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叠音词研究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诗经》叠音词的研究,前人主要从整理、词性、语法等方面进行。本文在现代语言学“叠音词”概念的基础上,对《诗经》中的叠音词进行表意上的分析,认为其叠音词的词义或与其单字义完全无关,或从其单字重叠的音义而来;叠音词的使用中出现了很多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的现象。
  关键词:诗经;叠音词;表意;同形异义;异形同义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63-03
  
  汉语发展史中,有个有趣又耐人寻味的现象。经过漫长的劳动与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和表达欲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到先秦时期,单字使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表达。于是,复音词不失时机地出现,担起了表达的重任。直到现在,汉语仍以双音词为主,不可不说是滥觞于此。较早较简单的复音形式首推叠音词,叠音词的灵活多样运用,又首推《诗经》。
  叠音词是现代语言学概念,与之有关的古代汉语概念有“重言”、“重语”、“重文”、“叠字”、“叠词”[1]等。本文所谓叠音词,是指现在学界普遍认为的“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构成”[2]的单纯词这一概念。具体到《诗经》文本中,有如下界定:
  1、相同的两个音节:本文主要以相同两个字的重叠形式为研究对象,兼顾“相同的两个音节”这一因素。像《郑风•大叔于田》的“叔于田,乘乘马”的“乘乘”,虽是两个相同字的重叠形式,但前一个读“chéng”,是动词,架、乘坐的意思,后一个读“shèng”,是量词,指一辆,“乘乘马”是说乘坐一辆四马拉的大车。“乘乘”虽然是相同两个字的重叠形式,但由于音节不同就不属于叠音词的范围。
  2、单纯词:相对合成词而言。概观《诗经》中出现的重叠形式,有很多其意义是原单字义或者通假单字义的加深加强或者持续,其单字或者通假单字的同义使用也出现在《诗经》文本中,如《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毛传:“悄悄,忧貌。”《说文•心部》:“悄,忧也。”又《陈风•月出》:“劳心悄兮。”毛传:“悄,忧也”。“悄悄”与“悄”意思相同,都表“忧”。像这类的重叠形式就是重叠式合成词,它由形音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语素重叠而成,不属于本文研究的对象。单纯词则是两个相同的字(或音节)合成一个语素。如《邶风•谷风》中“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的“习习”,它并不是“习”这个单字字义“数飞”的加深加强或者延续,而只表示“和舒”的意思。像“习习”这一类单纯词才是叠音词。
  《诗经》叠音河表意分析如下:
  一、《诗经》叠音词词义与单字字义对比
  叠音词是两个相同的字(音节)构成一个语素,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相同的字(音节)放在一起才能表达这个词所具有的意义。
  坎坎《周南•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毛传:“坎坎,用力之声。”《说文•土部》:“坎,陷也。”
  旦旦《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郑笺:“言其肯恻款诚。”“旦”字单用表示日出的意思,与人的品格无关。
  喓喓《召南•草虫》、《小雅•鹿鸣之什•出车》:“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毛传:“喓喓,声也。”正义曰:“言喓喓然鸣而相呼者,草虫也。”单言“喓”无意义。现代汉语中“喓喓”也是指虫叫的声音。
  怲怲《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怲怲。”毛传:“怲怲,忧盛满也。”《说文•心部》:“怲,忧也,从心丙声”,是从造字角度解释“怲”,“怲”在《诗经》中仅有“怲怲”一见,没有单用的例子。
  上例中,“坎”和“旦”都有自己本来的意义,但重叠之后却产生一个与原单字义完全不同的新意义,单字字义与叠音词词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与邵晋涵“单举其文即与重语异义”[3]的说法相符合,这一类词是真正的叠音词,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结果。可以想见,当单字不足用而人们又急于表达时,原有音节的重叠便成为表达的首选,诗人表意所重的就是那个重叠的音节所传达的意思,字形采用什么倒也是信手拈来的,这反映了造词之初的语音造词倾向。但后两例的“喓喓”、“怲怲”,其单字字形与叠音词词义是有某种关系的,实际上,这类字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声字,如“喓”,由于“口”旁,可以猜测其声音的义素,“怲”,可由“忄”猜测心情的义素。可是,据调查,“喓”、“怲”在《诗经》和同时期的文献中,只以重叠的形式出现。[4]这也就是说,它们在当时没有单字的用法。可见,这是诗人专为情景表意而造的词,它们出现时就是叠音词了。这类叠音词,它们的单字在当时没有语法意义可言,但其单字重叠产生的意义却可从它的音节和义符两方面而来。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语法造词的倾向。可见“重言”是从最初的语音造词到语法造词一步步发展的,这也演绎着汉语词汇的逐步成熟。
  二、同形异义叠音词与异形同义叠音词
  通假和假借方法的使用,使叠音词在《诗经》中出现了很多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的使用。
  1.同形异义
  济济
  《齐风•载驱》:“四骊济济,垂辔沵沵。”毛传:“济济,美貌。”
  《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毛传:“济济跄跄,言有容也。”孔颖达注疏曰:“《曲礼下》曰:‘大夫济济,士跄跄,是有容也。’”
  《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毛传:“济济,多威仪也。”《释训》云:“济济,容止也。”孙炎曰:“济济,多士之容止也。”孔颖达曰:“然则济济总为在朝之仪,故云威仪也。”
  《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也指威仪。
  《周颂•载芟》:“载穫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毛传:“济济,难也。”
  济,《广韵》:“从子计切,音齐。渡也。”单字“济”最初是指济水,如《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后来用为“渡”意,就是“济”字的本义。上例中的“济济”,大致有三种意思,但均不与“渡”相关:①整齐美好的样子;②庄重威严的仪容;③“难也”,这三种意思,前两种都有表示事物好的一面,其意义用法在后人的使用也很常见,如:《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济济”指整齐美好的样子,《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济济”指庄重威严的仪容。而第三种意思“难也”只在《诗经》中出现过一次,后来也没有相同的用例,与前两种意思是两个意义毫无关系的叠音词共用了同一个叠音形式,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现象。前两种不同的意思,是“济济”的基本语义“好”向不同的两个方向侧重,一个偏向马车的盛美貌,一个偏向“士”或“王”的威严的仪容,但其基本的语义场没有发生变化。再看一个例子:
  厌厌
  《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郑笺:“厌厌其苗,众等齐也。”
  《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毛传:“厌厌,安静也。”
  《小雅•湛露》:“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毛传:“厌厌,安也。”
  上例中,“厌厌”取“等齐”和“安静”这两个词义,两个词义之间不存在引申与被引申的关系,如王筠在《毛诗重言》中所说:“同言而意义迥别”,也是两个意义不相同的词共用一个叠音形式的现象。
  同形异义的现象不仅在叠音词中较为常见,有时候甚至会出现重叠式合成词与叠音词共用一个叠音形式的现象:
  肃肃
  《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毛传:“肃肃,敬也。”
  《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毛传:“肃肃,敬也。”
  《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郑笺:“肃肃,敬也。”
  《周颂•雍》:“有来雍雍,至止肃肃。”郑笺:“肃肃,敬也。”
  《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郑笺:肃肃,严正之貌。”
  《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毛传:“肃肃,疾貌。”
  《唐风•鸨羽》:“肃肃鸨羽”、“肃肃鸨翼”、“肃肃鸨行”毛传:“肃肃,鸨羽声也。”
  《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毛传:“肃肃,羽声也。”
  《说文•帇部》:“肃,持事振敬也。”可见,“敬”是“肃”的本意,“严正”是其引申义,在《兔罝》、《思齐》、《烝民》、《雍》、《黍苗》中,“肃肃”就是用“肃”的重叠的形式表“敬”意的加深或加强,是合成词。而作“急貌”、“羽声”解的“肃肃”则是拟声叠音词,其意义与“敬”的本意和引申义都没有关系,只都表示声音,是“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叠音词。
  可以看出,最初的叠音词使用是含混不分的,同一个叠音形式,可以作为叠音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合成词使用,同为字形、音节完全相同的叠音形式,却又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叠音词。这说明,叠音词词义是模糊朦胧的,而诗人遣词作诗,正好利用这种朦胧的特性,随意尽情表达。叠音词词义的朦胧性是其成为诗歌语言的条件之一。
  2.异形同义
  古代汉语中,异形同义的现象很多是因为通假造成的,如:
  《大雅•桑柔》:“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毛传:“甡甡,多也。”
  《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毛传:“诜诜,众多貌。”
  《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毛传:“駪駪,众多之貌。”
  上面“甡甡”、“诜诜”、“駪駪”三个形体不相同的叠音词,都表达了“多”这个义素。《说文•生部》:“甡,众生并立之貌,从二生。”段玉裁注:“其字或作诜诜,或作駪駪,或作侁侁,或作莘莘,皆假借也。”段注所谓假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通假,即本有“甡”字而古人由于通假的习惯,写为“诜诜”、“駪駪”等不同的形式,其实都是通“甡甡”,“甡”是本字。对于这一类叠音词,就要注重它们的音节,否则,就会像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常说:“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5]
  还有一种异形同义的现象是因为同一个叠音词与不同的对象搭配用了不同的书写形式而造成的。[6]如:
  《卫风•硕人》:“朱幩镳镳。”
  《小雅•角弓》:“雨雪瀌瀌。”
  《齐风•载驱》:“行人儦儦。”
  三个叠音词都是形容“美盛”的,其实是同一个叠音词,只是在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根据具体的事物改变了义符。用来形容与马镳有关的朱幩,就用“钅”字旁,形容雨雪的,就用“氵”旁,形容行人的,就用了“亻”旁,虽然写法稍微不同,但“美盛”的意义丝毫没有因为义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是人们追求以字形体现意义而人为改变书写形式造成的异形同义的现象,是顺应汉字的演变原则的。这种现象与通假的不同,它不知道哪个是本字哪个是后来才有的字,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而借用其他的字形,是有先后顺序的。
  异形同义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诗人日益细致的感情和心理,他们试图用更加准确的叠音词与不同的对象搭配来区分不同的情感表达,从而推动了叠音词的丰富壮大和汉语系统的发达。
  叠音词本身所具有的音乐性和词义的朦胧性适应以四言为主的《诗经》的语言机制,为中华民族第一部诗歌总集复沓咏叹的节奏韵律提供了珍贵的语料。人们也在不断的使用和发展中,用最初的理性思维创造出了诸如“怲怲”、“喓喓”这样的叠音词,给汉语词汇从语音造词到语法造词树起了一面大旗,指引着汉语词汇发展的方向。本文对《诗经》叠音词的表意方式分析得出:《诗经》中的叠音词词义或者从重叠的语音来而与其单字完全无关,或者从其重叠后的音义而来;通假以及假借方法的使用,使叠音词出现了很多同形异义和异形同义的现象。
  
  注释:
  [1]旧称“重言”、“重语”、“重文”、“叠字”、“叠词”的,除叠音词外,还包括重叠式合成词。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2002年第三版,第258页。
  [3]转引自郭珑:《〈诗经〉叠音词新探》,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卷第2期
  [4]郭珑:《〈诗经〉叠音词新探》,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6卷第2期;田士超:《〈诗经〉重言语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
  [5](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普通古籍]:三十二卷,道光七年。
  [6]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60页。
  参考文献:
  [1]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影印本.
  [2]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朱广祁.诗经——双音词论稿[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4]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5]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郭珑.《诗经》叠音词新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2).
其他文献
10月29日,韩国KFDA发布告示(第2015-78号)对食品法典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其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修改肉加工和蛋加工品分类:目前《食品法典》和《畜产品加工基准及成分规格》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
摘 要: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与儒家思想并驾齐驱的派别,强调自然、自由。对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使文人们深入的了解文学的规律,在文学的创作中进行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实质上比儒家思想对文学本身的贡献更巨大深刻。  关键词:道;自然;古代文艺思想;影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66-02    一、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源头之——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
我院自1997年5月-2004年2月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8例,分别采用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3种方法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6
一、人力资源配置概述人力资源配置即在组织或企业中,为了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其目的是要合理而
护理教学与护理实践是护理学科发展的两个轮子,也是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而护理基础操作训练又是护理教学与护理实践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它可使二者合理衔接、互为融
2月28日,爱尔兰食品标准局发布果汁及相关产品的标签规则文件,规定了包括果汁及相关产品的一般性标签要求。由于2013年10月28日欧盟发布的指令2012/12/EU对原指令2001/112/EU作出了
基于超声波无损检测原理,对自然养护的C20和C30 2个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超声波测试.通过测试不同龄期、不同点位混凝土试块的超声波波速和工作应力,借助Origi
<正>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治疗手段欠缺,临床上多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疗程长,疗效欠佳,病人预后差,往往发生严重畸形。我院于1999年6月~2001年8月选用独一
本文以南京审计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运行模式为例,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指引下,讨论现有模式学分制、导师制的利弊,探索建立师生与管理者三方互动与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