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及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又名细菌性枯萎病,俗称“发瘟”,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轻发地块死株率达5%~15%,中发年份,病田死株率达20%~40%,重发年份,病田死株率高达85%。此病一般在坐果期显症,病情发展迅速,常成片萎蔫死亡,损失严重。
  1、识别与诊断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发病初期地上部分虽表现为萎垂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枯”。该病主要表现在成株期叶片和茎上,当植株高30cm左右时病株开始显症。发病初期,顶部新叶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随后中部叶片凋萎;病叶色泽较淡,呈青枯状。白天出现萎蔫,傍晚和清晨又恢复正常,数天后很快扩展至整株萎蔫,并不再恢复而死亡。茎杆发病,初产生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呈褐色斑块,病茎中下部表皮粗糙,常产生不定根。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横切后用手挤压可见乳白色黏液渗出,这是青枯病的典型症状,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
  2、综合防控建议
  (1)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青枯病品种,用抗病砧木嫁接,防病效果显著。二是发病严重地块,提倡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5年,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尤其是与水田轮作,可减少田间病菌来源,为防治该病最有效措施。三是及时摘去病老叶和拔除病株,病穴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四是选用无病土(地)及净肥,配制营养土育苗,培育无病壮苗。五是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无病地,酸性土壤在整地时施适量石灰,调节pH值至微碱性,以抑制病菌生存,减轻病害。实行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及喷施植宝素、爱多收或磷酸二氢钾等,增强植株抗病力。六是采用高畦栽植,小水勤浇,严防大水漫灌;夏季高温天气,避免中午浇水。适期早定植,使生育期提前,避开夏季多雨发病高峰期,以减少损失。在定植、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中应防止伤根,盛果期应停止中耕,以免造成伤口。
  (2) 物理机械防治
  春季气温回升后,保留棚膜和裙膜,平时将裙膜卷起,棚门打开;下雨时放下裙膜,关上棚门,用以避雨降湿,可预防茄果类及青枯病等土传病害。
  (3)化学防治
  选用20%龙克菌悬浮液500~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 琥胶硫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200~250 g。注意事项: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采取挑治封锁发病中心与普治相结合、单施与混施相结合等办法,及时控病,力求治早、治少、治了。间隔7~10 d,连续防治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
  二、番茄灰霉病
  1、症状识别
  番茄灰霉病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花受害产生灰色霉层,后向柱头、子房、花柄扩展,有大量的灰白色霉层产生,软腐;果实受害,多由花器侵入,近果蒂、果柄和果脐处先出现症状,病斑呈水渍状软腐,扩展快,病健交界处有不明显的线纹,后期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患部呈现水渍状或黄褐色湿腐状,表面长满灰色至灰褐色浓密霉层。
  2、综合防治建议
  (1)农业防治
  选择抗性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推广应用高抗灰霉病番茄品种是防治灰霉病的基础。
  合理轮作套种,与非寄主植物轮作,苗期不可与生菜等寄主蔬菜间套,避免灰霉病菌先在生菜等間套寄主上大量繁殖,待番茄开花时传播到番茄上危害。
  (2)药剂防治
  第1次喷药应在定植前,苗床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菌核萌发的孢子侵染幼苗。第2次用药在蘸花时带药。做法是每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适乐时(10 mL适乐时对自来水2 kg),进行蘸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第3次掌握在浇催果水前1 d用药,此时果实正处在快速膨大期,喷药后可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灰霉病病菌侵染果实。如遇连阴雨天气,气温低,间隔7~10 d,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3)讲究喷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每次喷药前将番茄的老叶、黄叶、病叶及病果清除出棚,既减少病原基数,又利于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喷洒植株叶片要周到细致,对植株基部、大棚地面、棚膜、山墙、后墙及棚内空间都要喷药,做到全面杀菌。喷药应抓住3个要点:一是大棚前沿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背面重点喷。及早发现中心病株,及早防治。使用药剂时注意几种药剂交替轮换或混合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如21%菌克400~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适乐时750倍液,有利于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如果连续阴天棚内湿度大,可使用木霉菌(特立克)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单位:151127 黑龙江省肇东市跃进乡人民政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绿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大对林业育苗的管理,而林业育苗技术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林业育苗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幼苗进行科学的培养,提高幼苗的存活率,推动林业的发展。尽管林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不利于幼苗树根的孕育,从而出现幼苗轻细,树根稀疏等现象。  关键词:林业 育苗 管理 措施  1.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 适宜条件  1.1 地形: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湟水中游南侧,北隔湟水与互助区相望,南接化隆区以青沙山为界,西与西宁市、湟中区接壤,东与乐都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9′~102010′,北纬36015′~36034′,南北长33.6公里,东西宽23公里,海拔在2066~4167米。全区总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浇地9.6万亩,浅山地14.2万亩,脑山地8.2万亩,分别占全区总耕地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黑龙江胜产鱼类生产,鲫鱼肉质最为肥美,为北方重要食用鱼类之一。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东北鲫鱼较为出名。  一、生活习性  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
摘要: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在森林培育经营中,经营理念比较落后、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实践工作能力差、森林培育经营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应的经营监督机制匮乏,导致我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发展滞后,这对林业整体发展有着阻碍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森林质量效益以及培育经营水平的途径,来促进森林培育经营稳定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良种选育、完善培育经营监督管理机制、设立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以便促进林业可持续发
摘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是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镇江市润州区近年来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因素依然突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发现镇江市润州区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的意愿较高,但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土地、缺劳力、缺政策和缺市场等制约因素较为突出,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意愿;制约因素;镇江市润州区  家庭农场作
1.大白菜病毒病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俗称抽风。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小白菜、芹菜、萝卜、青菜、甘蓝和芜菁菜等蔬菜作物。  (1)症状特点: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和采种株上都有发生,但以苗期发病为主,在7片叶以前感病,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工程的进步,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营林造林工作能够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林业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加强营林造林生产管理进而推动林业工程发展,成为了林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结合个人观点,就营林造林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管理方法,以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林业工程;方法研究  人们生活质量呈逐年上升
摘要: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整地;植树;造林  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萬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
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破解农业发展困境,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享城市和乡村社会资源化及文明成果的重要驱动力。2016年以来,莲都区区委区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依托我区山区自然环境优势,遵循自然农法,大力探索“农业 旅游”新动力,而丽新乡作为莲都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始终坚持“山水丽新、休闲胜地”的发
一、选地、整地 施基肥  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因此,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