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继:成就三代核电梦想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uangli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6月13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接到了总工服务处打来的电话,邢继两年来的第一次休假,仅仅过了一天就宣告结束,因为李克强总理要来公司视察“华龙一号”。李克强总理在听取了邢继关于“华龙一号”研发设计情况汇报后说,“华龙一号”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机型,它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它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继高铁之后的第二张名片。邢继对此不无感慨:“几代核电研发人员的努力与付出值了!”“华龙一号”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在它的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坎坷,但是邢继从来没有放弃。为了梦想,他迎接挑战,全力以赴,和团队成员一起,跨越了无数障碍,解决了多个“不可能攻克的难题”,只为打造世界一流、中国人自己品牌的核电站。
  自我加压,向国际最先进的指标看齐
  邢继是我国能源领域的核电工程设计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首批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作为总设计师,邢继主持完成了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二期的重要技术方案;作为CP1000的总设计师,组织完成了初步设计并具备开工建设的条件;作为“华龙一号”(ACP1000)总设计师,主持完成了从顶层方案、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到相关重要实验验证等型号研发工作,形成了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华龙一号”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和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审查,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长期以来,核电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手中,我国在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领域没有自主品牌。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是个极其复杂的超大工程,而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完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更是难上加难。“华龙一号”是国家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成果,是在我国20多年核电建设运营成熟经验基础上,汲取世界先进设计理念合作研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它包含着三代核电人执着的追求与付出。繁复的庞大工程,上千个系统,仅设计图纸就超十万张,每更改一个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进行一轮分析计算。在邢继眼中,这个在很多方面都要从零起步的庞大工程就是一个梦想,几代核电人的梦想。在参与了大亚湾核电站,经历了秦山二期核电站和岭澳二期核电站等中国自主设计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后,这个梦想就深深地驻扎在邢继的心里,机遇的垂青让他激情满怀。
  “大工至善”是邢继就读的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校训。“搞工程的人不是要做好,而是要尽可能的好”的追求至美的理念,在校期间就已融入了邢继的血液,也将他推到了2009年1月17日中核集团关于CP1000(“华龙一号”的前身)技术方案专家讨论会的会议桌前。
  工程是采用单层安全壳还是双层安全壳?会上专家争执不下,会议室内瞬间的“静默”,僵持着它该“何去何从”。邢继打开笔记本说:“昨晚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写在了纸上,现在我把这段话念给大家听: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到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也非常珍惜有这样的机会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核电站,同时更知道它的重要性……我们要坚持采用双层安全壳这样一个方案,我认为这个方案能够点燃设计人员的创新热情和激情。”一两秒的停顿后,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所有的人,被邢继的激情征服、点燃。
  为了确保反应堆的安全,“华龙一号”在安全壳的内部,设计了常规的应急系统,又独创了三套不需要任何外力就能自动运行的冷却系统,确保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堆芯的热量和有害物质被严格控制在安全壳里面不会泄漏。而“华龙一号”的这个安全壳,不仅能把所有安全隐患包裹在内,还能够抵御来自地震、洪水甚至巨大外力的冲击,这些设计达到甚至超过世界最高安全标准,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通过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技术,使得核电站的安全水平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跨越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压水堆核电站同样的水平。
  而当时,CP1000被要求尽快上工程,若采用双层安全壳,对工程设计将带来巨大的挑战。早在岭澳二期核电工程中,邢继就担任总设计师,全面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技术服务工作,对于法国的核电技术路线已经颇为熟悉。但他认为,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才能在世界上立足。而这样的自主创新之路一走就是十几年。邢继认为,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核电站,应该具备有代表、有亮点的地方,双层安全壳对于核电站的安全有很大好处。研究设计虽然有难度,但却是一个挑战,一个更高的目标。
  事实上,“对于设计而言,很多技术指标可高可低,可难可易,但邢总要求我们要向国际最先进的指标看齐。这是他始终的坚持。”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荆春宁说。“如果做单壳的话,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而采用双壳实际上压力最大的就是邢总本人。”设计院总体所副所长宋代勇补充说。而邢继的 “坚持”,为“华龙一号”达到国际先进的三代核电站指标奠定了基础。
  全力以赴首提“能动+非能动”安全理念
  十多年来,“华龙一号”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始终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升级、突破。在这些突破里,其中一个就是堆芯。国际上,百万千瓦核电站反应堆普遍采用157组燃料组件,而“华龙一号”大胆采用了177组的燃料组件,相比国内在运核电机组,发电功率提高5%~10%,而且降低了线功率密度,为运行后的反应堆增设了一道安全屏障。


  时光定格在2010年。CP1000的设计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很长一段时间,邢继的办公桌上,摊放着各种图纸,各种数据标记。其间,邢继和工作人员围绕着布局图,边写画,边讨论着。如何制定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基础,又满足最新安全要求,同时在国际上能达到领先技术水平的方案,成为邢继和团队成员思考的问题。   讨论,凝思,计算涂画,交替循环,这样的画面在这一年持续上演。在不断优化与加固已有安全设计的基础上,全力以赴的邢继和他的团队提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思路: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而这一构想,恰恰满足了1年后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国际对核电站更高安全的需求。但在当时,对于邢继而言,革新概念提出的喜悦很快被随之而来难题的苦闷所替代。
  非能动系统需要在反应堆厂房里布置将近3000立方米的水,如何布置,成为问题的关键。而事实上,核电厂房里的每个部件都经过了严密的计算,要想把超大体积的水放进去,几乎成了不可能实现的难题。为了尽快找出解决方案,很长一段时间里,邢继几乎进入“连轴转”的状态。计算、推演,布局图一次次改动,方案一遍遍调整,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算试验后,2010年10月中旬终于确定了非能动系统在安全壳内部的布置方案。而这一先进的核电站安全理念的成功应用,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走向国际市场,增添了不可替代的砝码。
  吸取福岛核事故的教训,除了具备现有核电站一系列能够通过外力控制的安全保护措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能够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在重力和密度差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一系列保护措施,这就是邢继设计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而当时,在邢继提出采用非能动系统的时候,AP1000的非能动系统在业界尚未取得一致认可。但邢继认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思路,就是“华龙一号”的方向。“‘华龙一号’的研发是30年核电发展的积累,在这样一个积累上,我们还要使劲地往上跳一下,最后才能够到这个目标。”邢继说。而这一次的“跳跃”,在邢继心中,梦想又向前进了一步。
  转危为机,实现“安全的发出便宜的电”的梦想
  邢继说,我们做的设计很简单,就是要努力发出便宜的电。具体来说,科研必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华龙一号”的技术方案,结合国家在福岛核事故后提出的最新安全要求和核电产品市场推广的需要,实现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
  2011年3月11日,已筹备多时的中核集团与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转让协议会开启。会上,双方代表签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而笔落纸笺的那一刻,在遥远的日本,正惊涛拍岸。
  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泄露,震惊了世界,德国宣布彻底放弃核电,瑞士表示不再新建并逐步关闭现有的核电站。中国也暂停一切核电新项目的审批,对所有核电站进行严格的安全大检查。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让邢继,这位中国核电首席科学家,进入了人生中最为煎熬的一段时期。核电厂是用金属铀产生裂变,释放大量的热能来加热水,再转化成蒸汽,进行发电。核电站的心脏是核反应堆,所有的能源都来自核反应,所有的恐惧和担忧也来自这里,几次重大的核泄漏事件都是因为堆芯熔毁导致的,人们一次又一次看到了核电令人恐惧的一面。
  但是,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能源消耗而产生的环境冲突也越来越尖锐。中国和所有曾经或正处在发展时期的国家一样,急需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来改善环境。核电成为了必然的选择。邢继也必须要直面所有的质疑。对福岛核电站发生的严重事故,邢继的解读是,“这说明福岛出事故前,我们已经在布局三代技术了。”这或许就是转“危”为“机”的玄妙之处。
  但不得不说,福岛事故的发生一度阻隔了邢继的追梦之旅。“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CP1000马上就要开工了,而福岛事故却给工程按下了暂停键。”邢继无奈地说。2011年,当CP1000研发完成,即将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的时候,发生了福岛核事故,国内新的核电建设项目暂停,接着国家出台“国四条”,要求中国新建核电要符合国际上最先进的标准和安全要求,即只有完全满足最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要求时才能建设。这意味着自主核电马上就可以见到的曙光,瞬间黯淡,而多年追求的目标又将推后。幸运的是,中核集团公司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自主品牌创建的脚步。在CP1000的基础上,瞄准三代核电最先进的技术目标,ACP1000又开始启程。ACP1000作为后续项目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在几年内完成了所有的方案论证与实验验证,以及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工作,示范工程的施工设计工作也稳步推进,直至“华龙一号”融合方案出炉,首堆工程落地生根。
  为吸取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国际上要求三代核电要满足0.3g(高于常规8级)抗震能力的设计。而“华龙一号”要满足这一要求,意味着设计方案将再度变更,工艺设计、设备设计、厂房设计,需要做大量工作。这对于邢继而言,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逐梦的激情下,邢继动了起来:研究、讨论、谈话征询,面对这一挑战,他开展了多方调研,进行着系统了解,收集着详实的数据。
  “邢总非常严谨,是一个做事情很踏实、很认真的人。决策之前,他会经过多次研究、讨论,亲自去了解,只有问题都谈得相对清楚了以后,他才会决策,绝不盲目地猛冲猛打。”设计院建筑所副所长李玉民说。
  “抗震设计是一个非常综合而复杂的事情。我们最后定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说结果还是不错的。”邢继表示。而在邢继看来,“安全的发出便宜的电”,才是核电站本质意义。
  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邢继和他的团队不仅大胆采用了177组的燃料组件,提升了发电量,降低了线功率密度,提高了安全裕量,还为运行后的反应堆增加了安全保障。另外,首次将确定论、概率论以及合理的工程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在“华龙一号”的设计中充分应用,使得“华龙一号”因更高的安全性和目前国际最低造价而“身价倍增”。
  未雨绸缪 为“走出去”布局
  维也纳时间2014年5月28日,飞机缓缓地降落在维也纳施韦夏特机场。随着机舱门被打开,人群涌出,邢继扶着两位同事的肩膀慢慢地从机舱中移挪了出来,腿疾已让邢继无法行走。
  他的这份坚持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即将召开的针对ACP1000(“华龙一号”前身)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查专家技术澄清会。该澄清会的独特性在于,被审方只有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介绍的机会,剩下的就是专家针对被审方提交的唯一一份报告进行书面审查,专家审查过程中不接受补充提交资料和技术澄清。权威性不言而喻,而审查结果显然对于“华龙一号”角逐国际舞台意义非凡。   2014年12月,审查结论揭晓。专家认为,“ACP1000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满足IAEA关于先进核电技术最新设计安全要求;其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宋代勇说,“得到这个评定结果非常不容易,因为12位权威专家都来自核电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员国都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安全要求作为本国核安全法规导则的基础。
  “华龙一号”经过国际核安全体系的审查和对标,有利于自身设计的完善和优化,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化水平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顺利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达到世界核电最高安全级别。同时,中国核电已经和巴基斯坦、阿根廷、英国等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华龙一号”让中国核电走向了世界。2015年5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也终于在福建福清开工了。
  事实上,早在2007年,邢继就开始积极推动我国自主核电走出去,多次前往国外洽谈项目,为“华龙一号”的落地,包括国内、国外的核电“走出去”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就像出国需要签证一样,“华龙一号”的“走出去”也需要目标国的知识产权申请。2011年,在设计到一定程度时,邢继给团队布置了新的挑战性任务,就是进行国内外的知识产权布局。目前,“华龙一号”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工作组织架构,对可能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如专利侵权、专有技术侵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行规避,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经过连续两三年的时间,“华龙一号”已经申请专利400多项,已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这也为“华龙一号”走出去提供了知识产品的保障。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共获得743件专利和104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满足核电“走出去”的战略要求。
  可以说,“华龙一号”的降生,每一步都需要创新,每一处都要突破,而这些进取之力的背后,是邢继和团队人员十几年孜孜以求的逐梦;而进取之力的前方,则是邢继心中驻扎的核电梦——建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站!
  在李克强总理结束“华龙一号”的视察后,邢继摊开笔记本,写道:“总理离开前主动提出要与研发团队合影,记录下了这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刻,我为自己是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设计任务繁重,充满挑战……建设好示范工程,推动‘华龙一号’走向世界,不辜负总理的期望。我们记住,当‘华龙一号’建成时,总理还会再来。”沉稳儒雅,带着淡淡的微笑,邢继的从容淡定来自于他多年的执著。
  邢继,淡然儒雅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温和的谈吐中,流露着追求梦想的坚持。而在这种鲜明的差异下,邢继行走在实现三代自主核电的追梦之路上。
其他文献
【正】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内涵。但是当前生产的低效率与社会分配不公,成为阻碍深化改革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两大难题。探析其症结的深层原因,寻找解
【正】 正确估价、判断形势,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亦对决策的贯彻落实产生很大影响。当前,从我们怀化地区情况看,人们对经济形势的看法不尽一致,部分干部群众程度不同地存在某些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立度在诸多问题,所以,必须冲破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和
企业是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国际竞争压力剧增的形势下,企业的市场环境、运行机制和市场主体行为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建
【正】 发展乡村企业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那么,当前如何发展乡村企业呢?我认为必须牢牢把握住三个环节: 一、瞄准市场,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灵活优势 乡
【正】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变革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人才的需求,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不断深化,教学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有序的尝试和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艺,使学生走上社会有施
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文如其人”,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之间关系密切。但是作家个性对作品风格产生影响的前提是作家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参与创作活动,即成为真正的创作主体。因此要从作家的角度研究