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天地君亲师”这一论调已经到需要重新界定它的真正含义的时候,在打破教师“铁饭碗”的同时,别忘了教师的“特权”影响,它严重阻碍了现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而目的都是为了需要的满足。所以说,需要是人的活动总动力、总根源(也称内在驱力)。学生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如求知的需要、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各种心理需要,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行动目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差异教学,以特定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引发学生探究、创新的需要。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需要,并能深刻体验这种需要,就会形成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内部动力,推动学生去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能使人的创造心理活动全部都处于亢奋状态,为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不竭的能源。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三)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沿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阐述了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清洁生产在神州煤业公司的具体应用情况,总结和分析了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岩体质量综合分级和岩体结构模型概化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系统研究了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完成后围岩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洞
今年上半年,吴江市开展了冶金行业安全现状评价。芦墟镇共有轧钢、冶金企业45家,因数量相对偏多,而成为全市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重点镇。但在安全现状评价工作中,该镇不但没有落在
文章就是反映生活的。语文教学必须立足生活,围绕生活这个中心来进行。因此,教者应该有牢固的反映生活意识,采取措施让学生也形成牢固的反映生活意识,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脊髓,使语文教学具有不断造血的功能,不断产生活力——语文教学靠输血救不活,语文教学必须靠自身造血才能“活”起来。  学习课文,首先要预习,让学生有所准备,不能让学生上无准备之课。每学期开学时笔者都提出两个预习问题:“课文反映什么是生活?”
作为班主任,职责使然,要有公心在先,但有“偏心”也无妨。因为这个“偏心”不是有失原则的偏心,而是公心之下对那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所付出的更多爱心。因此,班主任“偏心”也有讲究。  一、对偶犯错误的学生多些宽容之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一个人成长中没犯过错误的,关键是怎样帮他纠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这需要班主任用宽容之心对待他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宽容之心
作者在本文的前部分分析了美国合作社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过程。这里选登文章的后两部分:未来的趋势、目前和未来的问题。
滇西北小中甸盆地是上新世末期以来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过程中形成的NNW向第四纪断陷湖盆地,从深切的小中甸河谷剖面可见盆地上部发育中晚更新世湖相粘土。规划建设中的滇藏铁
身为中国人,自呱呱坠地至牙牙学语,在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里缓慢成长,就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着儒道释三教文化熏习。熟悉初中历史教材的同仁都知道佛教的知识点散落在七年级且若隐若现,直到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才得以完整呈现。经过多年在初三的留守教学,我觉得可利用现有的教材内容适度拓展,让师生共同感悟佛学的智慧,对当下紧张忙碌的毕业班学习及以后的成长有所点拨。  一、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  教材描述佛陀成道过程如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上2006年10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流通股规模和董事会的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如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尽量掌握汉语拼音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