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工于设计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hw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记叙文的选材很重要,要满足文章情和理的双重需要。表达方式上虽以记叙为主,但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典型的取材,源自生活又能高度融合生活中的真情、质理;二是不着痕迹又能“聚神”的结构;三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取材是基础,结构聚元神,表达可锦上添花。本文以一篇作文为例,从取材方式、结构设计和综合表达三方面探讨优秀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20日,由中国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发起的“汉语盘点2018”在京揭晓,“奋”“改革开放四十年”“退”“贸易摩擦”当选年度热词。
  这些热词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大事小情,既勾勒热点,反映社会发展,又贴近民生,描摹世俗人情,记录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凝聚着人们对社会与国家的美好愿望。
  请选择对你有所触动的热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相册里的故事
  ◎一考生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汉语盘点2018”中,“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功当选热词。【由材料切入,明确交代对材料的“选择”】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四十年”一词热度会如此之高呢?这是因为其影响深远,已走进千家万户,来到我们身边。【运用设问的方式,既激发读者思考,又给出自己的答案,自然引出下文。】
  年前收拾屋子时,我在客厅的柜子中翻出了三本相册:一本线装书,封面已经泛黄;一本蓝色皮革外皮,表面灰尘不少;还有一本琉璃册,封面是我的照片。【三本相册很具时代特色,有时间的纵向跨度,自然地将故事引入历史的长卷。同时“相册”成为全文的线索】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停下手中的事坐下来翻看起来。
  翻开线装的相册,仿佛打开时空的大门,【语言很具感染力】里面一张张黑白照片【很有时代感】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真实”浮现在我眼前。其中一张照片是母亲一家八口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人不少,桌子上的菜却不多,只有一道肉菜、一盆白菜汤似的东西和四盘素小炒。【细节描写。场景选择真实,很生活化,白描的手法容易引起感情共鸣】但照片中的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细节处,动情点】这让我对那个年代物质的简单、匮乏有了更深的认识。线装相册中装满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艰辛,向我倾诉着当时的落后与贫穷。【议论,记叙中的点睛之笔。】
  接着翻开皮革相册,里面的照片中有了色彩,【时代感很强,且照应前文“线装相册”中的“黑白”,体现发展变化,巧妙点题】让当年的一切更鲜活。照片很多,各种情景都有。其中有一张是二爷靠在一辆红旗车边上抽烟的照片。【特写镜头,典型精当】这让我想起母亲给我讲的一些往事。【真实自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三江大地,二爷抓住机会,乘着改革开放的潮流领着全家人奔小康,照片中的红旗车就是那时候买的。从那张照片中二爷的笑容里我看到了源自奋斗的幸福,【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也看到了二十个世纪末人们对未来的期望。【文尾的这段议论,让记叙更显内涵。】
  最后的琉璃册是我从小到大的成长剪影,封面是我的照片,里面记录了我生活中的每一次欢乐。随着照片一页页翻过,我出游的方式由公共汽车变成了小轿车,由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再由高铁变成了飞机……【寥寥数笔,尽显时代的变迁、发展的成果以及发展的速度之快】每次亲人团聚过节的娱乐方式愈发多样,每年的年夜饭越来越丰富,大家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随着照片上日期的推进,照片中人、景、事、物的变化显而易见——最近十几年间,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都是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实实在在的幸福。【照应开头的设问,点明文章题旨】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随时代的发展越变越好。【情到深处,自然流淌。高于现实,深化中心。】
  合上相册,我似乎对为什么“改革开放四十年”能当选热词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同时使“深化主题”自然而然】:人们对“改革开放”可能不只是喜爱,还有深深的敬意,不只是因为自身经济水平由于“改革开放”而得到提高,更是因为人们从这几个字中看到了国家与自己更加光明的未来。也正是因为这份期盼,祖国才会越来越好,人们才会越来越幸福。【有对生活、对历史的思考,有自己的见地,认识有深度。】
  习主席说过:“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引习总书记的话解读“改革开放”,准确有力】接下来,我要做一本电子相册,【紧承“三本相册”,紧扣时代脉搏,设计巧妙】记录成长,记录生活,把下个四十年的精彩讲给后人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尽显青年应有的视野和情怀,一股年轻的“热忱”在奔涌、喷薄。同时,作为记叙文的点睛之笔,结尾的议论深刻、抒情真挚,且水到渠长,毫不做作。】
  学生点评
  点评一:
  我感觉“相册”这条线索设计得很巧妙。照片本身就是在记录生活,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对改革开放的故事并不熟悉,通过照片了解真实而自然。同时,相册给人一种时间的厚度,把四十年的时光和历史,剪影到相册中,仿佛跟着作者重回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能感觉到时间在指尖流淌。
  点评二:
  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设计巧妙。从内容上看中间是并列结构,但情感却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强烈,在琉璃册达到高潮;开头结尾遥相呼应,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復,而是开头引入,结尾深化,这样的变化恰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
  点评三:
  我认为这篇作文的语言很质朴,没有过多的华词丽句,反而恰到好处。生活化的场景、生活化的语言,使感情和思想真挚、真实,可以说因“平易”而“近人”。
  点评四:
  我觉得这篇文章主题很有现实意义,我们这些“OO后”的“娇儿”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果实,应该对改革开放的过程有所了解,对历史的了解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同时也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属于我们的世界。
  教师点评
  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者从材料中选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关键词,并通过“相册”将发展变化放到历史的时间轴上呈现,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写出了对“改革开放”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几位同学分别从拟题、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谈了看法,评价很中肯、很到位,实属难得。记叙文看似简单,但写好很难,是很见作者语文功底的文体,除了要能准确地审题、立意,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思考,才能写出“取材典型,情感丰富,感悟深刻”的优秀记叙文来。这篇文章融入了个人思考,写得很有章法,语言平中见奇,值得学习和借鉴。
  教师提纯
  这篇《相册里的故事》是比较难得的记叙文佳作,在记叙文的写作上有哪些值得学习之处呢?
  1.“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的使用
  面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样宏大的命题,作者选择从小处着眼,用生活中熟悉的家人和自己的故事来反映时代的变化,来揭示改革开放的深刻意义,很接地气,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文章围绕着三本相册展开,每本相册都选取了典型照片构建典型情境,但每本相册故事的结尾都有议论性的话语对相册的主题进行揭示,着墨不多,但足以点睛,叙议结合,恰到好处。
  3.取材生活,工于设计
  文章中的“团圆饭”“二爷”“红旗车”“旅游”等元素是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不仅存在于作者的生活,也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那么如何将真实的生活艺术地编织在一起,讲得动听?这就需要“设计”。作者设计了“相册”这条线索,做到了内容和结构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  不学蜗牛爬,要学千里马。——中国谚语  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前进。  ——萨迪  真正迅速的人,并非事情仅仅做得快,而是做得成功而有效的人。——培根  以上关于“速度”的阐述给了你什么启示?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毛泽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习近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以梦为马,奋发前行  2019,新的一年,新的征程。领路人说,2018,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底气,指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财富、学识、家庭背景、专项技能等都能成为你的底,并产生底气。有了底气,就会不畏山高路遥,就会唱出嘹亮的歌声,就会有生活的方向与动力,就会有希望……但底气需要积淀,也需要正确对待。  请以“底气”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导航  从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底气”的基本含义、产生的本源和作用,以
期刊
“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地质人才。”1952年,殷鸿福报考了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冷门”——地质矿产与勘探系。而当时他的成绩已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  “在考虑升学志愿时,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1953年,殷鸿福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如此解释他选择地质专业的原因。  如今,84岁的殷鸿福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
期刊
【训练题目】  学习会遇到瓶颈,生活、工作和事业也会遇到瓶颈,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瓶颈。你对这样的瓶颈有着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技法指导  文贵创新。看到构思新巧的诗文时,我们总会击节赞叹,甚至拍案叫绝。构思新巧是创新,是智慧。谁都想写出构思新巧的文章来,那么,构思如何才能做到新巧呢?  一、论点要新人耳目  如果你不是一只鹦鹉而是一个独立
期刊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出身于军官家庭。他才华横溢,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人道主义是贯穿他作品的主线。“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唯一活
期刊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通过群众性推荐推选和网络投票,再次把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奋斗者的“最美”成为全民的“最爱”,令人为之敬佩、为之振奋。  此次入选的722名先进人物,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新时代的楷模,又有历史上的英模;兼顾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系统,
期刊
一个流浪小伙饿倒在地半小时后,一个环卫工人救起了他。驻足围观的人们纷纷为他点赞。这是近日发生在深圳街头的一幕。人们总习惯于将自己的爱心隐藏在冰冷的屏幕后面,简单地动动鼠标为他人的爱心喝彩,却不肯在现实世界里为需要的人伸出关爱的手臂。这是为什么?  你说,我太穷,没有钱来关爱别人。那请你听听下面的故事。  吴锦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磨刀老人。他生活清苦却安贫乐道、乐善好施。多年来,他把磨刀挣
期刊
连日来,台风“利奇马”自南向北,席卷我国多个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在灾难中,人们如何恰当地表达,如何避免人为的“次生灾害”,成了公共舆论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位知名男性艺人的做法,引发了激烈的网络争议。8月10日,他在微博中晒出了一段自己爬在电线杆上躲避洪水的视频,表情夸张,动作搞笑。有人认为,他是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但也有人发现,当时地面积水不多,艺人没有避灾的需
期刊
“卖豆腐咯哟!”细雨绵绵,除了鸟叫声外还有那远处山沟里传出的小贩的吆喝声,为雨中的村庄更添一分色彩。  在腊八的阴雨天气里,村子里的人都无法到田间去做农活,只能待在家中,年轻的妇人们总爱凑在一块谈生活中的琐事,年纪大点的老妇人则坐在自家门口看着雨水淅淅漓漓和过往的行人,同时也不忘手中的活,我们这些孩子总是不愿意困在家里的,因为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去处。在口袋里装上少许便于携带的吃食,顶着小斗笠往松林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