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体、区域选择性合成(Z)-1-芳硫基-2-芳硒基烯

来源 :有机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氧化铯催化下,四氢呋喃作溶剂,室温、氮气保护下,炔基硫醚与硒酚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一系列(Z)-1-芳硫基-2-芳硒基烯,收率70%~93%.反应机理为氢氧化铯与硒酚反应产生的芳硒化铯,随后对炔硫醚进行亲核加成,形成的烯基负离子水解得到产物. Under the catalysis of cesium hydroxide, tetrahydrofuran was used as a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a series of (Z) -1-arylthio-2-aryl selenides Alkylenes, the yield is 70% -93%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cesium arylselenide produced by the reaction of cesium hydroxide with selenophenol followed by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alkyne sulfide to form the product of the alkenyl anion hydrolysis.
其他文献
网格是现代版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它给设计带来秩序感和结构感.虽然"网格"这个术语会令人产生僵硬呆板的联想,但一个精心设计的网格系统不但不会限制设计的创
减震控制技术是一种抗震加固的新方法,同传统抗震体系相比,更加有效、安全、适用、可靠.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经验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
近年来金催化剂作为一种温和的π路易斯酸展现了其独特的催化性能,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金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并对其以后在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应用
研究了水相中磺化杯[6]芳烃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合成含C—N键类化合物的反应,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产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表征.并探究了时间、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和催化剂的循
通过对现有的一些化学实验进行了绿色设计,解决了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了“绿色”是新时代化学实验教学
《韩非子·喻老》中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是说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酿成大祸。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更有现实意义。
以取代苯、丁烯二酸酐、邻氨基(对氯邻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2-酯基-1,5-苯并氧氮杂(草)衍生物,其结构通过IR,1H NMR,MS (HRMS)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同时,确定了一个主
以Bu4NAuCl4为催化剂,H2O2作为氧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叔胺氮的邻位碳原子上sp3-C—H与硝基烷烃的氧化偶联.反应条件温和,室温、空气下即可进行,适用范围广泛,产率
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MPa)为起始原料,分别与氯化、溴化和硫酸重氮苯进行偶联反应,其主要产物为20-卤素取代或者亚硝基取代的二氢卟吩,仅以微量产率的得到期待的产物.焦脱镁叶绿酸的
以对羟基苯基和对羟基苄基咪唑啉2,4-二酮羧酸酯类化合物为二次先导结构,根据Hydantocidin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形式是Hydantocidin 5’-Phosphate的特点,将3种对羟基苯(苄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