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课方法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2.4
  对一堂课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寻找教学存在问题的途径,也是发掘教师教学优势的方法,可以促进教师业务交流和相互学习,是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教学活动的一根指挥棒。它既是一种教研活动,又是一种科研活动。因此,小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到学校的生存发展,都与听评课有着直接的关系 。
  要科学合理地评好一节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评指导思想。即从课程理念,教学思想的角度出发,看是否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理念,是否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肓从,不作秀。具体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
  二、评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适度。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目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具体,体现学科特点。确定的目标,要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级、学科、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另一方面,从学习目标达成来看,要看学习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难点内容,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三、评教材处理。有学者指出:“教学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只有当合作者能够了解彼此的有点并形成互补时,这种合作关系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因此要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评教材体系和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材取舍是否得当,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是否能够深入浅出、符合学生接受心理,课堂容量是否适当。
  四、评教法运用。一节成功的课,教师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突破定向、单一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走向深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创造极好条件。
  五、评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看教学设计
  教學设计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取舍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设计,一是要看教学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设计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二)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设计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六、评学法指导。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价(如理解、记忆、评价学生等方法的指导)。要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释疑、讨论、练习等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消化课本、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听课的能力、方法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注重指导学生的听课方法,要指导学生找重点、关键字句,进行压缩性记忆将成为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下的概念、定义、性质、法则等都用文字来表达,对其中的重点词要抓住不放,再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重新压缩成简单易记的内容。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多用手、眼、耳、脑等器官,要求学生首先用眼看准,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用耳听懂,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用心思考,想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用脑去归纳、概括;再用手去实践,即动手操作学具并尝试做练习。在指导学生听课时,应按照“专心听讲—当堂弄懂—抓住关键—理清思路”的方法进行指导。同时,还要学会质疑,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不断地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七、评教学基本功。既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写技能,应变能力等进行评价。教师的基本功即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的高度,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
  八、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评议中要关注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新颖、有创意,是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教学思路,把握学习重点,获得美感享受。
  九、评教学效果。即对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一堂课上地再怎么多姿多彩,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等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那么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評课的过程是一个实事求是又充满技巧的过程,要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的同时,让人心悦诚服,激发上进心。因此评课要把握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评课应本着公正公平、实话实说的态度,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套话连篇,敷衍了事。
  2.轻松和谐的氛围。主持者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评课气氛,语气中肯不偏激,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样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发表看法。
  3.突出重点,切中要害。评课不宜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述,肯定优点,提出不足。
  4.激励性原则。评课的目的是要治病救人,帮助授课者更好地成长,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让人灰心丧气,要让授课者始终充满信心,不断进步。
  5.就事论事原则。 评课要对事不对人,把课评足,就事论事,不要由评课到评人,更不能因一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
  总之,评课中要抓主要矛盾,突出主要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课也有不足,再差的课也有优点。因此要以友善、真诚的态度开展评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既要指出不足,更要发现优点,激励教师勇于接受和改正错误,不断进步,这才是评课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古代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欲使学生具备该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训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
秘书实务是秘书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现行技工院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相脱节的问题,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做法,探讨提出运用行动导向法推进秘书实务
G623.2  《黄鹤楼送别》片段: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师:这句中哪个词深深地印在你的心里?  生:伫立  师: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生:伫立是李白长时间的站立岸边目送孟浩然。  师:说的太好了,同学们想想,李白可能站了多长时间呢?  生:两三个小时  师:肯定有  生:半天  師:有可能  生:一直站到天黑  师:半天也好,一直到天黑也罢,李白为什么站那么久呢?  生:因
期刊
G633.6  一、数学史融于数学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张国定(2007)设计了海伦公式,正弦定理,勾股定理,二次方程求解问题,“数学归纳法”五个结合数学史的教学案例。以课前三分钟“数学史话”的方式教学,将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检验。发现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成绩也有显著变化。由此得出了提出问题-引导阅读(课外)-讨论交流-教师的概括与提升-进一步的阅读的教学模式。  雷晓莉(2008)设计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思品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变革.而这种变革,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能说话,想说话,有话说.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事业也取得了显著进步。由于要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铁路运输事业,提出了铁路大站及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模拟模型结构,在这种系统机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区间的车站联锁子模型和自动闭塞子模型,最大程度的满足车站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的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铁路大站及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系统模拟模型的结构,探究双线区间自动闭塞子模型和车站联锁子模型。  关键词:铁路
作为日本同时期最伟大的作家,川端康成一直试图在文学创作中用“禅宗”的思想来向读者展示世界的本质,例如在作品中通过对“虚无”的阐述,让读者感觉虽然生命都只是一场徒劳,
G633.1  摘要:我心中的幸福教育,就是让学生和教师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社会多给教师一点理解,一点空间,让教师能够开心的从教。  关键词:幸福教育;平衡;创造幸福;社会公平。  2014年,《中國教师报》有一篇文章《奏响幸福教育的三部曲》,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幸福教育”。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很深。  什么是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为目的,培养人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给予幸福的能力的教育。我个人认为
H35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着实火了一把,在采访中她提到了“洪荒之力”一词,并迅速成为“洪荒少女”。“洪荒”一词或者对很多人而言不明觉厉。笔者认为,从翻译角度出发,译者不仅要理解词语含义,同时更要深入了解词语背后所蕴藏的文化魅力。笔者在此想借由中国媒体与外国媒体对“洪荒之力”的理解与翻译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于进一步分析各种译文背后映射出的文化差异,而非讨论各式翻译
由中苏两国120多名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1991年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学术研讨会5月13日在泰安山东矿业学院开幕,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总经理胡富国,山东省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