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在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探索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   河南省肿瘤医院2000年~2006年进展期近端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联合脾脏切除患者72例.男51例,女21例,男女比例2.4:1.年龄30~83岁,平均年龄(62±2)岁.病变部位:C区15例,CM区44例,CMA区13例;临床分期:按2003版UICC胃癌分期:1 b期3例,Ⅱ期6例,ma期18例,mb期3例,Ⅳ期42例。

其他文献
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分布和表达,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抗肿瘤还是促肿瘤作用目前尚未定论,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希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趋利避害,提高疗效。
前列腺癌的内科治疗可分为以下几步:在前列腺局部手术和(或)放疗或局部姑息性处理后,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应进行一线内分泌治疗,经过14~30个月后,几乎所有患者都将逐渐发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IPC),包括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和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对AIPC可改用二线内分泌治疗,对HRPC应予以化疗.若出现骨转移应行抗骨转移治疗.综合合理应用内科治疗可提高前列腺癌治疗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可以与血管及淋巴管内皮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加速肺癌的形成及转移.同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生成、免疫调节因子的表达也有着特殊作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显示VEGF-C的抑制有望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肿瘤干细胞被认为是肿瘤复发的根源.目前通过特定的免疫表型来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是最常用的方法.侧群(sP)细胞分离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利用Wnt通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活性差异来分离肿瘤干细胞的方法正受到关注.构建干细胞龛来捕获肿瘤干细胞的方法有待进一步评价。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HbsAb、PCR、CT、DIC等。不常用、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
期刊
分离鉴定胃癌干细胞需要借助某些特异性的表面标志,包括正常胃干细胞标志、通用的肿瘤干细胞标志和间充质标志等.目前除常见的CD133和CD44分子外,已研究出许多新的胃癌干细胞标志物,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望分离出胃癌干细胞,为推进胃癌的治疗提供依据。
1活动主旨放疗、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发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复发、转移仍困扰着肿瘤科医生,往往使患者被迫进入再次放化疗或手术,甚至走向生命的终点。
期刊
肿瘤组织库(TTB)的标准化运转程序(SOP)涉及生物样本的获取收集、处理、储存、质量控制及使用等一系列过程,此SOP是TTB正常运作及加强各组织库之间合作的关键,许多国家认识到其在TTB建设中的必要性,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为TTB缺乏取得高质量组织标本的一套SOP.进一步规范化TTB运转程序,也将涉及组织库信息化管理及通用数据元素(CDE)的开发。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介导细胞间相互黏附、胞内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在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TSLC1作为分子诊断标记物和药物治疗靶点,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探索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
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疾病,与B细胞淋巴瘤相比,侵袭性更强,化疗敏感性差。为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新的药物如吉西他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及高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被研究用于治疗T细胞淋巴瘤,并取得了一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