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入侵车载互联一次“非必需”的融合?

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旦要支持复杂的iOS in the Car,意味着汽车制造商要对现有车载系统进行伤筋动骨的改变,占据主导地位的汽车制造商显然没有必须迎合苹果的理由。
  苹果踏入汽车征途,野心勃勃。
  对乔布斯来说,iCar是苹果涉足汽车的软硬件产物;对库克来说,苹果不生产汽车一样可以重塑汽车产业,切入点就是iOS in the Car——让iOS成为车载系统的中枢,将苹果的地图导航等服务植入汽车之中,即便你不是iPhone用户。
  苹果想由iOS 7开始,收拾那些形形色色的车载系统。然而,主流汽车制造商并非“果粉”。
  一旦要支持复杂的iOS in the Car,意味着汽车制造商要对现有车载系统进行伤筋动骨的改变,这在车联网尚未完全清晰的现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汽车制造商显然没有必须迎合苹果的理由。
  退一步讲,在车载信息系统没有成为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际,“缺席”iOS in the Car,不会对车企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于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苹果,在汽车互联系统供需不对称的情境下,遭遇了“古来才大难用”的处境。
  汽车终有一天会真正与互联网连接,成为一个终端,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苹果要通过与众多杂乱的车载系统厮杀的过程,让用户体验征服汽车界。
  苹果“上车”遭拒制造商反应冷淡
  iOS in the Car通过30帧数据线或Lightning输入,新的无线协议的支持可凭借USB或Wi—Fi连接的AirPlay,使驾驶者无需取出iPhone,就可以直接将手机上的图片、视频、应用直接映射到汽车显示屏上,应用苹果的地图导航、音乐、iMessage、语音控制等功能。
  这意味着将苹果的移动操作系统内置到汽车之中,成为一辆汽车的OS,至少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OS。
  合作能够形成双赢:iPhone帮助汽车制造商卖出更多的汽车,汽车帮助苹果卖出更多的iPhone、提升iOS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与自身并不擅长智能科技的车企合作,iOS in the Car会增强智能手机与车机的链接和应用,加入“苹果圈”的汽车制造商对此自然是欢迎的。
  然而,从主流汽车制造商的冷淡反应以及自主研发互联系统的程度来看,苹果的前路并非坦途。
  那些自主搭建车载信息系统“围墙”的汽车制造商则选择拒绝苹果。宝马等汽车制造巨头的态度很简单:苹果这样的IT公司,锦上添花可以,想接管车载系统的控制权?不行。
  有一定研发基础的汽车制造商,更希望自行推出更有针对性的车载信息系统,获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出于主导权甚至商业机密的考虑,即使要付出高昂的研发成本。
  iOS in the Car不仅仅是将iPhone的导航和通讯连入汽车,苹果的最新专利显示iOS可以对雨刷器及车内空调进行语音控制,这意味着合作的汽车制造商要将底层数据开放给苹果,比如性能参数、故障排查、防盗等一系列数据的读取和使用。
  车企的底层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不仅要将APP的新奇炫框在驾驶安全之内,更重要的是,一旦让IT企业控制了整个交互体验,无异于将汽车的百年基业拱手让人,所以对于合作自然要谨慎。
  应用还只是辅助车联网仍处于初级阶段
  苹果也许料到了这个境遇。这也许就是iOS 7发布时,只给了iOS in the Car两分钟来介绍的原因。
  上海安吉星执行副总经理李超表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汽车厂商在追求移动互联共性的同时也会寻求差异化。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基于多媒体平台开放的基础,宗旨是吸引开发者来进行设计。而主机厂则着眼于稳定可靠、升级性强的系统,于是车载信息系统的开发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现有的车载信息系统难以“刷机”,而iOS in theCar可以随意升级。苹果想真正侵袭汽车产业,就需要比汽车制造商更懂得用户体验。
  目前来看,iOS in the Car的MirrorLink虽然可以实现手机、Pad、汽车的三屏协同,这并非车联网的最终解决方案,而只是一种过渡。真正多屏互动和协同的主题应该是数据:用户在车机上连接手机后,会自动甄别手机上的数据,并且在下车时将车机上需要的数据通过手机带走。这或许是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
  此外,手机上的很多应用并不适合在车辆场景下使用。即使实现了MirrorLink,而不针对车辆环境开发适配的应用,也是无法提升用户体验的。比如,谁也不会在一块触控感没有iPhone好的固定车载屏上“切水果”。另外综合来看,苹果擅长的是触摸屏,Siri在时下流行的车载语音操控中的竞争力还待观察。
  目前互联应用只能是汽车的辅助功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主张,只有当汽车处于停驶状态时,车载信息系统提供的众多智能功能才可以启动,比如发短信、登录社交媒体等。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车载信息系统的开发竞赛更多地着眼于辅助驾驶而非娱乐。
  因此互联网要想真正走入汽车行业,唯有大面积提高汽车自动化技术,如此车载信息系统才能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彼时,汽车要求的安全、稳定、高性能能够与互联网的创新、快速、开放相协调,强劲的硬件可以随时拆卸、随时升级,或者可以带着插入不同汽车,而汽车APP应用则从无到有形成巨大的市场。
  虽然车联网概念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车载信息平台是IT业的下一个商机与战场,以苹果在软件、硬件以及网络服务生态系统中的绝对控制地位,打造业界标杆的时机不能放弃。
  因此,苹果近阶段内还是要一边申请相关专利一边寻求与传统汽车厂商的合作。要做到这些,苹果必须遵守某些OEM的市场规则,提前向合作方告知下一代技术细节,让他们接纳后“上车”。
其他文献
支付宝做理财方面的尝试,财付通也在尝试推投资理财平台。两相比较,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上不如阿里般主动和进取,但是腾讯的互联网优势和马化腾进军金融领域的意愿不容小觑。  “你胆子挺大,敢说挑战银行,我对运营商都很老实,从不敢说过分的话。”  2013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吴鹰请台下的马化腾向台上的马云提问,马化腾用一句话把二人放在了“安分”与“搅局”两端。马云则说:“银行有些紧张,我觉得紧张是好
期刊
在奢侈品行业,成功的故事通常属于那些在中国销量惊人的公司,来自德国的奢侈品品牌HUGO BOSS当属其中,刚刚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HUGO BOSS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0%,达到9080万美元,而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的消费者。  英晟楦(Gareth David Incledon)不会错过即将到来的春季时装潮,作为HUGO BOSS中国区总经理,他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在全球
期刊
就破产本身而言,不是新闻——1937年以来,美国申请破产的地方城镇已达600多个;被特别注目是因为这次是底特律——汽车之城,曾经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福特、通用及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的发家地。  从人们居住于此为豪的美国第5大名城到如今被纷纷逃离的“鬼城”,半个世纪的风光无限沦落到现今和10万债权人对簿公堂,真是成也汽车败也汽车。对此,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指出,底特律以大企业为龙头,通过大举兴建办公
期刊
越是在传统行业做得好的企业,越不容易转型成功,因为“强大的零售基因有其惯性,会形成天然的一种对抗,其实就是内耗”。  王进前段时间在网上订购了一台冰箱却令自己哭笑不得。  由于他填错了配送联系人的电话而迟迟没有收到货。他致电客服希望对方改一下,但对方说改不了,要他自己和当地配送点联系。王进无奈决定退货,客服说要等一等。“为什么要等呢?”对方答:“退货的话,我们要写一个小纸条,给上级领导签字批,批完
期刊
房市的一幕幕戏码,精彩程度超过任何导演的戏剧。  不管手里有一套房还是两套房,房子总归是越多越好;不管自己是够资格买还是不够资格买,总归活人不会让尿憋死;不管自己是有钱还是没钱,总归车到山前必有路。  当房价高企,原本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平二代”们,也在为了在高企的房价和不断调整的新政中,能够买上自己的房子,上演着一幕幕最生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夫妻“反目”都是钱闹的  拿别人的钱享受资产
期刊
打败他们的不是电商,而是趋势。  传统零售业正在经历时代最大的痛。线上对线下的“侵略”让他们不得不开始一场自卫反击战。  “零售业向电商转型绝不仅仅是办个网站这么简单。双线业务共同发展是传统零售业转型电商的核心。”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表示。  他们必须混血,必须走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条道路,即“店商+电商”的双线模式融合运营。  苏宁今年彻底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价,“一个商品的组织,一个采
期刊
如同互联网颠覆传统零售百货模式一样,互联网带给金融业的是一种业态的改变,一种金融思维的重构,而非简单的应用手段。  余额宝将互联网金融再次推上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各路人马也都欲将在类余额宝产品上分一杯羹。  广发银行与易方达,联合推出一款将余额理财与自动还款相结合的“信用理财”工具;东方财富网上随后出现“活期宝”理财产品;新浪网也于近日宣布,将发布基于新浪微博的“微银行”体系。  虽然在体量上这些
期刊
传统零售业的物流模式是中转仓模式,多为批量配送;电子商务的仓库配送模式属于零单形式,销售的快慢决定了商品的周转率,其仓储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传统零售业。  “雅漾润唇膏问了几个店都断货,银泰网一只6折50多啊!还给开发票,重要的是保证真品。”网友在微博上大赞银泰网——由银泰百货集团旗下独立运作的电商网站。  另一位消费者则没那么幸运了,“送货巨慢,都3天了还在备货状态。给客服打电话,连蒙再骗地还让我等
期刊
在张近东的定义中,此次“同品同价”是“苏宁新10年转型的根本性突破、中国零售业变革的里程碑事件”。他认为,O2O融合零售将是实体零售转型的必由之路。  “能够成为电商的试衣间,还算是电商时代对传统零售的‘照顾’。”家电行业专家姜培峰认为,传统零售转型之际,原有优势不会持续太久。  传统零售商对电商跃跃欲试。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双线模式已成为传统零售“触电”的“陷阱”。  摆脱左右手互搏式的困境
期刊
Google Reader的离去标志着RSS Reader1.0时代的终结,但智能订阅时代或将随之到来。如果业界能够坚守RSS的开放性,阅读会更加智能化,盈利的方法会更多。  不论拥趸们如何呼号痛心,Google Reader还是按照原计划在7月2日关停了服务。谷歌为此发表了博文,告知用户转移数据的最后期限:截止到7月15日,之后Google Reader所有的数据都要从谷歌服务器中彻底删除。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