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X汽车前门B柱外饰板注射模设计

来源 :模具制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a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汽车前门B柱外饰板的注射模实用结构,论述了该模具的工作过程。该模采用针阀式热流道转冷流道大水口扇形浇口与潜伏式浇口两点进胶,一模两腔(左右件),卧式注射成型。运用NX11完成了塑件分型面设计,创新设计了由顶杆、直顶、斜顶及滑块组合而成的二次顶出的模具结构特征。借助MoldFlow2016创建了管道循环冷却系统,并对塑件填充时间、冷却效果及翘曲变形量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合理的注射成型参数指导模具实际生产。
其他文献
对轿车各类顶盖的冲压工艺方案进行了分类讨论,从用户要求、冲压设备、排废方式及顶盖与其它制件的匹配方式入手,总结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顶盖制件相对应的修边、翻边、斜楔角度以及成形区域分布的方案设计,实现了顶盖的冲压工艺方案标准化设计,为今后汽车覆盖件顶盖类模具的冲压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介绍了相机镜头盖注射模结构,采用点、浇口进料,脱模机构采用固定侧顶出机构,以保证塑件外观面良好并顺利脱模。定模型腔和动模型芯采用了循环冷却方式,模具注射成型后能充分冷却,既缩短了成型周期,又提高了塑件质量。
以内外径尺寸相同、厚度尺寸不同的垫圈模具设计为切入点,分析了可换凸凹模冲模的可行性。摸索了一套可换凸凹模复合模的设计方案:采用标准通用模架、导向元件、定位元件和固定元件,再配以若干数量专用凸凹模组装而成。结果表明:通过更换凸凹模,实现了内外形几何尺寸相同而厚度不同的几种规格制件的加工,满足设计图要求,断面毛刺均匀;打破了一副模具只能生产一个固定尺寸制件,不同尺寸制件要重新设计制造模具的传统设计方法,缩短了模具设计制造周期。
介绍了集油盘制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在原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借助Autoform软件模拟的结果,进行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
为有效解决煤峪口矿81004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浓度高的问题,根据工作面与上覆11-12号煤层合并层间的关系可知,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主要来源于上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不同配风量和不同抽采量条件下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设计采空区采用巷道超前钻孔导流抽采进行瓦斯治理,并在抽采方案实施后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在0.01%~0.34%的范围内,无瓦斯预警、超限现象,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偏转槽是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的关键部件,文章针对刮板输送机偏转槽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生产效率低、种类繁多、不利于批量生产等问题,通过对偏转槽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研制了一种槽帮由铸造结构改为焊接结构的偏转槽,经过对两种不同结构偏转槽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对比分析,得出了该新型偏转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结论,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保障15106回风巷沿空掘巷期间围岩的稳定,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煤柱合理宽度的分析,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煤柱宽度为6 m。基于6 m煤柱下煤柱应力及裂隙发育特征,结合巷道的地质条件对沿空掘巷期间的锚网索支护方案进行设计,并在支护方案实施后进行围岩变形量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5106回风巷在6 m煤柱和现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量较小,满足回采巷道使用要求。
芦家窑煤矿经多年回采,4-2号煤层除8406工作面外已基本回采完毕,而该工作面因前期无规划乱采后,造成该区域约80多万t的煤炭成为了孤岛工作面。为不浪费煤炭资源,8406工作面设计为倾向长度为先宽后窄的刀把式工作面。为确保该孤岛煤柱工作面开采安全,编制了快速缩面安全开采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对该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塑件的结构特征,论述了该塑件的分型方法与优化设计,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可有效地避免多斜顶结构、镶件与顶杆等零部件之间的干涉,并介绍了拆分镶件、顶出机构设计、冷却水路布局以及模具工作过程。
介绍了对模具在数控加工中淬火后的高硬度材质崩口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切削参数、加工部件的造型等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后的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品质,改善加工表面质量,降低产生崩口问题的整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