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教师职后发展困难及其促进对策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ay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其职后不久即进入困境,遇到困难。问题主要存在于新教师的角色﹑态度﹑能力和环境方面,用维纳三维归因分类法,从内外、稳定性和控制性三个维度进行影响因素归因分析,找到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能有效促进中小学新教师克服困难,不断成长。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新教师;困难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2-0020-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育工作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中小学新教师(本文是指参加工作五年以下的教师,以下简称新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新教师将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从事者,新教师的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教师能否胜任教育工作,他们的工作能力对我国今后的教育有怎样的影响,新教师的表现状况与人们关注的程度是否一致等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利用寒假对所在地某县的部分城乡30多位新教师(小学教师10名,中学教师21名,其中大多是乡镇教师)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要点,即“你在从教以后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你认为自身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根据访谈总结,新教师职后发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趋于缓慢、停滞甚至退化。
  他们在自己初始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因为受到教学压力和学生学业成绩的牵制,使自己对新教师角色认识遇到困难,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传统教师角色的认识。这反映新教师对教师角色缺乏本质认识,对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没有完全理解和适应,仅仅把教师作用自身定义为传授书本知识。同时,新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也相对较慢,大多数新教师对所开展的教师培训缺乏本质上的认可,认为很多培训只是一个形式,本身没有实质内容。其中有26位新教师认为自身的知识足以应付目前的所任初中和小学教学任务,没有必要增加投入去应对教师培训,这显然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互为主体、相互学习的价值认识,是一种教师自身定位的错误表现。
  2.新教师缺乏对专业应有的尊重态度。
  新教师仅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手段,缺乏对专业应有的尊重,部分新教师缺乏工作热情,尤其是一些体育等相对“边缘”的学科教师。19位新教师自认经常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对新教法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探索,逐渐疏于课堂管理,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全面负责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另有从教三年的10多位乡村教师自认,为了应付竞争,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只关照少数优秀学生。
  3.新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相对欠缺。
  新教师在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上获得指导不够,因而尽管不少新教师试图努力工作,但是获得的成绩与付出的比例失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新教师产生了消极影响,尤其在教学管理落后的学校和偏远的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好与教不好一个样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不同环境对新教师发展的影响不同。
  应该说,这些中小学新教师都试图快速地融入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其中,城镇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普遍高于乡村新教师。但是,城镇教师的竞争压力大于乡村教师,他们拥有的文化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环境对他们的要求更高;而乡村教师拥有的文化资源明显不足,必然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
  
  二、原因的分析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新教师对出现的诸多因素,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教师的发展。笔者运用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方法从内外、稳定性、可控制性等三个维度对影响新教师的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归因是学生对他人或自己学习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测过程”[1],新教师的成长过程本身就处于一个学习的过程,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新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进行学习的学习过程。
  1.内外维度。
  (1)新教师的自身原因。例如,影响教师个人角色定位的参与因素,既包含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动机,也包括工作态度、对教材掌握以及认知水平的高低。受新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水平高低等因素的影响,新教师的教学业绩在几年后就有了明显的优劣之分。笔者访谈的结果表明,促使学生两极分化的教师因素,一是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技能等,二是新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其中,前者影响比较严重。例如,新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的能力是其积极的教学态度和能力的体现,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又进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又如,城镇新教师因教学压力较大而产生较多身心健康问题,常常迫使教学计划推迟或改变;而部分乡村新教师因工作压力较小而缺乏上进动力,教学能力提高较慢。还有一些新教师(例如体育教师)因缺乏对学校和所教学科的认同,难以产生热爱情绪,进而导致师德缺失,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关爱。
  (2)新教师面临的外部原因。访谈显示,“教师个体因对组织认同的目的不一样,而在认同程度上表现出差异,而学校组织也因自身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策略来吸引教师” [2]。仅看不同地域学校的外部资源,城镇中小学教师比农村中小学教师更优先掌握资源,更容易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增加,因此对其学校认同感较强;而某些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尽管多方试图吸引教师,却很难得到新教师的认同,当然,其中也存在学校对新教师缺乏认同感的问题,这些因素,无论对新教师还是对学校的发展都很不利。
  2.稳定性维度。
  我国教育政策的长期稳定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稳定的工作环境。多数新教师认为稳定的国家教师政策对自己取得成功有着长期的稳定作用。例如城镇新教师大多是近几年招聘的比较优秀的师范生,这些新教师在某些学科上具有天然的适应力,能胜任某学科的教学,这种能力确保了其教学的稳定性。
  领导或同事等外在因素的支持和配合状况,也影响新教师的工作进展状况。大多数新教师都认为,工作长期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稳定的支持和配合也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他们还认为,他们对某项特定工作的喜好、努力程度及其所得到的领导、同事和学生、家庭的支持力度等,也同样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
  新教师的机遇也很重要。例如一位乡村小学新教师,由于频繁换岗而影响了工作情绪,从而导致其教学不顺。而另一些新教师则认为,正是由于其接手的班级相对较好管理,其教学目标相对容易达成。这类在教学上取得成绩的新教师大多有较强的把握机遇的能力,可见,新教师若能适当把握任务和有利环境的契机,就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此外,新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增长能稳定地支持着他们的工作。例如文科教学素质倾向的新教师很难理想应对理科学科的教学,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新教师则善于文科教学,新教师个人的这些稳定的特定能力,对其稳定、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作用。
  3.可控制性维度。
  新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在增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我效能感也在不断提高。这种自身长期努力的结果很利于其自身成长;新教师积极调控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因为通过改变态度更易于得到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的支持。
  访谈中发现,城镇的新教师能够较快更新教育理念,确保教学计划的执行,进而比较容易取得教学成功。这种将教育理念与个人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是每个新教师都可以进行的,而这些新教师驾驭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成功对其他新教师的进步也有很大帮助,新教师对这些具体的环境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例如,一些公立学校生源较少,每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因而新教师之间缺乏竞争,致使他们竞争意识淡薄;而乡村学校教学落后、条件差、待遇低等客观因素,反而激发了新教师较强的工作积极性。
  一些新教师的情感控制力较弱,一旦教学成绩落后受到批评就导致情绪失控,继而波及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只有进入较好的教学环境中时,才能摆脱消极心境,积极工作。因此,新教师对可能存在的不可控制因素应有充分认识,以对教学保持正确、健康的心态。
  这三个维度从不同角度对新教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因分析,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交叉、相联系的,要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角色、态度、环境和能力四个方面体现出来。教育监督体系可以通过新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考察到新教师受到的外在影响优劣及其程度,从而提供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对策。
  
  三、新教师职后发展促进对策
  
  1.制定政策,给予制度保障。
  学校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针对新教师的成长状况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制度保障,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要根据新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应制度。例如,学校应针对新教师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肤浅、缺乏课堂驾驭能力、工作方法单一等困难,建立对新教师的个别支援系统和个人教学特点和能力档案,促使教师之间建立互助关系,这既可促进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完善,也可培养出较多的优秀教师,推动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继而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综合生成力。
  2.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教师认同。
  新教师在经历最初的职业新鲜期后,易产生职业倦怠。通过学校和社会加强对新教师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一些管理比较松散的学校和教育集体的教师的管理,对新教师实行精神和物质的适度双重奖罚制度,通过外部监督机制作用,提高并保持新教师应有的责任意识,逐渐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内在的爱,培养他们乐于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并不断增强他们对职业和教育场域的认同感。
  3.加强自我教育,提升思想、专业品位。
  “一个人的某些能力,除了在和别人的联合刺激下是无法产生的。”[3]因此,新教师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及在与其他同事的合作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以广泛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身体锻炼,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合理控制个人情绪,杜绝个人消极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不断提高教师道德,增强教师发展观念;不断加强知识自我更新,摒弃单纯依靠经验的落后教育观念。总之,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专业品位。
  4.针对教师实际,加强专业培训。
  学校、师资培训机构和地方教育部门要继续针对新教师成长中的共性问题和不同症状,切实有效地组织好新教师的同质和异质培训。以后者为例,如果新教师缺乏经验和知识,则提供知识帮助;如果缺乏课堂管理经验,则进行管理知识指导;如果长期存在心理问题,则定期进行心理指导。此间,要注意对新教师进行分类,避免对不同问题的新教师给予相同的培训;还要注意就近利用教育培训资源,既讲究培训效果,又注意节约培训成本。
  总之,通过对新教师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集中问题的分析,可知正确把握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而不断完善新教师的帮扶系统。学校要给中小学新教师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新教师要正确归因分析自身发展的影响要素,把握机遇,有针对性地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这样,才可能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70.
  [2]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
  [3]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0.
  【责任编辑 韩立鹏】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每个学生爱上阅读、展示个性、感悟语言文字、提升全面素质,这需要教师有深度、有效度的指导。教师要言传身教,使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愉快
摘 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科学性、人文性、现实性。对于优化教学,增进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受教育者潜力及培养受教育者的完美品格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何把握赏识教育的度,将赏识教育做到最实、最顺、最有成效,需要集众人之经验。  关键词:赏识教育;多角度赏识;多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14-02    一、赏识
1940年3月5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病逝于香港,终年72岁。在今天许多人的眼里,蔡元培不过是一位令人追怀的大学校长,其形象往往有被格式化之嫌。
如果不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知道"常德"这个地方的人不会很多,这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躲过了古时候的战乱更迭,却没能逃过日军侵华的铁蹄。1943
要上《亡羊补牢》这一课了,几个同学在一起预习。有些词语的意思不止一个,如“亡”“牢”,在寓言中到底怎样解释,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面,结合以往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分析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学生的面子;自尊心;进步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2-0009-01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谈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中国古话也说:“树活皮,人活脸。”每个人都有面子,学生也不例外。  对于学生的“面子”——也就是学生的自尊,老师要像呵护人的生命一样保护它。学生不
摘 要:《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提出:“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品德与生活  中图分类
<正> 《灵枢&#183;营卫生会篇》叙述了老年失眠的病因,认为:“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清《冯氏锦囊&#183;杂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探究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64-01    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始于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数学课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讲究实效,一个短小而精干的故事、一次简易的操作、几个有思考性价值的问题、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等均会唤起学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