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性甲状旁腺癌1例报道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癌是临床极其罕见的内分泌肿瘤,目前世界文献报道不超过30例[1],我科经手术发现1例,特此报道. 1 病例和方法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颈部肿物半月入院.体格检查:甲状腺无肿大,未触及颈部肿块,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钙2.52 mmol/L,血磷0.82 m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4.33 pmoL/L,游离甲状腺素11.79 pmoL/L,促甲状腺激素0.55 uIU/L,上述各检验值均位于正常区间.颈部彩色多普勒及螺旋CT检查均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下极囊实性肿块.术前诊断为甲状腺占位(右侧叶)。

其他文献
肿瘤组织库(TTB)的标准化运转程序(SOP)涉及生物样本的获取收集、处理、储存、质量控制及使用等一系列过程,此SOP是TTB正常运作及加强各组织库之间合作的关键,许多国家认识到其在TTB建设中的必要性,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为TTB缺乏取得高质量组织标本的一套SOP.进一步规范化TTB运转程序,也将涉及组织库信息化管理及通用数据元素(CDE)的开发。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介导细胞间相互黏附、胞内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在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TSLC1作为分子诊断标记物和药物治疗靶点,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探索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疾病,与B细胞淋巴瘤相比,侵袭性更强,化疗敏感性差。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新的药物如吉西他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及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被研究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 临床资料  河南省肿瘤医院2000年~2006年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联合脾脏切除患者72例.男51例,女21例,男女比例2.4:1.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62±2)岁.病变部位:C区15例,CM区44例,CMA区13例;临床分期:按2003版UICC胃癌分期:1 b期3例,Ⅱ期6例,ma期18例,mb期3例,Ⅳ期42例。
期刊
溶瘤病毒是一类仅在肿瘤细胞内特异增殖的新型病毒载体,具有高度的肿瘤靶向性和良好的转染率.局部注射溶瘤病毒治疗体表肿瘤已获得显著疗效,但全身应用后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明显限制了溶瘤病毒的治疗效果.细胞荷载溶瘤病毒可能是克服这一瓶颈的有效策略,为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平台。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为胰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这必将加速对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奈达铂、奥沙利铂等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具有抗癌谱广、活性强、不良反应低、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此外,尚处于临床研究中的亲脂性铂配合物、多核铂配合物等新型铂类化合物,也显示出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优势.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改良顺铂、卡铂的结构和探索结构全新的铂类化合物,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铂类化合物在细胞毒药物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丙戊酸作为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阻滞周期、激发凋亡、阻遏融合基因、影响归巢、调节免疫等多种途径影响白血病发生、发展.临床试验多用丙戊酸联合维甲酸、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显示一定的抗自血病作用.但丙戊酸对白血病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仍值得深入探讨。
多数抗肿瘤药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如果发生凋亡逃逸即细胞抗凋亡能力提高如抗凋亡基因过表达或促凋亡基因丢失等,可能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细胞凋亡逃逸与肿瘤多药耐药(MDR)的形成具有重要联系。
肿瘤干细胞高表达抗氧化剂谷胱甘肽而降低活性氧水平,避免DNA损伤,从而抵制放疗作用.此外抑癌基因p53导致的DNA修复异常也参与调节肿瘤干细胞的永生化.本文总结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异质性、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并对肿瘤干细胞起源的正常细胞突变和细胞融合假说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