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则无涯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在关注杨涛。他作为一名有思想的书法家,具备了书法文化、技法、悟性、想象力及思变求新考量的全面性。杨涛的篆刻不安于现状,有探索气象;篆书取势于史前,隶书取法于两汉,均古朴率真,自然天趣。我不知道他学习书法是否从篆隶入手,但知道他的书法篆刻尤其是草书,个性之所以如此鲜明,皆得益于篆隶。
  我最关注的是杨涛的草书。
  细观杨涛的草书作品,中锋用得多,侧锋用得巧,就是在同一线条中,有时既有中锋表现,也有侧锋表现,或先中锋后侧锋,或先侧锋后中锋,或中侧互换,内容丰富多彩。这无论“从技”还是“从道”而议,好像与杨涛的年龄不符,但在他的笔下就这么富有变化。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的书家会反对中锋,问题是如何能使中锋的作用在自己的作品中突显出来。笔笔中锋,显示不出中锋的重要,只有施用了侧锋,方显中锋英雄本色,只有阴阳互生、中侧并存方显艺术气息。
  杨涛的草书洋溢着火一般的激情,浪漫、豪放、大气,有张力而不张扬。他不仅把激情散发在点画线条中,而且把激情释放在读者的整个视觉空间。首先,他用激情燃烧厚度。作品的厚度取决于线条的厚度,线条的厚度取决于用笔。这种用笔,蔡邕称之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孙过庭则细化为“达其性情”(表达作者独有的个性情绪)和“形其哀乐”(表示作者的感情用事)。杨涛线条厚度一方面用笔深耕,情至锋杪,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个体性格。另一方面于点画的转折处,于上笔收笔之时,于下笔开始之初叠加复笔。这里所说复笔,无疑是一种感情用事。他在草书创作的瞬间中,运用草书语言演绎着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根据通篇势的需要,既把上一笔的收笔当着下一笔的起笔,又把下一笔的起笔当作上一笔的收笔。其间,牵引、连带,或实或虚,完全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其次,激情燃烧于空白处和整个视觉空间。在宋以前,古人的书法作品一般为手札、手卷,章法程式比较单一,这为后世书法创作留下了超越空间。杨涛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古人留下的有限空间里大力创新。比如他把作品第一行挤压到纸的极端边缘,使字与边的距离变为零,视觉上增加了线条张力。表面上看是物化的无边(没有边缘),内涵却产生了无限无垠的艺术感受。再比如他把作品的第一个字放在相当于第三第四个字的位置上,未下笔先留下一大片空白,险情徒生,非性情中人不敢造次。开篇留出大块空白之后,他又在作品的腰部和底部或不定位处进行配合,制造出新的空白以与之相呼应,形成对称或不对称的和谐美、反差美。在大幅草书作品中,如果自觉营造“空白”的块状形态,必然迫使点画的形态也圈地为块,从而实现了点画对白的分割由线向情的转化。杨涛对“块面”很敏感,善于在不同“块面”形式的结构中宣泄情感。他的“块面”前实后虚,心情在逐步释放中由压抑到舒缓,作品则虚到极至便出现了动人的节奏。
  古人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依此人们认为草书的特点就是快,仔细想来,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草书创作过程始终处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哲学思考之中,怎一个快字了得?行气的摆动、疏密、顾盼,造型的大小、正欹、开合,墨色的浓淡枯湿,通篇的条块分割等等,都要在对立统一规律下找到各自的表现空间,没有一种辩证思维是不能把这些复杂因素有机地统一在笔下的。韩退之在《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到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万物融入草书,靠“跑”靠“快”恐怕难于奏效。看杨涛的草书作品,有快有慢,快慢结合,快速中有节奏,有节制;慢速中有奇崛,有惊险。尤其在追求韵味时,笔触有时缓缓入篆,有时大刀阔斧杀入纸间;有时一招一式提按使转顿挫,有时泼墨写意、“胡涂乱抹”,在快与慢中阐述着自己的审美情愫。
  我说杨涛是一位有思想的书法家,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有自己的想法,读者读了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想象,当然也有读者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一直认为当前的书法欣赏、鉴赏、判断缺乏标准。如果在实用审美惯性中或套用连一些人自己也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有关写字的笔法的只言片语,或硬搬进连这些人自己也不明白的西方什么主义,那么,书法艺术只能处于任凭蹂躏的可悲状态,既谈不上传统,也谈不上创新。这既是书法批评的缺位,也是书法话语权的错位。
  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有时受到时代限制。孙过庭撰写《书谱》的时代与张旭怀素狂草诞生的时代相差半个世纪。假设孙虔礼象研究锺张“二王”一样研究过张旭怀素,他还会坚持“尽善尽美”的书法标准吗?我相信,他一定会和张怀瓘那样强调“智则无涯,法不固定”。智慧比法度更重要,智慧有无限的创造力,法度只是一时一事的,是可变的。大草创作宏观思考很重要,需要大智慧。如果斤斤计较每个个体造型的完整性,必然导致整体的平淡无奇,有碍整体的完整性构成。我相信杨涛的智慧,也希望他对草书的创新能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
  
  责任编辑:韩少玄
其他文献
张友宪,南京人,别署二乾书屋主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吕凤子是对中国民族绘画艺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画家、理论家和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画法研究》是他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画画理、画法的专门著作。凤先生成书的时期,正历经中国画发展诸问题论争的关键时刻。  1954年,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举办第二届展览会,引发了王逊和邱石冥关于中国画形式
期刊
作为“宋四家”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师的米芾与湖北襄阳结下了难解的缘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自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而被人习称为“米襄阳”,也还因为他确曾在该地生活过,更重要的是这种深厚的缘分是通过明清以来以襄阳地域米芾重塑而形成的。    一、米芾曾居襄阳之本事与明清米芾重塑  关于米芾早岁是否在湖北襄阳居住过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但它和米芾在明清该地书法文化重塑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还
期刊
关于“中国画”这个名称,学界多有讨论,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不涉及。本文只想说一个意思,那就是应该从宽泛的角度界定和解释“中国画”这一概念,而不要把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实际上,“中国画”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和广泛的。通常被我们称为“中国画”和“国画”的,从体貌上讲,一个来自“文人画”传统,就是文人画格调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另一个是清末民初以来流行的中西融合体的形式,就是兼有民族艺术传统和
期刊
有印友质我,要刻好印,哪一条最为重要?答曰:把握辩证法最关重要。或谓我是答非所问,或谓我虚语诳人。非也。  笔者在数十年的刻印实践中,才渐渐地悟得了这个切切实实、屡试不爽的心得。  试以篆法和配篆论。以一字之篆法论,方与圆、左与右、上与下、收与放、粗与细、正和欹、急与缓,乃至笔道间的疏与密、隔与畅,都需作恰到好处的处置,这尺度的把握,不到位是失,过了头也是失,要达到一字中篆法的“善处”,正赖于辩证
期刊
张德林,1963年生于安徽省来安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尚》执行主编。出版有《张德林书法集》、《张德林抄经书法集》、《张德林书法对联集》、《张德林楷书金刚经》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张德林便酷爱上了书法。经过近二十年的操练,90年代初,他的努力换得了中国书协的一纸会员证书。尽管,这样的成效,在如今许多靠“速成”起家的同道那里算不得什么,但张德林正是凭着这样的“慢功”,为自己日后的创作
期刊
刘瑩,1956年生于北京,祖籍辽宁。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展览。  点评:  刘瑩是一位优秀的女书法家。她的字取法高古,从汉魏碑刻上溯秦汉简牍,直至镜鼎铭文。她以敏锐的感觉、透彻的悟性把握住这些字体的内在之美。多年来,她执著地追求以温厚纯朴的笔墨表现这些古代文字的苍莽、古奥。她的作品没有纤弱,没有
期刊
卫俊秀(1909~2002年),字子英,号若鲁、景迅,山西襄汾人。193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山西师范大学、山西教育学院名誉教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傅山论书法》、《鲁迅〈野草〉探索》、《卫俊秀书法》、《卫俊秀书历代名贤诗文选》、《卫俊秀书古诗十九首》、《卫俊秀草书古诗》、《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卫俊秀卷》、《卫俊秀碑帖札记》、《居约心语》、《卫俊秀学术论集》
期刊
张筱膺,1976年生,辽宁鞍山人。199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师从王孟奇。  点评:  张筱膺从传统山水画中研习前人的笔墨技法,从感受南方山水中领会传统中国画的精神,从对景写生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她笔下的皖南山村、浙东田园、武夷景色等,都以枯笔焦墨勾皴,用淡墨浅绛渲染,枯笔与淡墨,浓淡相宜
期刊
一、祝允明草书狂放的来源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中期吴门的一位重要书家,楷书、行书、大草都有相当的成就。要理解其草书的成就,不能忽视其学书的经历。  祝允明的祖父是进士,其父虽仕途不显,但因娶明代大学士徐有贞的女儿为妻,无疑给祝允明找到了最好的老师。徐有贞因“夺门之变”而显赫一时,又因之远贬云南金齿。约1460年释归吴门养老,此时正是祝允明出生之时。徐有贞卒于1472年,故祝允明约
期刊
也许还有点家学渊源吧,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但考大学之前苦于学业之累,总没有时间用力于斯。在我家的书房,堆满了各种书法字帖,闲暇时我总喜欢翻一翻。大学学的专业是动画,都说艺术相通,那么我现在也可以理直气壮多花些时间去学习中国书法、绘画了。确实,近年来,我似乎从那一本本字帖中能读出点味来了,“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如此美妙,真是赏字如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