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优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分析、加工、创新与应用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于融合过程,我们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一,通过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其二,通过融合,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
  一、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是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升级,目前虽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但推动融合的过程是方向。从实践教学来看,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革新课堂教学结构。从二者的融合角度来说,单纯地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不利于进行全面融合。只有将信息技术的认知与教育理念的革新放在同一层面,才能够将其有效地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实现各要素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新体系,最终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化。
  价值一,创新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与资源的匮乏,实现教学新模式的创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其不仅能够简化教学任务,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便于解读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让教学氛围更融洽,给予学生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综合能力的培育与习惯养成。
  价值二,激发学生主动性。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拥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展开,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價值三,激发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变,其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培育。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选择性的自主学习,根据自自己的特点与喜好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速度与方式,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策略
  策略一,学校方面的重视与支持
  首先,学校要重视并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保障。比如硬件设备与软件要匹配,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目标,创设一个理想的融合环境。再者,给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老师必要的权力,确保各个部门能够支持与配合,保证融合过程不碰壁不等待。
  策略二,信息技术与专业化发展相结合
  1. 更新教学理念。从老师这一实施者来说,必须从根本上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通过亲身实践与二次学习,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性与必然,改变以往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互动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加强技能培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不断更新升级的学科与技能 ,学校应鼓励并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二次学习与强化培训,让老师和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软件的使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
  策略三,转变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让课堂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终达到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综合发展。
  策略四,课外延伸融合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我们不仅可以将其融入课堂,同样也可也延伸到课外。如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家长群,实现与家长的无障碍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分层课后作业,学生可根据提示进行选择学习;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家校联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环境,做到家校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不,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是必然也是方向。因此,我们应转变思路与方法,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宁业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评价[J].上海教育,2017(8).
  [2]宋庭龙.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2017(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救中心接受救治的群体性创伤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伤患由
国内食管癌根治性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7%~15.5。为探讨Ⅲ期食管癌接受根治性放疗患者的远期疗效,对1974年-2000年阳城县Ⅲ期食管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309例患者进行随访和结果分析,报
目的: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是否适合目前形势。方法:通过对陪护、患者的调查,从患者、陪护、护士角度进行分析,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
如今我国工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各个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树立起节能环保的理念.建筑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在建设过程中更
目的分析家庭成员关怀与督导对于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意义。方法以我院20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
近段时间我们会发现,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就业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说明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于计算机软件人
目的: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以非贫血为主要原因住院的1 800例6个月~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红细胞系列
目的探索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运用“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相关问题问卷”,对98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不记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VR技术日趋完善,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也日趋紧密。本文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实例,探索VR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利用VR技术提供的虚拟现实给课堂教学提供素材,让教学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激发、推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VR技术;虚拟现实;教学融合  引言  VR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