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器与民风民俗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酒文化,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酒器不仅是饮酒时使用的器具,还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级制度、礼仪文化、民族传统观念等方面。现阐述酒器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礼仪制度和民风民俗。

一、酒器反映的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君王与臣子之间的等级观念不仅体现在服饰上,酒器的使用上也有严格的等级要求。
  周朝的礼仪很多,祭祀的裸器有细致的区分,什么等级的人使用什么样的酒器都有礼仪的规定。《礼记·礼器》中写道“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酒器的等级有这样的划分:一等酒器爵,二等酒器觚,三等酒器觯,四等酒器角,五等酒器散,六等酒器壶。可见,王公贵族们使用酒器,根据身份的高低贵贱有严格的区分。
  酒器等级的高低,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从诸臣祭祀时与君王在裸器使用上的区别可以看出,君臣不能用相同的酒器,不能饮用相同的酒,严格按等级来享用。不同的场合、用途、等级的奴隶主贵族,要使用不同的酒器。使用等级高低决定所使用酒器种类的多少、轻重、大小。特别是在西周时期,朝廷中还设置官员“郁人”来专门管理精美的酒器。说明商周时期的酒器,不但像炎帝时期的陶質酒器一样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且数量剧增,种类繁多,各有所用,并直接参与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形成它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西周凤鸟纹爵,爵腹呈现杯形,一侧有兽首鋬,下有三刀形尖足,爵身装饰鸟纹。倾酒用的流较宽大,与流相对的尾尖锐,口与流之间有一对伞形柱。
  相传凤凰飞时百鸟相随,为群鸟之长,在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故青铜器上的凤鸟纹象征着祥瑞。
  酒器上的纹饰反映着古代先民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酒器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等级制度、礼仪文化、风俗习惯等。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在现代社会中还成为社交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按冲洗液温度将TURP病人随机分为室温组(21℃~24℃,n=30)和等温组(37℃~38℃,n=50),监测不同温度冲
名片为社交中的交往媒介,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清末开始采用西式名片,其形式与意义均与中国古代名片不同。本文利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莫理循文件中大量的名片
林可霉素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抗生索,适用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及慢性骨髓炎等。对厌氧菌有抗菌作用。现将1例静脉输注林可
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危机日益加深,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救济农业”、“复兴农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为挽救农业危机,采取了诸多种解决对策,如
如今越来越多人的肾受到损害,每约10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存在肾脏损伤情况。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刘丰教授在早前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表示,肾损伤在早期并不明显,没有什么症状,等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比如小便泡沫多、水肿等就已经进入中晚期了,可能无法挽回,只能等待肾移植。因此,及早避免肾损伤尤为重要!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肾损伤呢?其实,这主要与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喜
老年人饮食误区一:长期吃粥  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齿缺损者常见,有的老年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长年吃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用吃药粥作为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据观察,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老年人的胃动力较差,如果吃粥的量过多,难以很快排空,会感到胃部不适;以同样体积的粥和米饭相比,粥所含的米粒少得多,如果长期吃粥,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人体的生理需要,难免入不敷出。  所以,吃粥和吃药粥虽
提起番茄,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番茄炒鸡蛋,或者糖拌番茄。但总是这么吃的话,可真有点“委屈”番茄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营养科郑东明告诉本刊记者,作为餐桌上最有营养、菜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品种之一,番茄其实和很多菜都很“搭”。  番茄烧茄子。做茄子最痛苦的事是它很容易吸油。但有番茄就不同了。这道菜能融合番茄的酸和茄子的嫩,将二者营养合二为一,既除去了红烧茄子的油腻,又中和了番茄的酸气,味美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