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创新构筑实力与信心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发展面对着较大的挑战。但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服装行业还是实现了良性增长,因为产业本身高度市场化,具有开放、开拓、创新的产业特质。”对于2018年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总结道。
  无论经营者还是消费者,2018年,大概都不难感受到当下市场的变革几乎是裂变式的,不断深化和加速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若要解读中国服装行业的2018,不妨从一系列微观的关键词入手:产品本位、跨界融合、布局全球、智能制造??串联起了这一年来中国服装行业的行进轨迹,而贯穿其背后的,则是市场导向型思维基础上的持续创新。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坏的时代——在谈论一个行业的发展时,人们常常会引用这样的说法,而创新具有撬动好与坏这两个辩证存在于同一现实中的不同维度正向转化的奇妙力量。
  产品本位
  产品本位,也是市场导向型思维的最直观投射。2018年,在对话一些服装企业的过程中,记者也深有感触,几乎所有负责人都表示,在研发设计、品质把控等方面不惜金投入,并以此作为夯实竞争力的基础。
  “在材质上花费心思,小到一个纽扣,都会要求质感。很多面料专门采购自日本、欧洲,还会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面料再造。”上海一家女装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深圳一女装品牌的创始人也曾表示,质感是品牌选择面料的重要标准,纯天然面料在品牌的产品中占比高,并注重裁剪,不断开拓不同版型的变化。
  如是的努力也反映出品质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的需求持续释放,2018年,中国服装企业更加不玩虚的,主张产品王道,以工匠的精神专注于每一件产品的打磨,追求为消费者带来极致的体验,也因此贏得了市场的信任与口碑传播。
  原创设计
  穿衣不再停留在生存之基本必须,而是越来越成为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消费升级的一大外在表现。2018年,不难感受到在国际品牌夹击的市场竞争之中,国内原创品牌崛起的力量。在走访一些国内服装企业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会组建专门的设计师团队,强化市场调研,把握流行趋势。从贴牌加工转向打造自主品牌,中国的服装企业正努力践行品牌之路,通过深挖品牌内涵,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链接,并渐渐引导和改变着国内消费者的审美。
  “ELLASSAY歌力思”、“JNBY江南布衣”、“Donoratico达衣岩”、“Broadcast播”、“Mildtree麦中林”、“素拼”??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涌现,无论已为人熟知,还是尚在成长中,都在努力表达着独特的品牌主张。在更为细分的童装市场也是如此,Minilulu、MISSOSE、安米莉、今童王等由国人打造的原创童装品牌,也让中国的孩童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本土设计师更加务实,站在市场的角度寻求商业化的实现,也在推动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品牌之路日臻成熟。
  国潮回归
  2018年,杜嘉班纳事件和加拿大鹅事件,从侧面说明了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而一片国际大牌的声讨背后,越来越多国产品牌走上国际竞技之路,其中“中国李宁”可谓典范案例。纽约时装周一场以“悟道”为主题的秀演之后,中国李宁又燃爆了巴黎时装周,向世界展现中国故事的同时,该国产老牌也实现了重塑新生的市场逆袭。
  情怀牌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不止是成人装,在特步儿童、小猪班纳等一众国产童装品牌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醒目的中国元素,表达了民族自信从孩童开始的用心。
  回归中国本土寻找时尚,给予消费者期冀从产品中获得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产生黏性。国潮回归,不失为中国服装行业建立话语权的一个重要途径。
  智能制造
  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转型,中国服装产业正率先将信息科技与产业的各个环节相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服装制造业高度赋能,令产业链更具智慧和高效。报喜鸟旗下b2b定制服务平台“云翼智能”以工业化的定制模式直击定制生产的规模化痛点;东蒙集团通过信息流程智能化,已实现批量个性化定制;杭州诗亦格服饰有限公司以标准工时服装GST、服装ERP、服装MES、可视化APP 等系统融合,组建以智能制造系统为核心的智慧生产工厂等等案例表明:2018年,中国服装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行进得更加深入,以更大的冲击力开启着人们的脑洞,颠覆着固有的认知,也为中国服装产业的2019做足了铺垫。
  布局全球
  在纺织行业传媒联手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纺织十大新闻中,《国内服装品牌跨国收购布局海外》榜上有名。
  相关报道显示,2018年2月,山东如意投资控股、JAB Holding Co.与Bally国际签署了山东如意集团收购Bally控股股权的最终协议;2018年5月,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法国高端童装企业Kidiliz,并于10月8日正式完全股权交割,收购后森马便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童装公司;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宣布收购法国高级时装品牌Carven;2018年12月,以安踏为首的中国财团向芬兰体育用品巨头Amer Sports(亚玛芬)正式发出收购要约。
  一系列收购海外品牌的举动,彰显了民族品牌的实力,更重要的用意则在于布局——借力优质的国际品牌,打造品牌矩阵,加速自有品牌升级,实现自我品牌效应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国际声望与话语权。
  跨界融合
  2018年,跨界牵手共创价值,越来越成为很多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之一,中国服装行业也不例外,相比一些企业跨界家居这样的“正常”招式,服装品牌海澜之家的跨界尺度明显更大。“海澜之家门店被美团外卖小哥‘围堵’!”2018年7月,这样一则消息登上海澜之家官方微信平台的“头条”。而后,谜底揭晓之时,用震惊来形容业界的反应并不过分。“叮咚!您有一份新的海澜之家外卖。”就这样,海澜之家宣布正式入驻美团外卖,并霸气告白:“你的移动衣柜,由我们承包了!”
  在构想了很多“生活中总会遇到的让你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之后,海澜之家表示:“别慌!开启场景+新零售模式,随时随地一小时速达,解决你的不时之需,解救你的穿衣尴尬。”据称,消费者下单后,将由美团外卖人员前往海澜之家线下门店拿货,在一小时内送达至用户,并承诺线上线下同价同质。
  把男装当做外卖来销售,解锁更多意想不到的购衣场景,有评论指出,海澜之家此举有望实现“衣食一条龙”,在与美团的合作中解决穿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或可促成双赢。而相比“跳出了传统零售的桎梏”这样的赞美,质疑声也并非没有,但或许勇于突破的先锋精神比结果更重要。对于中国服装行业来说,敢想敢做且并不盲目,才能够开拓出更多的可能性,激发更大的发展。
  结语
  上述2018年度中国服装行业的关键词,涉及管理模式创新、渠道拓展创新、产品研发创新??种种创新的尝试,也令创新的概念被无限延展,并且与消费市场碰撞出了可喜的火花。中国服装协会所公布的2018年1~10月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14.28亿元,同比增长3.55%;利润总额779.09亿元,同比增长8.93%;销售利润率为5.48%,比2017年同期提升0.27%。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行业的运行质量在提升,已从原来的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在分析行业发展时指出,或许2019年经济压力依然较大,但中国服装行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服装行业大有可为。
  归根结底,创新的本质在于思路与理念,对于中国服装行业而言,创新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开拓出了无穷的发展空间和潜能,不断予人惊喜。创新为矛,赋能产业发展打造强劲实力的同时,也构筑起了对于中国服装行业2019的期待与信心。
其他文献
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使旧发展动能减弱,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等,都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机遇。  为了搭建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平台,促进专项成果落地。7月6日,山东省纺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研讨会暨青岛大学产学研项目对接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
期刊
6晚11场,再次走近“锦绣中华”——6月4日~9日,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圆满闭幕。  在闭幕秀“苎梦东方”的现场,人潮涌动。从满头银发的花甲老人,到童声稚气的垂髫幼儿,一场全民参与的非遗服饰秀,随着每一套服装的出场,时时传来阵阵惊叹……6天来,艺针忆绣、白鹭为霜、白蛇惊变、布衣经纶、云想彝裳、木真湘韵、苗净千寻、挑绣之韵、采蓝之忆、流光溢彩、苎
期刊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纺织工业又被赋予了“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新标签;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化纤工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要求自然是不言而喻,也是纺织强国梦最终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6
期刊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關键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紧紧围绕“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定位,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了健康平稳的运行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8年,纺机行业产业升级深入推进,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市场仍然保持
期刊
2018纺机形势总结  ●行业规模  2018年前三季度,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6.34亿元,同比增加12.1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82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放缓3.91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为1019.13亿元,同比增长8.39%,比上年同期下降0.80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  2018年前三季度,纺机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3.35亿元,同比增长9.44%,增速较上半年放缓10.12个百
期刊
行业整体运行良好  2018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尽管面临比较复杂的发展环境,但是主要市场的需求比较稳定,国家各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并逐渐发挥作用,行业整体的运行情况良好,生产和销售稳步增长,利润增速下降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1月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4%,高于制造业平均值,在纺织行业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1~11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351.8万吨
期刊
●东渡集团 徐卫民董事长  过去30年,纺织贸促会与企业共同见证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改革和国际化历程。  经过三十年的奋斗,纺织贸促会已经成为中纺联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为包括东渡在内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纺织贸促会的各项展览会,是企业“走出去”寻找市场商机的重要平台,也是企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企业选择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未来,我们和纺织
期刊
2018年,围绕行业面临的新情况,中毛协积极探索为行业向“科技、时尚、绿色”转型提供有效服务,以党建为引领,促进队伍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重点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集群调整升级、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在推进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方面,积极开展毛纺纺纱等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和专项调研,组织召开2018“毛纺行业
期刊
主要集群生产平稳  据各集群地区统计,2018年1~9月,盛泽、秀洲、龙湖、泗阳、平望、柯桥、大丰小海七地化纤长丝织物产量累计为162.64亿米,同比增長2.94%。盛泽、秀洲、平望等地限产升级成果明显,泗阳、小海等新兴产业集群陆续投产,整体而言,全国化纤长丝织物产量保持平稳增长。  出口增速回升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077.68亿美元,同比增长4.61%
期刊
2018年前三季度针织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月针织行业6016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6.4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3.63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增速高于纺织行业1.17个百分点。其中,针织织物2526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85.1亿元,同比增长7.09%,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2.12个百分点;针织服装3490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8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