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qsswqs1976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林业工程的进步,林业工程中营林造林是其重要的战略目标。营林造林工作能够平衡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在林业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怎样加强营林造林生产管理进而推动林业工程发展,成为了林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结合个人观点,就营林造林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管理方法,以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关键词:营林;生产管理;林业工程;方法研究
  人们生活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却逐年下降。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营林造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政府开始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政府的引导下,林业工程得到了发展。但是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弥补了不足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一、營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
  (一)生产管理落后
  根据现阶段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看,我国一些企业在营林生产管理中方式方法上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味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落实到长远发展中,使得生产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模式相矛盾,落后市场发展模式。
  (二)缺少专业的林木培养基地、缺少经济支持
  首先,我国营林生产管理中,受管理技术条件影响,缺少规范的林木培养基地;其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林木种植品种单一、得不到及时管理,进而造成我国林业资源在市场发展中处于劣势,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协调。
  (三)树苗成本较大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需要购买树苗进行栽种,但是由于资金的限制,并且树苗所需成本较大,使得在进行树苗品种配种上缺少规律性。在购买树苗过程中对树苗品种选择、质量选择上缺少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栽培过程中管理方式的不恰当,造成树苗在生长过程中没有优质的环境条件,使得营林造林工作效果较低。
  (四)人才资源匮乏
  在营林生产管理中,由于没有完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而造成管理人员职能范围模糊、出现一人身兼多职,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等现象,在生产管理工作效果平平。如下图一所示,我国林业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所属水平较低,必须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二、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策略
  (一)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同等道理,林业工程想要长久发展,有必要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机制,但还需要参考本地区营林工作开展状况,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分工,详细规范各部门责任范围,防止出现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可以将工作效率与工作绩效相连接,进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将管理机制有效落实到实处。
  (二)注重人才的培养
  人才资源的匮乏造成林业工程的停滞,因此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具体方法为:对原有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专业化程度,增加林业知识;在人才引进上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选择责任意识强、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内外同步进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
  (三)建立专业培养基地
  树苗品种、质量的选择尤为重要;第一,林业相关企业需要建有专业的培养园区,根据地区的气候温度、土质等条件选择适合的树苗品种;第二,扩大母树林生产。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另一方面,新老树交替时节需要做好后续工作,选择树龄较小的树木取缔母树林,有利于母树林生产结构的转变,同时提升生产质量。
  (四)注重低效林优化
  第一,补植补播。这种方法较为适合林木结构均匀,郁闭度较小、品种集中的低效林。补植方法可以分为:林冠下补植、块状补植等多种补植方法,在方法选择上,还需要根据本地区林地具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补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简便等特点。
  第二,更替改造。更替改造是利用生长形态较好的树木用以树种的变换,逐批逐次保留,时间约为4-10年;改造力度需要小于蓄积量的30%,切不可进行一次性改造。更替改造过程中可以选择种植混交方法。
  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还需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完善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方法、与市场经济环境需求下相协调,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才能推动林业工程的发展。本文笔者分别从: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推动林业工程发展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林业工程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长富.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2]赵淑利.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其他文献
犊牛出生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往往会出现窒息假死、消化不良便秘、痢疾及支气管肺炎等各种病状,直接威胁犊牛的存活和健壮,现笔者将这几种常见病症状及治疗措施总结如下。  一、新生犊牛窒息  新生犊牛窒息,也称犊牛假死。因呼吸障碍和吸入羊水而发病。轻者,呼吸微弱而急促,舌垂于口外,口和鼻腔充满羊水或粘液,心跳和脉搏快而弱。重者,呼吸停止,粘膜苍白,全身松软,脉搏很弱,只能听到心跳。  防治措施:应正
林口县耕地面积248万亩,农业种植主要以玉米、大豆为主。由于近几年种植玉米、大豆效益降低,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种植籽用南瓜面积越来越大,2016年面积达到40多万亩,为了实现南瓜种植高产高效目标。对南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选地、整地  1.1地形:籽用南瓜耐旱怕涝、喜欢偏酸性土壤。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地块,10度角的偏坡漫岗地最好。  1.2茬口:以玉米、高粱等禾
摘要: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农业水利工程承担着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的重任,所以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是农业工程系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就是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快速稳步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只有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设备技术改造高度重视,才能给人们的日常
我国国土面积大,各省份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条件各异,明显的地域差异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生长情况。水稻原产自热带地区,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我国北方地区日照时间短,温差较大,因此,并不适合水稻的生长。大部分的水稻种植在南方,并且北方的水稻成熟期为一年一熟,而南方是一年两熟或三熟,这样,水稻的产量要远远高于北方,其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也要优于北方。另外,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土地盐碱化现
摘要:在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绿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加大对林业育苗的管理,而林业育苗技术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林业育苗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幼苗进行科学的培养,提高幼苗的存活率,推动林业的发展。尽管林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不利于幼苗树根的孕育,从而出现幼苗轻细,树根稀疏等现象。  关键词:林业 育苗 管理 措施  1.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1 适宜条件  1.1 地形: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湟水中游南侧,北隔湟水与互助区相望,南接化隆区以青沙山为界,西与西宁市、湟中区接壤,东与乐都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49′~102010′,北纬36015′~36034′,南北长33.6公里,东西宽23公里,海拔在2066~4167米。全区总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浇地9.6万亩,浅山地14.2万亩,脑山地8.2万亩,分别占全区总耕地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黑龙江胜产鱼类生产,鲫鱼肉质最为肥美,为北方重要食用鱼类之一。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东北鲫鱼较为出名。  一、生活习性  鲫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杂食性鱼
摘要: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在森林培育经营中,经营理念比较落后、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实践工作能力差、森林培育经营制度不完善以及相应的经营监督机制匮乏,导致我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发展滞后,这对林业整体发展有着阻碍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森林质量效益以及培育经营水平的途径,来促进森林培育经营稳定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良种选育、完善培育经营监督管理机制、设立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以便促进林业可持续发
摘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是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镇江市润州区近年来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制约因素依然突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发现镇江市润州区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的意愿较高,但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土地、缺劳力、缺政策和缺市场等制约因素较为突出,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意愿;制约因素;镇江市润州区  家庭农场作
1.大白菜病毒病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俗称抽风。各地普遍发生,危害较重。本病除危害大白菜外,还危害小白菜、芹菜、萝卜、青菜、甘蓝和芜菁菜等蔬菜作物。  (1)症状特点: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和采种株上都有发生,但以苗期发病为主,在7片叶以前感病,心叶叶脉透明,并沿叶脉两侧失绿,形成淡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称为花叶。此时心叶扭曲、病叶皱缩、植株畸形;成株期受害,叶片表现轻微花叶,叶背主、侧脉上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