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实训室全方位开放模式。方法规范基础护理实训室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训效果。结果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基础护理实训室实行全方位开放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52-01
基础护理实训室(后面简称基护实训室)是训练学生基础护理操作、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强化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在技能训练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我校基护实训室于2008年开始对护理系的学生实行全方位开放,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开放对象
本院学生:主要是护理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开始基础护理课程学习的学生。
1.2 开放时间
每天从早上8∶00到晚上9∶30结束。由于护理专业人数较多,班次较多,正常上课时间,基护实训室基本都在使用状态。实际开放时间主要是周一至周五下午5∶00到晚上9∶30,周末全天。在所有护理班级实训课结束后实行全天候开放。
1.3 开放形式
以学生课后自主训练为主。对学生实行实训内容及仪器设备的全方位开放。周一至周五由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及实验员轮流辅导,配合护理协会的同学进行管理。周末由护理协会同学负责辅导和管理。
2 实训室管理
与其他专科护理实训室相比,基护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实训用物多,大小不一,零散繁杂,消耗更新快。以往学生训练结束后,经常出现小物品丢失或用时找不到的情况,给全方位开放实训室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1 规范实训室管理制度
每个实训室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每一个护理系的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1)进入实训室要求着装整齐;(2)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3)养成良好的用物习惯,用后原样归还;(4)制定值日制度,保持实训室环境整洁。通过细节规范,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让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
学生在自由练习的过程中,采用单元自我管理模式,自己练习的单元及用物使用完毕后,自己清点还原!同时,我校于2008年成立护理协会,协会成员从各班级推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及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中选拔。主要以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主。每学期的第一周,护理协会根据本学期《护理基本技术》开课的学生人数,进行排班,每个模拟病房安排1名协会成员进行管理。主要工作任务包括:(1)管理实训室钥匙,在计划实训课外,做好实训室的开关门工作;(2)管理实训室的练习秩序;(3)查点实训室用物是否完备;(4)对于危险用品做好实训室开放期间的各种登记工作;(5)督促学生在实训结束后的用物整理及卫生打扫工作;(6)充当小教师进行操作辅导;(7)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实训室情况。护理协会学生积极参与实训室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为全方位开放基护实训室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3 实训物品的使用、登记管理
如何做好物品管理是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最棘手的问题。在实训物品的管理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为了能让实训物品更高效的使用,应做好以下工作:(1)每个模拟病房都配备《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本》需要详细的记录,包括实训的日期、时间、班级、辅导教师、实训项目、实训用物、仪器设备检查和安全检查等内容。落实物品在交接、使用及赔偿过程中的登记工作。(2)实训物品存放有序、分类保管。模拟病房的操作物品进行盘子化管理。将整理好的物品拍照,贴在存放物品的柜门上,盘内物品如何摆放,学生一目了然。(3)定期检查实训物品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换。每个模拟病房都配备棉签、纱布等易消耗品,实训过程中护理协会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取用,并做好登记。(4)对于在实训过程中损坏的物品,可根据损坏的程度进行赔偿。实训室物品的有效管理是学生自由练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基护实训室全方位开放的基本保障。
2.4 定期组织学生反馈,对实训室的开放做好统筹安排
每月组织护理协会成员开会,基础护理组教师及实验员参加,学生汇报一月来实训室学生练习情况,物品管理情况。对表现好的班级及学生进行登记,学期末通过护理系宣传栏进行表扬。对于实训室物品损坏及消耗情况进行摸底,登记,督促实验员及时申购补足。
3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训效果
3.1 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实训室对学生实行实训内容及仪器设备的全方位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及对护理操作的熟悉程度进行操作项目的选择,为了让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更有效率,将基础护理组的教师和实验员进行排班,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位教师负责实训室的督导工作,并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纠正。发现问题时,教师不直接纠正,让学生自己思考,翻阅资料,小组讨论后,自行改正,教师再给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2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实训效果
护理系每学期有计划的聘请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给教师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三级甲等医院学习、进修,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及技能操作水平。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也使学生在校内所学的实训操作更好的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轨。
3.3 开展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检验学生实训效果
每年“5·12”护士节举办学生的操作技能比赛,由资深护理教师当评委,评出单项及全能等奖项,获奖选手进行展演,营造积极氛围,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精益求精。
4 效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坚持全方位开放基护实训室,让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收到实习医院的一致好评,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及沟通能力上优于其他学校。200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三金两银,团体一等奖的佳绩。2010年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取得了通过率100%,优良率90%,四科平均85分的优异成绩。
总之,通过基护实训室实行全方位开放,不仅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使实训室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为学生的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1]。
参考文献
[1] 刘小玲.以学生督导的方式加强对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23~24.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训室开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52-01
基础护理实训室(后面简称基护实训室)是训练学生基础护理操作、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强化其综合素质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在技能训练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我校基护实训室于2008年开始对护理系的学生实行全方位开放,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开放对象
本院学生:主要是护理专业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开始基础护理课程学习的学生。
1.2 开放时间
每天从早上8∶00到晚上9∶30结束。由于护理专业人数较多,班次较多,正常上课时间,基护实训室基本都在使用状态。实际开放时间主要是周一至周五下午5∶00到晚上9∶30,周末全天。在所有护理班级实训课结束后实行全天候开放。
1.3 开放形式
以学生课后自主训练为主。对学生实行实训内容及仪器设备的全方位开放。周一至周五由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及实验员轮流辅导,配合护理协会的同学进行管理。周末由护理协会同学负责辅导和管理。
2 实训室管理
与其他专科护理实训室相比,基护实训室使用频率高,实训用物多,大小不一,零散繁杂,消耗更新快。以往学生训练结束后,经常出现小物品丢失或用时找不到的情况,给全方位开放实训室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2.1 规范实训室管理制度
每个实训室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每一个护理系的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1)进入实训室要求着装整齐;(2)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3)养成良好的用物习惯,用后原样归还;(4)制定值日制度,保持实训室环境整洁。通过细节规范,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让学生参与实训室管理
学生在自由练习的过程中,采用单元自我管理模式,自己练习的单元及用物使用完毕后,自己清点还原!同时,我校于2008年成立护理协会,协会成员从各班级推荐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操作能力及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中选拔。主要以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主。每学期的第一周,护理协会根据本学期《护理基本技术》开课的学生人数,进行排班,每个模拟病房安排1名协会成员进行管理。主要工作任务包括:(1)管理实训室钥匙,在计划实训课外,做好实训室的开关门工作;(2)管理实训室的练习秩序;(3)查点实训室用物是否完备;(4)对于危险用品做好实训室开放期间的各种登记工作;(5)督促学生在实训结束后的用物整理及卫生打扫工作;(6)充当小教师进行操作辅导;(7)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实训室情况。护理协会学生积极参与实训室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为全方位开放基护实训室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3 实训物品的使用、登记管理
如何做好物品管理是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最棘手的问题。在实训物品的管理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为了能让实训物品更高效的使用,应做好以下工作:(1)每个模拟病房都配备《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本》需要详细的记录,包括实训的日期、时间、班级、辅导教师、实训项目、实训用物、仪器设备检查和安全检查等内容。落实物品在交接、使用及赔偿过程中的登记工作。(2)实训物品存放有序、分类保管。模拟病房的操作物品进行盘子化管理。将整理好的物品拍照,贴在存放物品的柜门上,盘内物品如何摆放,学生一目了然。(3)定期检查实训物品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换。每个模拟病房都配备棉签、纱布等易消耗品,实训过程中护理协会成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取用,并做好登记。(4)对于在实训过程中损坏的物品,可根据损坏的程度进行赔偿。实训室物品的有效管理是学生自由练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基护实训室全方位开放的基本保障。
2.4 定期组织学生反馈,对实训室的开放做好统筹安排
每月组织护理协会成员开会,基础护理组教师及实验员参加,学生汇报一月来实训室学生练习情况,物品管理情况。对表现好的班级及学生进行登记,学期末通过护理系宣传栏进行表扬。对于实训室物品损坏及消耗情况进行摸底,登记,督促实验员及时申购补足。
3 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实训效果
3.1 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实训室对学生实行实训内容及仪器设备的全方位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及对护理操作的熟悉程度进行操作项目的选择,为了让全方位开放实训室更有效率,将基础护理组的教师和实验员进行排班,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位教师负责实训室的督导工作,并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辅导纠正。发现问题时,教师不直接纠正,让学生自己思考,翻阅资料,小组讨论后,自行改正,教师再给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2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实训效果
护理系每学期有计划的聘请医院的临床护理专家给教师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三级甲等医院学习、进修,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及技能操作水平。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也使学生在校内所学的实训操作更好的与临床护理工作接轨。
3.3 开展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检验学生实训效果
每年“5·12”护士节举办学生的操作技能比赛,由资深护理教师当评委,评出单项及全能等奖项,获奖选手进行展演,营造积极氛围,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精益求精。
4 效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坚持全方位开放基护实训室,让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收到实习医院的一致好评,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及沟通能力上优于其他学校。2009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了三金两银,团体一等奖的佳绩。2010年全国执业护士考试,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取得了通过率100%,优良率90%,四科平均85分的优异成绩。
总之,通过基护实训室实行全方位开放,不仅提高了实训室的利用率,使实训室的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为学生的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1]。
参考文献
[1] 刘小玲.以学生督导的方式加强对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