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凸显出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必须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以及对就业指导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等方面就要努力作出必要的探索,进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237-01
  
  “就业指导”是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相对于传统的毕业生思想教育而提出的概念。在行政文件中 ,最早出现于 198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的毕业生就业中期改革方案。这一概念提出的思想基础是 :毕业生就业逐渐实行“自主择业” ,后来在《高等教育法》中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了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应为其毕业生和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这就说明 ,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反应,同时也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1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1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迅速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目前,世界经济危机,严重的影响了诸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有部分企业采取了减员的方式来压缩开支,给本来就业就很困难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困惑。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8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7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1.2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登记失业率不断攀升。2004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7万,登记失业率是4.3%;而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733万,登记失业率是3.8%;在199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71万,登记失业率是3.1%。
  1.3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镇的转移随着城镇化的推移,广大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并不断向城镇转移,这是我国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型的必然。我市多层次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辟了新的空间,促使农村劳动力由“离土不离乡”的第一次转移发展到“离土又离乡”的第二次转移,现在,由农民变市民又加速了转移进入黄金时期。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4外籍人员、“海归派”的大量涌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吸纳人才的条件与环境日益改善,留学人员、国外人士也逐渐看好中国的就业市场。加入WTO后,大量跨国公司涌入我国,帶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人才的全球化,“人才无国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冲击和挑战。
  2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仅限于方针政策指导、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技巧指导等方面,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2.2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上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形式单调,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根本满足不了广大毕业生的迫切需要。
  2.3在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上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心理学方面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缺乏,无法从职业生涯的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树立就业指导“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生自觉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全的职业概念,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的能力,使大学生能主动根据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个人能力及职业价值观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2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正规化迈进。首先应建立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其次应当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与基层的院系及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
  3.3向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信息是就业指导的主要形式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就业信息,包括需要毕业生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人数等,需要毕业生的层次、类型和要求以及用人单位的情况,包括生产规模、经营方向、效益、对毕业生的使用等。信息服务借助就业网、海报、布告栏、论坛、讲座、信息发布会、小册子等形式将就业信息告知毕业生。
  3.4强化高校与地方劳动人事部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联系与沟通主动架桥,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3.5强化市场意识,培育和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高校应当树立市场营销意识,大力开拓学生就业市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教育持续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论证的课题。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式、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掘;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6参考文献
  [1]杨学斌主编.毕业生就业指导使用手册[M].北京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社,2003.
  [2]杜言敏,等主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求职方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关于贫困地区教育改革的思考忻州地区行署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曹晋荣在我国,源于科举制度的应试教育源远流长,有1300多年的历史。“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是说改
本文在纵览国内外高水平篮球大赛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两年我国青年篮球联赛突出战例的分析,对部分现职优秀教练员的访问调查和对青年队伍的跟踪研究,揭示加强“防外”战术思想在现代篮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这一战术思想在实践中的实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防外”的战术思想符合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本文从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的缺口和目前对这种理念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环境问题本身的特性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差异提出重新确立环境保护政策的调控范围的观点,并提
<正> 体育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是国家对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以纲要的形式制定的科学指导文件,是教材编写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我国目前推行的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大纲,虽经多次修改,但其设置的运动项目和教材内容仍然多而杂,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教学时数有限,形成了内容与学时之间的矛盾,直
本文分析了气溶胶过滤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推导了稳定过滤过程捕集效率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颗粒在纤维表面的沉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非稳定过滤过程数学模型,通过理
<正> 体育系,是体育院校造就中、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母机,也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动态系统。这个动态系统,是一个根据培养目标和控制理论对中、高级体育专门人才进行塑造、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在对体育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能否坚持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设置管理机构,设计培养模式,将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发财、致富与创业演绎一种新的工作形态旧瓶新酒:房子、车子和儿子追求享乐成为消费意识的主流发财、致富与创业有多少钱才算富?超过1%的上海人回答:有十个亿人民币才算富!这是最
【摘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课改   【中图号】 G423.0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12-021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语文教学注入
【正】 我们沁水是个山区贫困县,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财政较为困难。地方财政除分享25%的增值税外,大多是零散小税,且相当一部分不仅征收难度大,而且在今后一
<正>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忽视教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办不好学校。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出,早出,出好各种体育专门人才就必须搞好教学管理。搞好教学管理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对教学管理的优劣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如何,对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理,及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