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它的健身功能,以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展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现在,全国正在大范围的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原来的体育课现在改成了体育与健康课。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更倾向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的五个学习领域就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为了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身为体育教师就应该努力上好每-节体育课,使学生每上一次课都有收获。但是,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
一、课前精心备课,吃透教材
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备课是离不开的,只有课前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在上课前教师首先在自已的心中要构思好本堂课教学顺序,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中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语言的生动表达等都要考虑到,才能完成一堂体育课。如100米跑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短跑的技术结构:它是由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包括弯道跑)终点冲刺二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而想跑得快,必须进行素质练习,掌握起跑技术,掌握好途中跑和终点冲刺技术动作,还要掌握正确的摆臂动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跑的节奏。而短跑教学中,起跑是关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跑”的口令发出后,不是同时用两脚用力蹬地,两臂配合身体的起动,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快速往前跑,而是站起来跑,而从影响跑的质量,他们无法体会用后蹬力起跑的技术动作。
其次,起跑反应的快慢,也影响到全程跑,所以要强调反应练习,通过各种起跑方式来发展反应练习。进行100米跑即将到达终点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领先就放慢了速度,不是快速冲过终点线,而是往前跨跳一步。这样就影响了跑的质量。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反复强调这些问题,使学生牢记在心,不在出现错误。又如:进行铅球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铅球的投掷方式。它的投掷方式有侧向滑步和背向滑步及旋转式的投掷方式。它的技术动作由:①握球和持球;②预备姿势;③滑步;④最后用力;⑤维持身体平衡等五个部分组成。要想投掷好铅球,必须了解决定推铅球远度的因素是由:①铅球出手的速度;②铅球的出手角度;③空气阻力的影响和推铅球的出手角度组成。通过讲解,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根据技术要领。进行实践练习前,教师首先做徒手投掷动作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跟着做徙手练习,要让学生掌握起体转身的技术动作。要利用好腰部的力量,在身体转体到与地面垂直的一刹那,迅速用力把球推出,球出手后要注意维持身体平衡以防身体随着球的惯性牵出投掷场地,出现违例现象。在练习时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讲解、纠正,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铅球练习是一个危险项目,必须注意安全。要上好一节课,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有效的上好一节课。
二、课上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要使学生乐学,那么首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新颖性。比如说,如果教学对象是高中女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如健美操、排球等女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如果是高中男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如篮球、街舞等男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是小学生或者初中生,以安排一些游戏来进行身体锻炼。
其次,要确定合理、正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太难,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难以达到,他们就会遭遇挫折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学目标太简单,他们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一来他们会感觉没什么挑战性而失去学习兴趣,二来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搞况,量身定做。
第三,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奖励或者惩罚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多运用奖励手段,而少用惩罚,即使使用惩罚,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太重,否则会伤害到学生的自荨心。
第四,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或者是具有创新性的东西,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注意师生互动知识的作用
课堂教学活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学模仿跳时,教师的想法不外乎兔跳、蛙跳之类,但我让一年级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跳出自己的风格。学生不仅有书上的模仿跳,还自己创造出新的袋鼠跳,鱼跳,甚至来了个老虎跳,狮子跳,……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知识,将会占课堂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教师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是否感觉到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改。
四、注意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课堂知识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技能动作的模仿与记忆,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很少有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动作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因而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例较大。这样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可持续发展的。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師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潮下,面对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书,对于我们体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但愿我们都能取得成功。
一、课前精心备课,吃透教材
上好一堂课,课前的备课是离不开的,只有课前充分的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在上课前教师首先在自已的心中要构思好本堂课教学顺序,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学中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语言的生动表达等都要考虑到,才能完成一堂体育课。如100米跑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初步了解短跑的技术结构:它是由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包括弯道跑)终点冲刺二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而想跑得快,必须进行素质练习,掌握起跑技术,掌握好途中跑和终点冲刺技术动作,还要掌握正确的摆臂动作。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和调节跑的节奏。而短跑教学中,起跑是关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跑”的口令发出后,不是同时用两脚用力蹬地,两臂配合身体的起动,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快速往前跑,而是站起来跑,而从影响跑的质量,他们无法体会用后蹬力起跑的技术动作。
其次,起跑反应的快慢,也影响到全程跑,所以要强调反应练习,通过各种起跑方式来发展反应练习。进行100米跑即将到达终点时,有的学生认为自己领先就放慢了速度,不是快速冲过终点线,而是往前跨跳一步。这样就影响了跑的质量。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反复强调这些问题,使学生牢记在心,不在出现错误。又如:进行铅球教学。首先让学生了解铅球的投掷方式。它的投掷方式有侧向滑步和背向滑步及旋转式的投掷方式。它的技术动作由:①握球和持球;②预备姿势;③滑步;④最后用力;⑤维持身体平衡等五个部分组成。要想投掷好铅球,必须了解决定推铅球远度的因素是由:①铅球出手的速度;②铅球的出手角度;③空气阻力的影响和推铅球的出手角度组成。通过讲解,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根据技术要领。进行实践练习前,教师首先做徒手投掷动作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跟着做徙手练习,要让学生掌握起体转身的技术动作。要利用好腰部的力量,在身体转体到与地面垂直的一刹那,迅速用力把球推出,球出手后要注意维持身体平衡以防身体随着球的惯性牵出投掷场地,出现违例现象。在练习时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讲解、纠正,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铅球练习是一个危险项目,必须注意安全。要上好一节课,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才能有效的上好一节课。
二、课上激发兴趣,使学生乐学
要使学生乐学,那么首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有新颖性。比如说,如果教学对象是高中女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如健美操、排球等女生喜欢的教学内容;如果是高中男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如篮球、街舞等男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是小学生或者初中生,以安排一些游戏来进行身体锻炼。
其次,要确定合理、正确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太难,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难以达到,他们就会遭遇挫折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学目标太简单,他们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达到,一来他们会感觉没什么挑战性而失去学习兴趣,二来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搞况,量身定做。
第三,教师要善于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比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奖励或者惩罚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多运用奖励手段,而少用惩罚,即使使用惩罚,也要适可而止,不能太重,否则会伤害到学生的自荨心。
第四,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或者是具有创新性的东西,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注意师生互动知识的作用
课堂教学活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学模仿跳时,教师的想法不外乎兔跳、蛙跳之类,但我让一年级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跳出自己的风格。学生不仅有书上的模仿跳,还自己创造出新的袋鼠跳,鱼跳,甚至来了个老虎跳,狮子跳,……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知识,将会占课堂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教师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是否感觉到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改。
四、注意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课堂知识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技能动作的模仿与记忆,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很少有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动作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因而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例较大。这样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可持续发展的。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師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潮下,面对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书,对于我们体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但愿我们都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