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12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hon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2年电子产品销售市场上,苹果系列独占鳌头,成为电子智能时尚的代表。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3题。
  1. 图中显示了iPod生产的( )
  A. 产业转移现象 B. 产业升级现象
  C. 产业集聚现象 D. 产业分散现象
  2.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类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B. 产品iPod产业链复杂
  C. 从事该产品的概念和设计活动利润最高
  D. iPod产品在中国组装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3.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B. iPod产品的周边附件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
  C. 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D. 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中国商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919客机计划2014年底首飞,目前正在进行动力装置(发动机)的国际招标。早在2009年3月召开的国内供应商招标会上,“中国商飞”就已收到200多家企业提交的生产申请。回答4~5题。
  4. 生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依靠( )来实现。
  ①交通运输 ②信息联系 ③商贸联系 ④科技联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目前,国产大飞机动力装置进行全球招标的原因是( )
  A. 国外生产该部件劳动力价格低
  B. 扩大国产大飞机的销售市场
  C. 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D. 国内生产原料贫乏
  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 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
  A. 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 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 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 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
  7. 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人口分布状况? B. 主要交通线走向
  C. 水源条件 ??????? D. 地形因素
  8. 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 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 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 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图”,回答9~11题。
  9. 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位置有( )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④??? D. ②③
  10. 下列属于该类工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料不便长距离运输,需接近市场
  B. 消耗能量大,须靠近能源供应地
  C. 技术要求高,须接近科教发达区
  D. 规模相对较小,基本无污染,接近消费市场
  11. 下列属于该类工业的部门有( )
  ①电力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食品工业? ④印刷工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所面临的住房、信贷和金融等“三重危机”日益明显,美国经济进入了明显的衰退期。致使许多跨国企业需重新审视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读“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段示意图”。
  (1)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图中反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若该公司在中国投资电子工业,说明其寻求的优势区位因素有哪些?
  13. 根据材料和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引领西部大开发,而且有利于解决该地区面临的诸多难题。
  (1)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在长期的工业发展中已形成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简要分析其机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2008年以来,全球IT产业巨头惠普、宏碁笔记本电脑生产企业落户重庆,100多家电脑零部件企业入驻重庆,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整体+配套”的产业集群。简要分析重庆吸引IT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从区域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似性,简述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理由。
其他文献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在图示时刻( )  A. ①地处于伏旱季节,多晴朗天气  B. ②地受暖锋影响,多阴雨天气  C. ③地受冬季风的影响,风力较大  D. ④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2. 在图示季节( )  A.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繁  B. 洛杉矶气候温暖湿润  C. 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动  D. 密西西比河易发生凌汛  读
期刊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贮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1.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2. 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 地理要素间进行
期刊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若d点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的温度为10℃,c点温度为30℃。读图回答1~2题。  1. 根据材料的叙述可以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ad坡为迎风坡 B. bc坡为迎风坡  C.
期刊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 该区域降水增加B. 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 蒸发量不变 D. 地下径流增加  2. 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 封山育林 B. 退耕还林  C. 修建梯田 D.
期刊
如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 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  A.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 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 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 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 商业区向城
期刊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3~5题。  3.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 云
期刊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2题。  1. 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 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 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
期刊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线表示的是死亡率  B. A线表示的是出生率  C. B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D. C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2. 根据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的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B. 阶段
期刊
1. 读图,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则下列地区沿海不受④增温增湿作用影响的是( )  A.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B. 澳大利亚东部  C. 巴西东南部 D. 日本东部  2. 下图中的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南半球暖流 B. 乙为北半球暖流  C. 甲为北半球寒流 D. 乙为南半球寒流  3.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
期刊
读“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图”,回答1~2题。  1. 阶段I中的农产品产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距城市近 B. 气候优越  C. 地形平坦 D. 水源充足  2. 阶段Ⅱ中的农产品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运输便捷 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气候的四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