平常生活小事入手巧做文章,折射整个社会面貌,体现了以小见大。
  2.在问题设计上,呈现了发散思维、立体构思的特色。发散性思维的设问词典型地体现在原因、影响和特点上。如本题第(1)问的原因,(2)(3)设问中的影响。实质上,这种立体构思就是考查考生多角度思考能力,考生就是在命题者立体的设问中结合材料、调动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如第(1)问中“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就是考查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思考政府对茶叶专卖的经济因素和军事因素。同样,第(2)问实际上是把商品经济的表现细化为纸币、商业城镇、城市商业、地域商人这些角度,思考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也就是依托材料,思考对以上四个具体角度的影响。
  3.考察内容的立体化。本题以茶叶为切入点,折射了宋代整个社会面貌,包括宋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商业)、思想文化(理学与宋词)和宋代市民的社会生活。可以形成这样一个联系网:市民的社会生活习俗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城镇兴起和繁荣、城市商业布局的变化、地域商人的出现、边境贸易的发展、纸币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既影响到宋代政府的经济政策(大宗商品的专卖政策和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又影响到宋代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学发展成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理学,以重建和加强伦理纲常;适应市民需求而词成为宋代文坛的主流)。
  总之,从本题可以看到命题的一种良好的典型模式:以小见大,多样材料,立体构思、能力立意、折射生活。把本题与2008年高考江苏卷21题、2009年高考江苏卷21题综合来看,体现了这种模式的成熟、定型和适当的调整。
  二、本题命制模式下高三历史复习的对策
  研究新高考、适应新高考,实际上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新课程。本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笔者认为,从中可以探寻到高考复习的几点对策。
  1.注重通史阶段体系的构建。通史阶段体系的构建可以由框架形式、表格形式、历史坐标轴形式构建,老师指导,学生主动构建。如可把宋代看做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这为经济上的专卖制度提供了政治前提;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又带来冗官、冗兵、冗费等问题,造成北宋的积贫积弱,要求增加财政收入和军事力量,而以外族必需的茶进行交换可以让政府一定程度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对茶实行专卖制度。经济上,茶叶的专卖和获利引起了茶叶的广泛种植,客观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带来了市民阶层的扩大,适应市民需求的词成为文坛的主流,并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求冲破三纲五常对人性的束缚。针对这种问题,对纲常伦理的加强使儒学发展为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理学”。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简单地说,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就是阅读加工材料,在一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得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三种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历史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因此,高三历史复习中应不断渗透、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能力,即阅读、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即把历史文字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示、联想、想象、深入;提高学生的历史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水平,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想象、历史事件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历史的功能;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史原则和方法;史料的分类、价值和处理;辩证法等。
  3.关注社会生活史。社会生活史观在史学界的凸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本题的选材突出了社会生活史,以人们普遍饮用的茶带动整个社会面貌的呈现。同样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21题则以戏剧展现整个社会面貌,可谓异曲同工。因此,要学会寻找一个时代中典型的日常生活小事物折射整个社会面貌。
  4.大胆尝试对高考试题的仿制和演练。当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体系、学科能力和素养、史学理论和方法后,能不能在新情境下灵活运用和贯通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典型的题目进行演练。研究高考题、研究它的基本模式,就是为仿制高考题做准备。本题以茶叶这个小点呈现了整个社会面貌,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设想以上海这个典型城市折射城市的近代化、中国的近代化。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应构建基础知识体系(通史和专题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并在研究新高考题基本模式的趋势下仿制它、训练它,以适应新高考、适应新课程,推动新课程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品质的导师,人格品质的楷模。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教育者。当前辅导员队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确;工作定位边缘化,工作效率较低;专业化程度低下,教育管理水平有限;考核评价弹性大,随意性较大;专业归属不明确,职业化趋势较弱。辅导员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辅导员职
摘要: 本文通过对经济类专业部分亚洲来华留学生的调查分析,归纳出了四种学习动机。而后比较了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了在教学方面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习动机 亚洲来华留学生 经济类专业  1.研究背景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国外学者在其研究实践中归纳出了两个理论框架:“经典动机模式”和“扩展模式”,并在各自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些年,我国的一些学者多借用经
中华民族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它们是我们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集韵律美、形象美、图画美、人情美和理性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的载体,以前在教学古典诗词时采用读、讲、析、背的陈旧模式,这种照本宣科的讲述与学生简单机械的记诵给人以暴殄天物之感。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这“体验”也是我们生命化语文课堂的本质特征之一,它强调要追求学习结果的非唯一性,尊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诗词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向人们的生活政治领域的逐渐渗透,越来越多的公民使用网络参政这种重要手段, 它具有鲜明的特性,并且对当代社会的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推进“ 电子政府” 建设迫在眉睫,政府要加快网络立法, 完善规范网络政治体系, 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电子政府 完善策略  通常而论,我国普通公民通过相应的渠道与恰当的
摘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德育问题进行分析并展开讨论。  关键词: 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 德育问题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练发展特色、提升办学
摘要: 本文在综合国内各高校节能减排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节能减排实践中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节能减排 措施方法  一、引言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重要途径。通过节能减排创新项目的实施,传授
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过,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另一个开放心灵者”。  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开放者,更要注重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对话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好策略,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好途径,笔者作为青年教师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话”这个话题谈谈青年教师的成长。  1.读(人本对话)——成长的源头活水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时常感到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贫乏,思路的狭窄,视野的局限,
摘 要: 通过本次班会课,培养宏志生勇敢面对激烈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使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 班主任课 宏志生 心态调整  一、课程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课,培养宏志生勇敢面对激烈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使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形式特点  用个别谈话的形式了解同学们对考试的心态,查找出需要解决的
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南昌工程学院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问题分析 对策  一、引言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不光是在学历上而更多是在劳动者素质上。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劳动者素质的良好体现,当代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为以后正确
摘要: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很多学校出现了吸引力下降、招生困难、办学规模萎缩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也削弱了县级职教中心服务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能力。  关键词: 县级职教中心 城乡一体化 淮安市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县级职教中心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