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10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一)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1~2题。
  1. 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 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 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 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3~4题。
  3. 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 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据此回答5~6题。
  5. 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可能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闽南三角地带 D. 河西走廊
  6.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经营的农作物是( )
  A. 花卉、甘薯 B. 蔬菜、水稻
  C. 花卉、水稻 D. 花卉、蔬菜
  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回答7~8题。
  7. 该农作物是( )
  A. 油菜 B. 水稻 C. 亚麻 D. 玉米
  8. 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技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单产高 D. 机械化水平低
  9. 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下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
  A. ①林业 ②蔬菜和花卉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果树栽培
  B. ①林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果树栽培 ④蔬菜和花卉业
  C. ①林业 ②果树栽培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
  D. ①果树栽培 ②林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
  下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10~11题。
  10. 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11.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种植方式为( )
  A. 轮作 B. 轮牧 C. 间作 D. 休耕
  12.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与甲牧区相比,乙牧区发展畜牧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根廷是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根据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乙牧区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
  13.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丽江雪桃产自中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选用玉龙雪山独有的红心山毛桃树为砧木,经过多年精心优化培育出来的国内独一无二的新型水果。
  材料二 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端正、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克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达14. 3%左右),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中的15种(THR苏氨酸和CYS胱氨酸除外),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礼品中的佳品。
  材料三 丽江雪桃凭借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产品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
  材料四 丽江雪桃不是按斤论价,而是按个论价,精品150元一个,珍品100元一个。如此天价水果,却深受国内外顾客的青睐。
  (1)据报道,丽江雪桃在全国进行推广栽培而相继失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丽江雪桃独特的生长环境。
  (2)请分析丽江雪桃天价水果按个论价的自身优势。
  (3)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上市前一星期把它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请你分析牛皮纸袋和地膜的作用。
其他文献
考点1 考查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例1 氧族元素的各种性质可归纳整理如下:  [性质\元素\&8O\&16S\&34Se\&52Te\&单质熔点(℃)\&-218.4\&113\&\&450\&单质沸点(℃)\&-183\&444.6\&685\&1390\&主要化合价\&-2\&-2,+4,+6\&-2,+4,+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与H2反应情况\&点燃时易
期刊
考点1 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例1 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区别的一组是( )  A.NaOH Al2(SO4)3 MgCl2 K2CO3   B.BaCl2 Na2SO4 (NH4)2SO4 KOH  C.AgNO3 Na2CO3 KCl CaCl2   D.Fe2(SO4)3 K2CO3 KHSO4 NH4Cl  
期刊
考点1 图象型    [pH][0 20 40 60][VNaOH(mL)]例1 用NaOH溶液滴定20.0 mL盐酸,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则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3 mol·L-1 B.0.4 mol·L-1   C.0.5 mol·L-1 D.无法解答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图线的起点。因曲线经过坐标原点,在该点溶液pH
期刊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1~2题。  1. 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 冬春季的南坡  B. 夏秋季的南坡  C. 冬春季的北坡  D. 夏秋季的北坡  2.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昼夜长短
期刊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在图示时刻( )  A. ①地处于伏旱季节,多晴朗天气  B. ②地受暖锋影响,多阴雨天气  C. ③地受冬季风的影响,风力较大  D. ④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2. 在图示季节( )  A.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繁  B. 洛杉矶气候温暖湿润  C. 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动  D. 密西西比河易发生凌汛  读
期刊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贮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1. 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土壤条件 B. 气候条件  C. 生物条件 D. 地质条件  2. 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  A. 地理要素间进行
期刊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若d点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的温度为10℃,c点温度为30℃。读图回答1~2题。  1. 根据材料的叙述可以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A. ad坡为迎风坡 B. bc坡为迎风坡  C.
期刊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 该区域降水增加B. 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 蒸发量不变 D. 地下径流增加  2. 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 封山育林 B. 退耕还林  C. 修建梯田 D.
期刊
如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 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  A. 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 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 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 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 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 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 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 商业区向城
期刊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3~5题。  3.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 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