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方向开设的社会背景,探讨了财经院校结合自己的专业学科优势,在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思路与实施途径,以期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  课程体系建设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8-02
  一、 引言
  服务外包是知识经济时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服务业,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快速应变能力。这种业务模式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大、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转型期中国调结构,促发展的需要。国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服务外包市场已广泛在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落地。据有关机构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309.3亿美元,执行金额96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8.9%。服务外包作为以IT技术为依托能够为所有行业提供服务的业务形态,已形成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等细分领域。其中软件服务外包作为ITO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承载现代服务产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我国经济发展体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传统的软件开发相比,软件服务外包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是专业技能过硬、掌握语言沟通表达技能、有国际化交流合作意识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中坚力量的财经类院校,一方面具有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传统优势学科,并且具有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所开设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主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对外软件开发的系统分析人员、设计人员以及工程师。因此,如何将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特点和财经院校经管类专业优势相结合,更好地组织专业教学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009年以来,我国确立了一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11个城市又是国家批准建设的软件名城及创建城市,这些城市都把软件服务外包作为重点产业来扶持。但从软件名城建设和我国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来看,整体规模上还远不如印度、爱尔兰和以色列等软件外包强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极度缺乏了解IT服务与软件外包行业特点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要使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形成规模并迅速扩大,首先必须有满足需要的大量高素质软件外包人才。近几年,有关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试图走出一条适合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但是就软件外包专业建设而言,国内大部分院校都是按照计算机学科下软件工程专业口径的软件服务外包进行探索和研究,或者是一些职业院校针对软件开发蓝领人才来进行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相对而言,如何培养具有财经专业素养的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研究还不多见。
  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山东财经大学于2009年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设立了“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并从2010年开始招生。通过这几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我们发现在专业培养特别是课程体系和学科交叉融合方面亟待解决如下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关注软件服务外包技术发展,所培养的学生仍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二是学校课堂教学内容更新程度不够,对新技术、新知识引入课堂或实验环节的执行力度不够;三是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驱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的背景下,我们的课程体系缺少“金融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开发与业务交付”方面的课程内容,还未能体现经管优势学科课程和新型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来支撑这样的创新;四是校内专业建设只有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教育探索,还缺乏经管类专业BPO、KPO方向课程和教育环境。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立足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探索结合财经优势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科建设的一个中心任务。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正在重构基于信息化、互联化的新兴商业模式。从服务外包行业来看,新技术出现和应用使得跨界的融合、跨界服务发展非常迅速。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对目前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内情况来看,大量的与IT相关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不掌握经管学科的相关知识、符合软件服务外包行业要求的人才也很少。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过于传统、单一,缺乏软件开发工作经验与财会、保险与金融证券等行业知识;缺乏项目交流和团队合作锻炼,学历教育与新技术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严重脱节。企业在接纳这样的学生就业后,也往往要通过内部培训来培养其整体的开发和协作技能。这种状况一方面浪费了高等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也给用人单位增加了培训成本。
  鉴于以上现实情况,我们提出课程体系建设的如下思路。
  1.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工程师参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
  一方面,加强校内老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通过与济南本土知名IT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接触,并与济南从事服务外包的公司洽谈人才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探索研究校企互补的合作模式;通过服务外包从业人员或企业工程师将所经历的商务谈判或软件开发过程以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一方面使高校能借助企业环境和商务实战资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教学来按需定制和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   2.财经优势课程引入软件服务外包课程体系
  财经类院校的优势专业比如财会、金融、保险的专业都有一些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课程。软件服务外包要适应宽口径培养的要求,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的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方面的课程。结合财经优势,在软件服务外包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财经信息化、金融信息化、业务流程外包、团队合作等课程,构建出具有财经特色的软件服务外包课程体系。
  3.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引入服务外包课程体系
  当前,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代表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可驱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提高服务效率。未来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将被广泛认可,传统服务外包也将大量采用云端交付模式。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将从基于单个企业的系统开发、系统构建发展成为通过相关技术重新构建内部IT架构,乃至整个IT生态。增设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方面的课程可使学生增强这方面的业务能力并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
  山东财经大学的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在广泛调研国内高校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紧跟外包业务发展趋势与需求,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满足社会需求为指引,结合财经院校专业优势,并同浪潮、中创等知名IT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实施了如下的探索与改革。
  1.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来调和学时限制与添加特色专业方向课程的矛盾,如程序设计基础与计算机科学导论内容的整合与调整,组织模块化教学;在专业教育的传统主干课程之外,开设满足外包需求的《商务英语》和《商务日语》课程;结合学校和院系的优势方向,按照财经、金融信息化和服务外包与大数据分析模块设置课程,增加《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践》、《云计算概论》、《大数据分析与预测》等课程。
  2.实行分类培养,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对高年级学生采用分组培养的模式,技术方面按照JAVA和.NET两个方向分类培养,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模块课程来加强数据分析技能,将信息技术与行业大数据结合,通过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虚拟团队运作,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策划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适应能力。通过邀请IT企业管理精英,为每个学生提供职业发展规范建议,帮助学生择业,全面提升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3.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企业师资和课程
  成立吸纳合作企业参与的软件服务外包教学指导小组,校企双方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学生培养。企业通过实训指导、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工程师进课堂、就业推荐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参与到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通过多方合作,建设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关系。
  4.校内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
  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需要,对每门课程确定主讲教师和辅助建设人员并明确建设任务;为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追踪业务发展主流方向,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来解决师资水平提升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尽可能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从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将先进的技术及经验带到学校,提升专业师资水平。
  教学环境建设方面,依托学院的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借助于云计算技术、海量信息存储技术,将校内其他财经类优势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引入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教育过程中。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训体系,构建具备快速性、智能引导性、成长性、联想性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训项目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等各类教学和实训教学资源,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教学平台。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当前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结合财经院校的特色专业优势,探索财经类专业服务外包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建设途径。希望通过提供更广泛、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培养方式,与合作企业和教学实践基地一起,开辟校企合作的新思维,共同研究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缩短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距离”。所有这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软件外包人才,为济南以及山东地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璜.多重因素加速服务外包产业回暖--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走势分析,服务外包研究动态,2016年第1期,13-15页.
  [2]杨善林, 刘业政, 李兴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1期,1-5页.
  [3]王文,王树锋,费贤举.软件外包产业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教育, 2012年第22期,9-12页.
  [4]教育部 商务部关于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44/201406/169766.html,2014年5月4日。
  [5]毛杰,党中华.复合型IT服务外包人才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大学教育,2016年第1期,12-15页.
  基金项目: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建设研究,编号jy201437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提出研究型教学的背景及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分组制作课件讲授、自主学习案例点评、撰写小论文、课程总评成绩构成比较改革等具体措施,实施国际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  【关键词】国际金融 研究型教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29-02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
【摘要】针对单片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导的改革方案并进行实践。设计了11个教学项目,将单片机的相关知识点贯穿于各个项目中,形成“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好转。  【关键词】单片机 项目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怎样把握“引导”中“导”的度,做到“放”的开、“收”的拢,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高效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适时点拨开化,适时启发,及时归纳总结,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敢于“放”的下,“放”的开,及时“收”的住,“收”的拢。“放”和“收”是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最高境界的体现
【摘要】实践是培育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与生涯视阈下的大学生发展具有协同性。本文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方面进行实践的设计、实施、考核、评价研究。拟提出较为系统、可行的实施方案,供高校参考。  【关键词】实践 生涯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1-0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著名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0-02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写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教师成长的最佳捷径。写教案是教学准备过程,他决定着能否上好一堂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
期刊
【摘要】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improving algorithm ofthe EM about the OFDM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fast-moving for channel estimation improvement algorithm. This algorithm is greatly reduced com
【摘要】个性化培养与班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形成,但是目前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呈现出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尝试采取相关对策进行应对、解决,进而顺利推进基于个性化培养的班风建设。  【关键词】个性化班风建设班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习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优劣于学生的学习形成重要影响。采取一定的措施,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势在必行。  【关键词】班级管理 学生 自我约束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47-02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
本文通过对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设计中关键设备设计的研究,为脱硫工程的关键设备—吸收塔的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详细阐述了在湿法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