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表情在塑造动画角色中的应用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角色常常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现角色的表情,展现角色性格。但人会出现微表情,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做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比起有意识的或者夸张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物真实的感受和动机。将微表情运用到动画角色的表情中能够更好地塑造影片中的人物性格,推动主题与情节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55-1
  一、表情与微表情
  (一)表情
  生物上解释,人之所以有丰富的表情是因为人有丰富的表情肌。什么是表情肌?顾名思义,表情肌是头肌的一类,能表现出人类的表情——喜怒哀乐。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是起自面部的颧骨,还有皮肤,当它收缩的时可改变眼裂和口裂的形状,因而皮肤出现皱纹,自然就显现出各种表情,还能参与语言活动。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快乐、忧郁、悲伤、愤怒、失落等等丰富、复杂的面部表情。仅通过这些表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变化。
  人的面部表情虽然千变万化,含义复杂,但不论是从有意还是从无意来看,人使用和操纵表情的动机不外乎这四种:强化情绪、减弱情绪、中和情绪、演示情绪。情绪则是指事物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它是对主体需求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需要作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总而言之,表情就是人由内而发表露情绪、表达性格的工具。
  (二)微表情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例如:1.单肩抖动——不自信时候更容易单肩抖动;2.注视对方眼睛——人在撒谎时,更容易注视对方眼睛,以示对方相信;3.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很有可能是典型谎言;4.揉鼻子——掩饰真相时候更容易揉摸鼻子;5.把手放在眉骨之间——当人感到羞愧的时候,很可能出现的动作是把手放在眉骨或者是额骨附近,用来建立一个视觉阻碍。
  二、动画角色的微表情
  无论是电视剧角色还是电影角色或者是动画角色,人物的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能塑造一个真实、可信度高的人物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例如一般电影中,人物角色在说谎时,演员如何从表情上塑造撒谎的角色人物?微表情分析中则给出了一定的塑造方法和规则。
  可以这样说,想要通过表情来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忽视这个人的任何一个小细节。因为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大多都是一瞬间的,在面部停留的时间极短。这就需要你要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他面部表情的变化,根据他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分析他的心理活动。
  在2008年上映的由皮克斯公司制作的动画大片《WALL.E》就运用了微表情。这部动画片里面的主要角色不但都不会说话,而且也没有高度拟人化的五官。最终制作者将故事的角色先设定为机器,再输入动画角色的思想。虽然没有办法做的出明显的面部表情,但是制作者准确抓住了表现表情的灵魂,那就是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递交流的主要源泉。所以这个善良、纯真、胆小、执著的机器人虽然只有脏脏的外形,却拥有着一双楚楚可怜的眼睛,这个灵感一半来自双筒望远镜,一半来自于皮克斯公司的当家花旦“小台灯”,这样一来,不管是疑惑还是欣喜,一个小小的眼神就足以传达出千言万语。
  三、角色的微表情深入展现人物性格
  角色的表情需要借助电影镜头来展现,其中典型的就是特写镜头。特写是指在电影、电视或摄影中以非常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体。特写能够展现细节,使观众得到强烈清晰的视觉效果。电影中,特写镜头一般较短,经常由远距离的镜头切入,能在观众的视觉与心理上迅速产生强烈效果。因此如果能在动画电影的特写拍摄中,将动画角色丰富夸张的表情与细致微妙的微表情结合起来,使动画角色富有多面性,达到更加深入丰富角色性格、更加多元的展现角色的心理发展过程、更加推进角色间关系演变的目的,从而使故事情节发展的更顺畅。
  我们使用微表情表现微妙的人物情绪变化,能够增加角色的生命感,使角色更饱满,细节的塑造使动画更具有感染力。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故事情节,一个调皮的学生角色,在故事中总是表现得大大咧咧,很开朗的样子。但是一个角色不可能只有一种情绪,我们可以在表现他开朗、调皮的情节中,加入微表情的表现。比如,他调皮地用棒球打碎了隔壁老奶奶家的玻璃,加入一个能够表现他惊慌的微表情,来表现他调皮之余也明白是非对错,能够使角色更加生动真实。
  当然,微表情的使用也要掌握度,过多出现、重复使用与过分的强调并不好。微表情是无意间的情绪和心理的流露,大量地使用会显得过于刻意。微表情的使用是为了让人物更加真实生动,我们可以在故事主人公或者是故事里相对重要的人物角色使用,而如果把很多的特写镜头安放在各种不重要的角色身上,也会让故事显得破碎凌乱,找不到中心和重点。根据故事情节与角色性格的需要设定微表情,而不是使用在所有角色上,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使用微表情的意义和目的,正是为了能够为动画片带来新鲜的感觉,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观众看到更加生动真实动画角色,因为动画角色的性格表现更多时候用的是夸张的手法,而我们认为这种细腻的情感体现正是大幅度夸张表情所缺少的。将微表情、微动作,用特写镜头呈现给观众,会为影片增色不少,也会对影片人物性格的塑造、影片主题的表现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西方崇高美学的研究,对其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分析,从西方美学家理论中探索崇高感在艺术、自然、社会领域中的美学影响,进而阐述崇高感在美学中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西方美学;崇高;绘画;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77-1  一、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感  崇高感在西方美学范畴中是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它以多种形式并存于艺术、自然、社会生活中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媒介整合向媒介大融合的过渡时期,许多媒体试水多媒介传播,力图实现一次采集、整合利用、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获得超额利润。在这样的媒介背景下广西的广告设计发展并不是那么的超前。因此通过对每家融合背景的分析,提炼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西广告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媒介;广告;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87-1  媒
摘要:本文通过对李格尔的艺术意志进行分析,总结出艺术知觉方式的三个层次:即第一个层次———触觉方式;第二个层次———触觉—视觉方式;第三个层次———视觉方式。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实际上是该时期知觉方式的反映,而艺术意志则通过这些知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将视觉形式研究的对象从对视觉艺术的纯客观分析过渡到对人的知觉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分析,为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艺术意志;视觉;触觉;知觉  中
摘要: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领域,同时也改变了设计媒介的领域。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信息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状态,是目前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图形设计中的信息整合,能够通过处理复杂的信息和多元化媒介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信息通过图形进行有效的传播。本文通过对图形设计中的信息整合进行概述,讨论了图形设计中信息整合的概念,并且通过分析图形设计中信息整合的许多成功的案例,来
摘要:当今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影像行业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胶片冲印逐渐转变为数码后期处理,更好地完成了对照片的调整,同时也提高了视觉效果的表达水平。本文对于数码图像后期处理对摄影的影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码图像;后期处理;摄影  中国分类号:J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74-1  一、引言  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对于影像技术产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机械感和统一的字体设计导致人们审美疲劳和视觉麻木,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肌理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不仅可以对字体设计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引起观者情感上的共鸣。  关键词:字体;肌理;创作手法;情感;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89-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社会的发展,机械感和统一的字体
我国发展画廊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艺术家;有助于促进审美教育,推动艺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健全的艺术市场体系;有助于带动
引言:哀莫大于心死今年5月中旬,广西博自县7个乡镇爆发了群众围堵乡镇政府的事件,按照新华社引述博白县对外公布的资料:5月17日,博白县顿谷镇300多名群众围堵在镇政府门口,其中有人
文章以朋村铅锌矿2^#旷体为例,介绍了应用浅孔留矿法变形方案对矿体进行开采的实践和应用效果.指出采用该变形方案能够缩短采场的采准、切割时间,减少采切比,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