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社会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有国际政治形势变化对文化交流带来的阻碍,有疫情依然肆虐对于国际间人员往来的限制,有内部体制机制不健全带来的困境,还有资金人员配备不足带来的障碍等,艺术类高校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文化载体,如何坚持开放办学,如何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如何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科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如何创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从容应对当下国际新环境与新趋势是艺术类高校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新课题.
其他文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愿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新人才培养方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而土木工程专业作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的重中之重,在原有专业教育基础上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未来高校教育下的大势所趋,故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以创新创业内涵及教育本质为切入点,深度探索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整体规划,最后提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协同人才培养体系,以期能为高校工科专业的改革转型提供相关经验借鉴.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体现文化内涵与素养,承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远大抱负、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使思政育人与大学英语课程有机融合,从根本上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在思政育人视角下探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以期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职院校把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投入校内校外的实践活动之中,是教育理念同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技能训练创新平台,从教学资源配置落实实践技能文化培养,开展多元实践活动教育,如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实验实训、科技创新竞赛、军事训练、生产实习、勤工助学等,构建了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积淀了实践育人的工作经验,拓展了实践育人的途径渠道,发挥了实践育人的价值功效.
“放管服”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举措,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全国各地政府和高校在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程中开展了多项实践.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进程仍面临简政放权落实欠佳、改革思想认知不足以及监督管理力度薄弱的问题,进一步精细简政放权制度、创新共同治理理念和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是实现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目标的关键举措.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可或缺,“跨文化交际”课程也因此变得愈发重要.本文依据笔者在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上建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经验,具体谈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建设原则、方法、内容与效果,以期对其他网络平台上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或其他在线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教育的价值.物质文化遗产是教育的载体,非物质文化是教育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教育的多个方面,以“长善救失”教学方法为例研究其价值,并对其内涵、形式主体及教学理念展开阐述.古代教学方法能够延续至今,并且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就可说明此教学方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采取博物馆式的僵化方式,而是呈现出活态的、生命旺盛的传承与保护.
学籍档案是毕业生在高校期间取得一定学识水平的客观记载,真实地体现了学生在校阶段学习及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高校学籍档案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是高校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以高校基层学籍档案的归档过程为着眼点,分析目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近年来,随着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的逐渐成熟,其“职业性”也愈来愈被人们接纳,但依然面临着文化观念阻碍培训对象多元化、师资结构矛盾凸显、培训手段融入数字技术较少等问题.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教师专业化水平,多元化培训机制、融合大数据时代相关技术以及建立相关的进入退出机制、完善相关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巩固我国脱贫成果,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长期在国外的留学人员回国后大都会经历一个对本土文化再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经受的身心不适被称为逆文化冲击,具体表现为对国内教学方式、内部管理模式、科研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乃中西方教育背景不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完善、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所致,推动高校留学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需增强留学归国人员对本土教育方式的认同度、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确保党的人才政策落到实处.
感恩教育是落实资助育人工作、强化资助育人实效的重要部分.对受助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知恩感恩的优良品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知、情、意、行出发,促进感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