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史记》立体化的人物塑造——以《淮阴侯列传》为例

来源 :青春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r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阴侯列传》作为《史记》的名篇,叙写了军事人才韩信的悲剧人生,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给予读者强烈的审美感受.本文从情节安排、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三方面入手,分析《淮阴侯列传》对韩信这一历史人物的巧妙塑造,进而探究《史记》这一伟大史学著作在立体化的人物塑造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延续千年的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蒲松龄挚友李澹庵(名之藻)晚年有一处别业在青州,而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在长山境内。具体说,其地址就在今青州市弥河镇的官庄村。这不但有着蒲松龄致李澹庵的书信可以为证,而且其地理特征亦与蒲松龄诗中的描写相吻合。李澹庵曾冒雨从官庄到蒲家庄拜访过蒲松龄,而蒲松龄赴青州考贡后也曾于返程中过访官庄别业,只是因为李澹庵已回惠民而未能相見。官庄别业既是蒲、李友谊的见证,也可以帮助学界进一步了解蒲松龄晚年的行
阴森绮丽的鬼怪符号及其灵动多变的情感世界是《聊斋志异》的两大艺术表现亮点,小说《聂小倩》从彰显“陌生化”与重建“生活化”的审美维度上融传奇与写实于一体,在现世凡人
摘要:《聊斋志异》的名篇《画皮》在20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多次被改编搬上银幕。综观《画皮》系列电影改编历程,其在原著基础上对接不同时代热点及审美需求结构故事,借助日益精进的电影制作技术拓展文本改编空间,并渐趋弱化劝诫警示主旨而凸显爱情主题。本文希冀结合不同时代的审美需求、技术特色及受众的价值观,探讨《画皮》文本与电影改编的有效互设作用。  关键词:画皮;电影改编;时代热点;电影制作  中图分类号:I2
摘要:国家图书馆藏乾隆五十七年(1792)酉酉山房刻本,是目前所知之笔记体小说《续板桥杂记》(附《雪鸿小记》)刊刻年代最早、内容最为完整的一个版本。根据此刻本的内容来考证珠泉居士的交游情况,并结合光绪《菱湖镇志》的记载,确定“苕南珠泉居士”为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菱湖镇人吴霖世。  关键词:酉酉山房;菱湖镇志;吴霖世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反映了顿河哥萨克人在1912—1922十年里两次战争和两次革命等重大历史变革中的苦难历程.本文以阿克西妮娅
摘要:青柯亭本是《聊斋志异》的首刻本,是由赵起杲主持、鲍廷博等人协助完成的。此刻本以原稿为底本,参校了周季和本等其他抄本,在卷数变化、篇目取舍、文字改动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聊斋志异;青柯亭刻本;底本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3712(2021)02-0072-12   浙江西部山区,新安江和兰江汇合处,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城——梅城,这里曾
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叙述片段和叙述话语有诸多借鉴与模仿的短篇小说集。西方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方法,有助于揭示其艺术特征。本文在梳理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聊斋志异》对魏晋志怪、唐代传奇、传统诗词、聊斋诗词的借鉴与模仿,以及故事文本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目前研究更多揭示《聊斋志异》跟哪些材料构成互文,而对这些材料如何影响小说创作
华盛顿·欧文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之一《瑞普·凡·温克》以美国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瑞普·凡·温克面对社会变革的态度,以及社会变革对瑞普
摘要:聊斋俚曲不仅有人民性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人民性特点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内容的生活化、语言的大众化和声腔的时俗化,使之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容易被劳动人民接受;摒弃文言,改用民间白话俚语,放弃正统的南北曲而采用民间流行小调,表现的又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聊斋俚曲的人民性达到了“借嬉笑为怒骂,化腐朽为神奇”的目的,成了真正为百姓而写又为他们所欢迎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俚曲;人民
George Orwell's Shooting an Elephant is a novel full of symbolic meanings and thoughts beyond words. The elephant i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fo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