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在的中考中,文言文阅读也是分值比较重的题型,如何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如何把握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的教学成为我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学生看见大篇大篇的文言文,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厌恶,要识记,要理解的内容很多,逐渐使文言教学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学生的文言学习观,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就几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观
  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毫无用处的。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要想使文言教学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必须弄懂以下几个问题;1、文言的特点。文言与现代汉语的关系。文言的特点文言,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因而,其特点也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2、文言翻译的钥匙。3、自读课文的目的何在。如果明白了这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另以强调,再要求学生读、背、归、(归纳)、用,那么,教师会教得更轻松,学生会学得更愉快。
  二、文言文重在诵读和背诵。
  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本中选录的文言名篇,应该做到自读在先,识字在先,口诵在先。讲解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得啃一啃,查查工具书,先得读一读,先过了字词和断句这一关。然后让学生多读,读,可以分为多种形式的,分角色顿、分组读、个别读、听范读、教师读等。总之,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诵读的的兴趣。
  在读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具体的文言文教学生一些实用的记忆法,达到“熟读+记忆法=背诵”,一些重要的名句,可以找出容易写错的字加以强调,让学生多写多读这些字,加深影响,达到默写的目的。
  三、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有些文言实词字面就很生僻,现今罕见,只好“识一个,记一个”,逐渐积累。有许多文言实词,字面虽熟悉,但在语句中须取“古义”,有的在用法上也有特殊规矩。这些词语是确认的重点。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在阅读中会经常碰到的,可以用卡片积累。课文中常见的虚词数量并不多,在学习过程中多加留意,基本能把握它们的意义、用法。其中,有些虚词有多种用法,这就要掌握一点判定方法。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也是比较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文言文的句子翻译,如:《桃花源记》中的重点句式就有省略句和判断句,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总结出来,让学生识记积累。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三峡》(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三峡的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最后,还要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这里结合新编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在他们希望上好课的心灵火苗上添加助燃剂,这助燃剂就是巧设导言。如何巧设导言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呢?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計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学习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学习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教学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应用性,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例如:讲完《工业革命》一课,设计一题:“请用本课机器发明的实例,谈谈你对现今国家提倡科技创新重要性的理解。”在讲到阿拉伯历史时,我就教学生了解阿拉伯数字,现在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伊斯兰教等等,这样的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进行新的现实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教育、提高。
  三、创设情景,体验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
  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讲解全面、准确,而是看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斗就栽在数学上。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缕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总结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
期刊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  关键词:数学 问题 课题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掌握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准确而灵活地运用数学语言研究和表述问题,是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迫切要求,在中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实验教学起步较晚,以致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實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重,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新编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期刊
一、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总觉得无材料可写。由于对生活缺乏深入、持久的有意观察和思考,许多新颖有趣、真切感人的事物从身边白白流逝;二是有话写不出来。课外阅读少,语言积累少,语言贫乏。总之,是缺少对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的积累。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进行“小学生自主习作”课题研究的时候,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意识和观察习惯
期刊
摘要: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审美音乐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欣赏基本要素       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除了欣赏者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以及文学修养等外,主要有赖于个人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目前,一般的音乐院校都安排有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和声学
期刊
一、背景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语文素养”,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是學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
期刊
作为一名农村的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农村数学的教学现状让人担忧,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放弃了督促管教责任。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仍将教学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家长们认准的往往也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好,老师就是个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受这一导向影响,数学教师们是尽其所有本领,尽其所有时间,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小学生提出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且,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提出了阶段性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低年级的学生运用有限的文字,来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
期刊
摘要: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 、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 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 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  关键词;兴趣思想品德情景教学       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所有智
期刊
时隔六年之后从高中回到初三,面对新课改课改后陌生的初中课本,已有很大变化的初中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入手来实施初中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新课改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那么在新课改精神下如何上好历史课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上好历史课要贯彻八字方针,即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一、调整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的一大缺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