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纤维“新视界”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工业一直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纺织工业又被赋予了“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新标签;化纤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是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化纤工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要求自然是不言而喻,也是纺织强国梦最终实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6月22日,由中國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平顶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国家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中国化纤协会相关专业委员会及分会承办,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的2018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在河南平顶山隆重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王元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调研员陈新伟,中国工程学会秘书长尹乃东,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郑伟良,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松林,北京三联虹普新合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迪,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袁建龙,以及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相关领导,院校专家及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纤维“新视界”里洞见“新世界”:未来可期
  端小平在会上作主题为“纤维‘新视界’”的化纤工业“十三五”中期评估主旨报告。
  端小平分析,从化纤行业总量发展现状的基本情况来看:“十三五”以来,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全球经济及贸易触底回升,我国纺织工业也逐渐趋稳回升,为化纤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成本驱动化纤价格上涨,同时由于需求良好,价格传导顺畅,化纤行业运行质效明显好转。《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中虽未明确提出总量目标,但在规划研究过程中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化纤产量将保持3.3%的年均增长速度。2017年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2%,比2016年明显反弹,逆转了2011年以来的下降趋势,特别是涤纶行业和人造纤维行业的投资增速高达54.49%和27.79%,值得密切关注。
  对于产能扩张和投资反弹问题应如何看待,端小平认为,“十三五”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化纤行业加快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在总量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话语权进一步提升;行业产能、产量平稳增长。同时,效益的大幅增长也促进了投资反弹。一方面,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纤维新材料是近几年投资热点;但另一方面,也呼吁行业保持理性投资,保护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对此,应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控制新增产能过度释放,防止“死灰复燃”。
  端小平表示,在科技发展领域,关键原料制备技术实现飞越,突破资源约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竹纤维,生物基戊二胺、己二酸、壳聚糖制备体系;功能性纤维制备技术实现飞越,开发单层石墨烯制备及改性、复合多功能高效制备、多组份共聚改性技术等;高性能纤维制备技术实现飞越,攻克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自主装备,实现从无到有。推进军民融合,已经形成了涵盖行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和需方单位的高水平纤维新材料军工配套体系,在单兵防护、装备配套、伪装抗干扰武器生产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对于当前国内外对于大环境的关注要点,端小平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中美贸易战的利与弊、人工智能泡沫、军民融合契机以及IPO与并购重组。
  端小平分析,对于未来展望的焦点之一,就是创新的纤维技术。在智能制造的未来,生产将是可设计的,技术可以模拟产品的性能,也可以通过产品性能的设定倒推出需要什么样的原料与工艺。未来可期,纤维“新视界”也就是“新视野+新世界”。而新视野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存量资产的溢价、信用以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发展的内涵则包括“科技、绿色、品牌”三个核心。
  高端对话:以模式为切入点,探寻更多科技路径
  大会进行了“中国化纤—智.融科技、创.享未来”高端对话,端小平进行引言并主持了对话环节。端小平说,要将科技创新做好,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要有方向;二是要有模式。参与对话的嘉宾围绕科技提升速度,创新彰显高度的主题,对科技创新模式、成果转化模式和协同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
  创新发展是转型升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我们按照创新发展的路径一路走来,今天化纤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接下来要从大到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在产能上拥有优势,但在高性能方面仍有差距,要尽快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还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建立化纤行业的开发中心。关键的技术还是要靠自己突破和创造,要在这方面着力培养掌握多种学科技能的专业人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纺织系纤维高分子教授孙刚:
  我国化纤行业的发展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当前,国际上对高科技纤维的研发投入很大,这是需要我们持续关注不能松懈的。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
  目前已经有21家企业成为绿色纤维认证的单位。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来使用绿色纤维,这样就会从源头拉动纺织产业绿色发展的产业链条。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行业向绿色化推进,令绿色发展获得更大的提升。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小雄:   从高校角度来说,更多注重基础研究,也更多鼓励思考碰撞,但是高校获得的成果能不能实际应用,还需要链条的线性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工程集成研究再到企业应用,需要将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因此中国科技创新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科技创新链条要串起来,二是资本一定要介入到创新体系中来。下一步如果金融能介入到体系中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松林: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在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已经到了需要科技创新来增加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如果能够给企业来带价值或者潜在的价值,都是创新;无论以怎样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在资源投入相同的水平下能够带来更多的附加值,也都是创新。我们在两方面推进创新工作:首先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痛点可能容易被忽略,在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发现问题。第二是我们要成为创新的一份子,创新的成本是一定要付的。恒逸建立了关于创新的相应考核机制,可能以三到五年为周期对研发进行考核,以此鼓励更多创新研发成果的出现。
  天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肖长发:
  产学研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强调各个学科和各技术领域的融合。要继续推进这种模式,需要的是全产业链多方面的综合努力。基础研究非常重要,很多原创性的东西都来源于基础研究,高校教师一般擅长做基础研究工作,与高校教师相比较,企业家们则往往对市场更敏感,双方应精诚合作,高校教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做好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正真的产业化、工程化交给企业去做,产学研用是很好的模式。
  中国尼龙城:打造新材料产业模式效应
  在科技大会会程期间,特别举办了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平顶山人民政府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锦纶分会、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承办的中国尼龙城发展战略高层论坛。
  同时,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宣布与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家差别化尼龙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并在现场进行授牌。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马源介绍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60年的发展历程等。作为主营业务涵盖煤焦、化纤化工、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跨区域、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尼龙产业是集团核心产业之一,其前身——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是改革开放之初的“首批国家重点项目”,打破了橡胶轮胎优质骨架材料的國外垄断,其配套项目66盐厂,接连攻克水合催化剂国产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形成了从尼龙66盐,到工程塑料、帘子布、工业丝、气囊丝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在行业协会、政府的支持下,集团围绕中国尼龙城的建设,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项目部局,尼龙总产能突破百万吨,初步形成了尼龙66、尼龙6比翼齐飞的“大尼龙”布局。
  神马股份技术中心不断拓展尼龙材料新领域,先后建设了尼龙66中低旦丝研究开发基地、工程塑料改性中试基地。在引进一大批新仪器和装备的同时,对常规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锦复合帘布新产品实现了批量销售,高端单股产品出口同比增加50%以上,在航空胎、赛车胎、空气弹簧、汽车传动带等高端新领域取得可喜成绩等。公司在科研开发、管理创新新、品牌建设、发展战略等方面有很好的系统性和可行性,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毛对平顶山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李毛介绍,平顶山具有煤电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优势,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在此产业优势下,河南省政府、平顶山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分别从政策支持、投资运营环境、协作和服务等方面着力,邀请全球企业到平顶山市投资建厂,延伸发展下游深加工和关联产业,建设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尼龙城。李毛特别介绍了中国尼龙城的“大尼龙、全产业链、国际化、创新引领”四大战略:通过尼龙66、尼龙6并行发展,实现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60万吨己二酸、60万吨尼龙66聚合物能力,为下游产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形成以汽车和电子电气配件为主体的尼龙改性塑料及注塑产业集群、以尼龙高端服装面料全产业链为主体的尼龙纤维及制品产业集群、以TPU注塑和超纤革为主体的聚氨酯产业集群;面向全球邀请企业入驻,引进高技术企业、人才、技术,生产高品质尼龙产品;实现资本国际化、运营国际化、产品研发国际化;建设工程塑料及制品、功能性纤维及制品、聚氨酯及制品三大国家级实验室。
  ……主题演讲
  ●东华大学丁彬/超轻超弹耐火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
  ●武流纺织大学刘欣/化纤长丝在线负载微纳米粒子的研究及其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省重点实验室朱斐超/共单体接枝聚乳酸增容聚乳酸/尼龙11共混材料及其柔韧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研究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孙玉山/万吨规模Lyocell纤维全国产化高效低能耗制备技术
  ……新闻链接
  中国化纤科技大会主论坛举行同期,还有其他众多内容丰富的精彩活动平行举办:中国化纤“十三五”中期评估、恒逸基金文颁奖、2017年中国化纤行业排名发布、《化纤专业开放教育系列教材》首发、高端对话“中国化纤—智·融科技、创·享未来等重磅活动;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四大平行论坛——聚酯产业链市场变化与技术对策论坛、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科技创新与展望论坛、2018(平顶山)锦纶—调整与创新论坛;中国尼龙城战略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讨会,中国聚乳酸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氨纶分会2018年年会,中国化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标委成立大会等。
其他文献
大朗毛织推介会暨第十七届“织交会”新闻发布会于7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大朗镇党委书记谢锦波,大朗镇人大副主席叶建华,大朗毛织行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柱权,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叶沛华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传媒中心主任魏林主持。  大朗,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
期刊
在天鼎丰,你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句话,“世界无纺布制造顶尖水平,全球胎基布生产领袖企业”。这是天鼎丰的企业愿景,也是他的座右铭。  定位高端细分市场  2011年,天鼎丰从做聚酯胎基布起步。摆在天鼎丰面前的,一面是国际巨头垄断的中高端市场,一面是投资少、来钱快的低端市场。天鼎丰选择了前者,通过协同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同时强化产品创新,针对细分市场开发差异化产品。  2013年,天鼎丰开
期刊
在今天,放眼全球,棉纺织行业里提到“全流程一体化成套设备服务供应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纺机)毫无疑问稳坐“头把交椅”。  无论是在2013-2015年间与江苏大生共同完成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项目”——“棉纺数字化车间”所开辟的中国纺织智能化先河;还是近一两年在纺织投资热地——新疆、宁夏以金融服务为抓手创新商业模式,成功占据近70%市场份额所创造的行业佳话,经纬纺机在
期刊
“针织的发展空间很大,从原料开发到成品呈现,都会有很多突破性值得期待。但更重要的是能和时尚流行趋势结合一起,在针织的科技性表现上,可以开发更多机能性的素材,并融入环保功能。”作为台湾首位获得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的原创高级定制服装设计师,潘怡良向来对针织情有独钟。对于此次针织展,她充满期待。“PH Value针织展不仅为众多针织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更成为引领针织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希望此次针织展能
期刊
“要不是2012年应某品牌的邀请,初次尝试设计的一系列的针织服装《天青烟雨》,叫好又叫座,我的设计也不会涉及针织领域,而这一接触,就有点上瘾了。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弹性,休闲运动时也比较偏好穿着舒适的针织面料服装,正好切合了当前的消费趋势和理念。”2016年中国最佳女装设计师邓兆萍表示,当前针织行业时尚及功能性高度结合,设计师不仅要创造潮流与时尚,更要有引领符合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解决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如何依托海宁时尚产业打造设计生态产业链,共谋中国时尚产业未来发展,近日由中国服装协会、海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海宁中国皮革城承办,海宁皮革产业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协办,并获得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译共享支持的“设计驱动·时尚生态”2018中国国际时尚设计论坛在海宁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
期刊
出门在外,希望回家立刻泡个热水澡,通过智能软件远程遥控,家中的浴缸立即乖乖启动,直接设定你所指令的水温与水位;“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智能化当道,童话《白雪公主》中的场景也变为现实,镜子不仅可以测试肤质,还能成为你的美妆顾问,对于“前卫”、“萝莉”、“文艺”哪种风格才最适合你,给出靠谱的建议;这个时代,你会发现,吃饭也正在变得更有趣。还记得前不久风靡网络的裸眼3D法餐吗?酷炫的动感餐桌
期刊
1988年6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以下简称“纺织贸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成立。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纺织贸促会亦迎来自己的而立之年。  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四十年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根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沃土,依托中国纺织工业全方位、开创性的发
期刊
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使旧发展动能减弱,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等,都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机遇。  为了搭建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平台,促进专项成果落地。7月6日,山东省纺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研讨会暨青岛大学产学研项目对接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
期刊
6晚11场,再次走近“锦绣中华”——6月4日~9日,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圆满闭幕。  在闭幕秀“苎梦东方”的现场,人潮涌动。从满头银发的花甲老人,到童声稚气的垂髫幼儿,一场全民参与的非遗服饰秀,随着每一套服装的出场,时时传来阵阵惊叹……6天来,艺针忆绣、白鹭为霜、白蛇惊变、布衣经纶、云想彝裳、木真湘韵、苗净千寻、挑绣之韵、采蓝之忆、流光溢彩、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